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虚构,亲近史实:被创业者的性格弱点所耽误的东吴大业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交相兼并,乃成三国鼎立之势。其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占地最广、实力最强,赤壁大战前夕距一统天下仅一步之遥;而以“汉室正统”自居的刘备在自立汉中王之际,也是军威煊赫、力压魏吴,一度有北伐中原、中兴汉室的气势;最低调的无疑是继承父兄基业、拓展于江东、不图进取中原,反而几度对曹魏俯首称臣的孙权。而东吴政权相对弱势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它的奠基者——孙坚和孙策——性格上的巨大弱点:“轻佻果燥”。

孙坚和孙策父子均以骁勇善战著称,最后也都因为行动不够稳重、性格太过暴躁而突遭横死。如果他们没有英年早逝的话,东吴政权也不至于始终缺乏一种问鼎中原的霸气而在随波逐流中坐以待毙。

孙坚出身寒微,他的父亲是以种瓜为业的农民。十七岁那年,孙坚与父亲坐船去钱塘,碰上海盗抢劫钱财后在岸上分赃,来往行人船只都不敢靠近,而孙坚却对父亲说可以捉拿这些海盗。他提刀上岸,一边吆喝一边指东指西做出分派人手包围海盗的样子。那些海盗以为有大队官兵前来,吓得扔掉抢来的钱财四散而逃,而孙坚紧追不舍,砍杀了一个海盗才回来。听说这事的人没有不惊讶的,孙坚也因此少年成名,被征为州府里的代理县尉。孙坚甘冒奇险、胆大妄为的性格在少年时就已经暴露无遗。

孙坚听说钱塘吴氏才貌双全,就托人上门提亲。吴家嫌弃孙坚出身寒门,又有轻佻狡诈的名声便予以拒绝,孙坚知道后惭愧之余不免怨恨。而吴氏却说:“不能因为怜爱一个女儿而让家族遭到灾祸,如果我遇到的是一个坏丈夫,那也是命中注定。”这才许婚孙坚,后来给孙坚生下孙策、孙权等四子一女。

孙坚临近而立之年的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孙坚在家乡招募了一千多人,跟随中郎将朱儁镇压起义。他作战悍猛、常身先士卒、亲冒矢石攻城拔寨,他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特别能鼓舞他的部众,但也给他的横死埋下了隐患。

拒绝虚构,亲近史实:被创业者的性格弱点所耽误的东吴大业

(孙坚像)

186年,中郎将董卓征伐在凉州作乱的边章、韩遂不力,而后又侮慢督军的司空张温。作为参军的孙坚劝张温按军法杀掉董卓,但是张温没有听从,这才有了后来的董卓之乱。

189年,汉灵帝死后,董卓独断朝纲、倒行逆施。当时以战功升迁至长沙太守的孙坚响应袁绍、曹操等人的号召举义兵讨伐董卓。然而关东群雄名为联盟,实则各怀鬼胎,除了孙坚率部浴血奋战之外,其它部队大多按兵不动、冷眼旁观。

甚至在孙坚血战获胜、声威骤起之时,还有人挑拨孙坚名义上的领导袁术“倘若孙坚击败董卓而占据洛阳,岂不是驱走一狼,又来一虎?”袁术竟以此而断了孙坚的军粮。孙坚连夜骑马赶了一百多里地,慷慨激昂地为袁术分析形势与利害关系才为自己的部队争取到军粮。

董卓畏惧孙坚的武勇,便利诱他结为婚姻之好,并让孙坚开列孙氏子弟中可以出任刺史、郡守的名单。而孙坚的回复大义凛然:“董卓大逆不道,不诛其三族我死不瞑目,难道还会与他和亲?”

董卓见利诱不成、战又不胜,遂发掘历代皇帝陵寝、纵火焚烧洛阳、裹挟汉献帝及百官迁都去了长安。孙坚进入洛阳后,清扫汉室宗庙,回填历代帝陵。《吴书》记载:孙坚在洛阳城南的甄官井中打捞出了传国玉玺。

董卓未除,而关东诸军为了扩大各自地盘已是大打出手。面对同僚们的丑恶面目,孙坚唯有感叹“我能与谁同心戮力匡扶天下?”

