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種最熱門的科技趨勢引領世界變革

The revolution is happening right in front of our eyes, and it's not coming from politics, government, or world leaders.

2006年世界各地的人們每天使用谷歌搜索總計1億次,這已然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今天,我們每天進行45億次搜索,是十多年前的45倍,這表明數字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席捲整個星球並深深嵌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今天世界上每天會產生2.5 quintillion(1乘以10的18次方)字節的數據,而如今現存的所有數據量,其中90%是在過去兩年當中產生的。

數字化給了人類以往任何想象以外的體驗。藉著巨大的流量又產生多少商機?收音機用了38年時間積累了5000萬用戶,電視用了14年,iPhone則不到三年,兩個夏天以前,Pokémon Go只用了19天。流量場景較之十年前更加多元,獨角獸和商業創新豐富多彩。

2018年4種最熱門的科技趨勢引領世界變革

圖片|Pokémon Go來源:互聯網

人類點亮的科技樹已經遠超祖先最不羈的夢想,薛定諤的貓依然活著。

ZDNet和TechRepublic的編輯們每個月都會坐到一起深入探討日新月異的商業模式和科學技術,我們從月度研報中提煉下面四個技術趨勢,這些領域是技術專家和商業專家最關注的部分,也最受風投青睞。

畢竟,生活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科技,尤為如此。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們在說人工智能時,仍舊會傾向於聯想到終結者或機械姬,覺得有朝一日擔心人工智能機器人會消滅人類。外媒斷章取義的報道讓人們相信比爾蓋茨和埃隆馬斯克這樣的科技偶像偶爾也會兜售一些可怕的警告和故事。(其實我們應該真正擔心的不是它們有沒有惡意,而是它們的能力有多強,且與人類的目標不一致。如果目標不一致,它們並不需要一個機器人的身體,只要連接互聯網就行了。另,我們宇宙中的生命的最終極限取決於物理定律,而不取決於智能。)

2018年4種最熱門的科技趨勢引領世界變革

圖片|無數關於“人工智能災難”文章都喜歡這種一眼看上去就很邪惡的機器人,然後臆想著把人類趕盡殺絕

今天人工智能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它太聰明,事實上在許多情況下還太過簡陋,關於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一點灰色的小秘密是,他們處理數據非常模糊,對於如何理解數據也存在很多黑匣子,許多公司不得不僱傭相關的專業人員來進行數據分類、清理,併為算法提供數據,如此才能進行下一步工作。

這其實有助於人們透視人工智能作為商業業務解決方案仍處於初級階段的事實——讓你的創業公司獲得投資的最佳方式就是附帶一個人工智能的標籤——無論是提供狗糧,製作自拍無人機還是日程管理APP。

從商業角度看,與AI相關的產業也是自動化,規範分析,業務流程自動化,到2020年,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市場估值會超過470億美元,人工智能的表兄弟——大數據,到2020年將會超過200億美元,需要人工智能來處理當今龐大的數據量。

2018年4種最熱門的科技趨勢引領世界變革

圖片|中國AI融資來源:烏鎮智庫:2017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報告——投融資篇 來源:互聯網

過去的幾年裡,筆者在北京和巴黎待了一個星期——這是硅谷以外最熱門的兩個創業生態系統,孵化器裡的企業家們與風投對話的最佳武器就是人工智能,一半創業公司都說自己的解決方案附帶AI應用。

在加州北部同樣如此,大部分資金都願意投入到AI解決方案中。這就是創業企業和風投都在賭博的地方,希望將一些日常場景自動化,找出讓我們效率低下的場景,幫助人們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它在今天這個清單的第一名。


網絡安全 Cybersecurity

如果你每天都從ZDnet或者其他科技網站閱讀技術頭條,就會發現“網絡安全”( Cybersecurity)出鏡率極高,不論是某某公司或政府機構發現違規行為,某個產品或軟件裡的新漏洞,還是各大公司應該升級安全措施,頗有一種我們的網絡安全整日處於新聞聯播最後十分鐘裡的慘淡。

過去技術爆炸的幾十年,科技行業一直專注於創新,安全性問題往往是事後的亡羊補牢,雖然在過去幾年中這種情況有所改善,許多公司正在設計更加安全的產品,但是黑客界的名言:並不是你不會被黑,只是你沒有被黑的價值。攻擊者也往往不是針對最新和最好的產品,而是一些過時的產品,我們仍然需要為過去沉珂已久的網絡安全償還代價。尤其是不處在第一梯隊的發達國家,用個人信息交換便利更是一種普遍的默許。

2018年4種最熱門的科技趨勢引領世界變革

圖片|歐盟地區GDPR;2017年簽訂《瑞士-美國隱私盾架構協議》 來源:互聯網

圖片|歐盟地區GDPR;2017年簽訂《瑞士-美國隱私盾架構協議》

我們每個人,包括技術供應商、企業乃至個人,都有責任更嚴肅的對待網絡安全的問題,隨著技術革命嵌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網絡安全不僅僅是一個不方便或者虧錢的問題,它已經上升到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的層面,由於攻擊者可以使用各種技術攻擊未受保護的系統,每個人更加應該有責任保留自己的網絡安全意識。

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縱觀科技行業的歷史,技術革命一直髮生在計算機、智能手機、數碼相機上,也是科技宅熱衷的3C產品,不過科技正在融入我們身邊的每樣東西,從自動駕駛到家用電器,無人機、停車燈、戶外監控,甚至廚房的冰箱和垃圾桶。這就是IoT。

2018年4種最熱門的科技趨勢引領世界變革

圖片|來源互聯網

目前全球有超過150億臺物聯網設備,到2020年,預計這個數字會達到300億以上,投資會超過1.3萬億美元(是原來的5倍),到2025年物聯網設備可能會超過750億臺。到時候智能手機可能就不是你唯一一個每年一換的設備了——物聯網設備將會是未來幾年消費最高的科技產品。

雖然物聯網為一些傳統物品帶來一些新的功能,它主要是使用傳感器收集數據,我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來量化我們的生活,一旦我們掌握足夠多的數據,我們能找到我們現在並不知道的一些低效率的生活方式,隨之改變。各國對於用戶數據收集和使用方面都有不同的限制,屆時可能會有更完備的法律吧,但至少目前看來,未來依舊光明。


數字化轉型 Digital transformation

這就是一個流行語,一個關鍵詞,一句口號,可以說比今年的任何獨角獸都要強大。這個清單上的其他三項都是技術,唯有“數字化轉型”是個例外。

It's simply about telling better stories.

幾十年來,企業一直在討論“IT+”的業務整合,也正是它一直沒有很好融合的證據之一。“數字化轉型”終於成了這個事兒的催化劑和強大口號,IT行業的領導者們正在用這句口號來引導技術項目,各個環節都採用數字信息處理技術。

舉個例子,在過去一個CIO可能會組織高層會議,然後申請150萬美元的經費添置一套新的服務器,加強公司的實時分析能力,現在,CIO會用同樣的150萬美元投注一個數字化轉型項目,通過簡化一部分流程節省200萬美元,縮短訂單週期的同時在訂單的另一部分中產生100萬美元的額外收益。服務器在哪?不存在的。

這就是為什麼數字化轉型正在席捲全球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