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清亡国的直接“责任人”,溥仪却赐给他“忠恪”的谥号

1911年10月10日夜,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革命军控制武汉三镇后,旋即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此后不久,湖南、广东等十五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1912年2月12日,被逼无奈的隆裕太后以“末代皇帝”溥仪的名义发布退位诏书。在中国延续了2133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统治中国267年的大清国灭亡了。对于满清来说,镇压武昌起义不力以致星火燎原并最终酿成大清亡国的直接“责任人”当属坐镇武汉的两位封疆大吏:湖广总督瑞澄和湖北提督、新军第八镇统制张彪。

按清律,丢疆失土乃是死罪。瑞澄未战即弃城而逃,罪不可赦。他先是逃到上海,后又潜逃日本,直到民国成立之后才敢回国。但终究没敢和其他遗老遗少那样定居京津,而在躲在上海租界内直至终老。

他是大清亡国的直接“责任人”,溥仪却赐给他“忠恪”的谥号

博尔济吉特·瑞澄(1863—1915年)

而张彪虽同瑞澄一样先是流亡日本,但民国成立后,这位在武昌起义中率领督署卫队与起义军顽抗到底的“铁杆保皇派”先是被民国政府授予“建威将军”的荣衔,死后又得到末代皇帝溥仪“忠恪”的谥号,为什么张彪能得到民国和前清双重的认可呢?让我们走近历史,了解一下张彪的传奇故事——

他是大清亡国的直接“责任人”,溥仪却赐给他“忠恪”的谥号

张 彪(1860~1927年)

张彪字虎臣,山西榆次人。他家境贫寒,却习得一身好武艺,投军后应武童试,被选为“武什哈”(即侍从武弁)。传说他在一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中,得到了时任山西巡抚张之洞的赏识而被提拔为随身侍卫。由于他人才出众,办事踏实,很快被张之洞视为心腹,后来索性把管家丫头以义女的身份许配给了他。张彪因此感恩戴德,对张之洞忠贞不二。而张府内事,也大都交由张彪夫妇包办。

1889年,张之洞升任湖广总督,大力兴办洋务,张彪又成为张之洞“洋务运动”的得力干将。后受委派,张彪赴日本考察军政历时三年,回国后在湖北创练新军、兼管湖北将弁学堂。在张之洞的全力栽培下,张彪的职位也由随从侍卫、武官把总而节节高升。武昌起义爆发时,张彪是湖北省提督兼驻防武汉三镇新军第八镇统制,官居一品。

武昌起义枪声一响,瑞澄罔顾起义军尚未进攻总督衙门的事实,愣是在督署后院破墙开洞,狼狈逃窜至长江上的“楚豫号”军舰“指挥作战”。而张彪则率领部下坚守总督衙门,战至次日凌晨才弃守武昌。后又率队夺得龟山炮台,重新占领汉阳。

张彪素日对部下不薄,起义军士兵也认为张彪为人不错,所以攻克总督府后,一把火烧了瑞澄的老巢,却对近在咫尺的张彪府邸秋毫无犯,最后还把没来得及出逃的张彪家人护送出境。

南北议和成功后,张彪回到天津,被民国政府聘为高等顾问,并授“建威将军”荣衔。张彪利用昔日在湖北兴办楚兴纱厂所得官息例银七万余两,除在故里榆次左辅村修建张氏祠堂、开办天津“晋元丰”盐店外,又在日租界内购买荒地20余亩,兴建了一座“张园”以为退隐之所。

和驰名上海“十里洋场”的由商人张叔和兴建的上海张园相呼应,天津“张园”也成为了天津著名的娱乐场所。当时北京唱戏的名角到天津演出,没有不到张园的。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驱逐清废帝溥仪出宫。又同张作霖、段祺瑞妥协,组成以段祺瑞为临时执政的北洋政府。段祺瑞特派许世英赴广东韶关邀请孙中山先生北上共商国是。

许世英为安排孙中山及夫人到达天津后的住所,便想到了张园。然而身为“保皇派”的张彪并不愿意接待革命党要人,后实在架不住天津诸多政要的说情,这才应允。但孙中山携夫人宋庆龄莅临当日,张彪仅派其长子出迎。孙中山与宋庆龄在张园共住了27天,孙中山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也正是拍摄于此。

他是大清亡国的直接“责任人”,溥仪却赐给他“忠恪”的谥号

( 孙中山在张园)

有意思的是,在孙中山离开张园仅54天后,被驱逐出宫的清废帝溥仪来到天津,也选中张园作为他的“行宫”。和上次孙中山入住时颇有些不情不愿大不同的是,张彪对于溥仪将要入住的消息显得既受宠若惊,又诚惶诚恐。他一边以君臣之礼接驾,一边出巨资加盖楼层、定制全套欧式家具,更把整个园子都腾出来供溥仪及其随从居住,费用全免。

溥仪入住后,对于这位“落难”的昔日之君,张彪尽显厚道。不惟每次见面都三跪九叩,执礼甚恭。更是每天坚持早起,亲自为溥仪所居住的“平远楼”打扫庭院,溥仪劝都劝不住。张彪事必躬亲,勤谨至极的表现让溥仪及一干遗老遗少们都无可挑剔。

他是大清亡国的直接“责任人”,溥仪却赐给他“忠恪”的谥号

(溥仪、婉容在张园)

1927年9月,张彪病逝。溥仪痛念这位大清的忠臣遗老,为之挥泪不已。成殓之际,溥仪亲书“心如金石”匾额,又赐陀罗经被为他送行。对于因自己所部叛乱导致大清帝国崩塌而终生耿耿的张彪而言,末代皇帝溥仪所赐“忠恪”的谥号亦是弥足安慰吧?

张彪在湖北时的老部下,曾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也送来挽幛、挽联,亲临祭奠时更是嚎啕大哭,经张彪家属的再三相劝才含泪而返。

前清皇帝与前任民国总统亲临张彪葬礼,被当时的舆论称为“天子送葬,总统合棺”的民国奇观。

他是大清亡国的直接“责任人”,溥仪却赐给他“忠恪”的谥号

(张园旧影)

朋友们对于张彪这样一位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发表自己的意见。

欢迎关注“有田读史讲故事”,与您一起分享文史典故、历史故事,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