女子监狱文化节你知道吗?

女子监狱文化节你知道吗?

北京女监第八届文化节

近日,北京唯一一所司法部示范监狱试点单位北京市女子监狱格外热闹,观澜君与服刑人员家属、社会监督员、社会帮教力量、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加了北京女监第八届文化节开幕式。

女子监狱文化节你知道吗?
女子监狱文化节你知道吗?

从2004年创办至今,两年一届的女监文化节已经走过14个年头。不同以往,今年的女监文化节更具时代特色,设计了风采绰约、芳华示范、筑梦征程和希望启航4个篇章,仅开幕式就将持续3天。观澜君注意到,国学正在女子监狱的“润心”文化改造中占有越来越多的分量。

女子监狱文化节你知道吗?

随着一阵欢庆的锣鼓声,文化节序幕高调拉开。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囚服样式的演出服,舞姿标准,不输专业舞者,但其实她们都是这里的服刑人员。锣鼓声停,舒缓的音乐引入一段服刑人员释放后重获家庭接纳的故事,充满戏剧冲突的小品被民警们演绎得深刻、动情,现场观众为之动容流下了泪水…… 一小时的开幕式演出,给人们产生了强烈的视听冲击。随后,来宾们在讲解员带领下来了个北京女监“深度游”,其文化建设的内涵与精华便慢慢呈现眼前。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步入女子监狱全新投入使用的“润心教育基地”,朗朗读书声从内传来,这声音出自这里的“国学课堂”。走至门口,仿佛穿越到古时的课堂内,学员大部分身着汉服、手捧竹简,以悠扬的声调诵读着《劝学》名篇。

女子监狱文化节你知道吗?

“这里是我们的国学小课堂。”女子监狱教育科科长马莉芳上前介绍,“身着汉服的都是服刑人员。在这个小课堂上,民警会带领服刑人员一起诵读和解读国学经典篇目,传统文化学习现在已经成为对女犯们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观澜君了解到,女子监狱的国学课开设已近一年。今年还专门组建了“国学育人工作室”,专攻狱内国学教育内容的研发、设计和教学,工作人员由女监民警组成,此外还会不定期外请传统文化领域的专家入监讲座。 “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已经融入女监文化建设各个方面,狱内文化墙随处可见名言警句、经典篇章,每天清晨的狱内广播也加入了国学内容。”马莉芳说。

女子监狱文化节你知道吗?

除了国学课堂,在“润心教育基地”还看到了专为罪犯回归而设计的回归适应体验中心,VR等现代科技均被引入其中,生动模拟现实生活中各类场景,甚至还能教服刑人员如何进行手机支付,尽可能让她们真切感受到出监后社会生活的真实样貌。

下午1点30分,女子监狱党员活动室内,一场围绕“罪犯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汇智工场”活动开始了。高希和刘蒙两位在监区负责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年轻女警,与在场30多位同事们一起分享了自己做这项工作的心得,并一一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在文化节开幕的3天时间内,像这样的“汇智工场”活动一共将组织11场。北京市女子监狱政治处主任郑芳芳告诉记者,此次“汇智工场”活动是对女子监狱“家文化”品牌警营文化建设的一次全面展示,内容涵盖管教、心理矫治、精品课程、党建等各方面工作,如此集中的论坛活动在女监还是第一次。

女子监狱文化节你知道吗?

在开幕式的最后一天,以罪犯为主体的“特色教育工作坊”和一日政治改造专题教育活动,将把文化节活动带入一个新的高潮。届时,全监狱各个监区将全部参与。

马莉芳告诉观澜君,“特色教育工作坊”就是充分发挥女子监狱始终坚持分类教育、针对性改造的特点,以文化的形式激发罪犯改造的内驱力,培养她们的就业创业技能,继而形成可推广的针对性教育模式。

第一次走进监狱的服刑人员家属王先生对观澜君说:“自从妹妹到女监服刑,我每个月都来这会见,可我印象里总还认为监狱很恐怖。这一次走进来,感觉太震撼了,原来监狱竟然也可以像家一样温暖。”

文章摘编自《法制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