袁绍、袁术兄弟反目成仇后,袁术派孙坚征讨与袁绍联合的荆州牧刘表。孙坚在樊城、邓县一带击败刘表手下大将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

《三国志》载:孙坚单身匹马登岘山视察敌情,被黄祖的军士用箭射死。

魏国《典略》载;孙坚围襄阳后,刘表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孙坚追击黄祖至岘山,被黄祖的部将从竹林间发射的暗箭射死。

王粲《英雄记》载:孙坚轻骑追讨刘表部将吕公,被吕公的士兵用石头击中头部而死。

孙坚与曹操同年、比刘备大六岁,191年去世时37岁。孙坚死后,他的侄子孙贲率领余部依附于袁术。

孙坚的长子孙策少年有志,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广交名士,与后来担任东吴首任都督的周瑜更是被称为“总角之好”。

孙坚死时,孙策才17岁。193年,孙策守孝事毕,投奔父亲的老上级袁术。袁术聆其语言,察其举止,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为此常常叹息:“要是有孙郎这样的儿子,死有何憾!”

袁术虽然喜欢孙策,却也知道他不会久居人下,因此利用却不肯重用孙策。最初说让孙策出任九江太守,后来又说得到庐江后再让孙策出任庐江太守,但两次都言而无信。孙策失望之余便劝说袁术让他带兵去平定江东,将来再多携兵马好助袁术平定天下。

《三国志》没有明确提到袁术是怎么得到传国玉玺的,而《后汉书·袁术传》则载:袁术以拘禁孙坚妻小的方式得到玉玺,《三国演义》说孙策献玉玺而得以自立也不算是空穴来风。

袁术以为江东有刘繇、许贡、王朗等多方势力,孙策未必能有什么作为,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就这样,孙策带着袁术拨给的孙坚旧部一千多人、几十匹马,还有自愿跟随的门客数百,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

孙策为人英俊潇洒、善于谈笑、性格豁达而乐于接受意见、善于用人而军令严整,无论将士还是百姓都对他尽心竭力,乐于依附。

孙策领军过江之后所向披靡、势若破竹,无人敢与他交锋。两年间,先破曲阿扬州牧刘繇、又败吴郡太守许贡、活捉会稽太守王朗,有了立足之地后,便开始向汉献帝贡献礼物以获取朝廷的正式认可。

197年,袁术僭越称帝,孙策去信谴责、正式与袁术断绝关系。两年后,袁术败死,其余部大多归属庐江太守刘勋。孙策先假意与刘勋交好,又借机劝实力大增的刘勋去取豫章,而当刘勋出兵后,孙策率部轻装突袭,一夜间拿下刘勋的大本营皖城,俘虏三万多人。这一仗还得到了乔公的两个女儿,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接着讨伐江夏、大败黄祖,还军时又收取豫章。

当年江东的三股势力中,刘繇被孙策所逐病死在豫章,后孙策为他收殓尸骨送回故乡安葬,并善待其家属;王朗被擒后不肯归降,孙策因敬重他而没有加害,后来送他去了许都,王朗听闻孙策收敛刘繇之事后,还专门致信赞许他;许贡战败后,孙策也并未对他赶尽杀绝,只是后来许贡写秘信勾结曹操,孙策才杀死了他,却没想到祸患由此而生。

孙策席卷江东,一时风头无两,人称“小霸王”。

拒绝虚构,亲近史实:被创业者的性格弱点所耽误的东吴大业

(孙策像)

曹操得知孙策平定江东六郡(吴郡、会稽郡、丹阳郡、豫章郡、庐陵郡、庐江郡),也感叹:“猘儿难与争锋也!”(猘:小疯狗,借指勇不可挡的少年)于是与孙氏联姻,举荐孙氏子弟为官,希望以此笼络孙策。

200年,曹操与袁绍决战于官渡,孙策暗中策划袭击许昌、迎取汉献帝,正秘密整顿军马时,意外发生了......

4月的一天,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单身匹马猝然遭遇潜伏于山中的许贡的三名门客,面部中箭。

早先,因为孙策喜欢单身出行游猎,虞翻就以“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劝谏孙策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孙策认为他说得对,却没有往心里去。

孙策自知伤重不治,儿子孙绍又年纪太小,于是把基业传给二弟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孙策死时,年方26岁。

孙坚、孙策父子的武勇冠绝一时,却都因行事轻率而丢了性命,难怪陈寿会给他们作出“轻佻果躁,陨身致败”的评语。如果不是意外身死,不论孙策袭击许昌的奇计成功与否,东汉末年的历史走向都会发生重大的改变......

东吴的遗憾不仅在于过早地失去了两位能征善战的君主,还包括执掌军事的周瑜也是天不假年。

208年,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而孙权认为刘备难以控制,并且需要他牵制北方的曹操,于是没有采纳。

后来,周瑜又献计:“如今曹操赤壁战败,正担心内部生乱,短期内无力南下。请允许我同奋威将军孙瑜(孙权的堂兄)一起攻取刘璋的蜀地,得蜀后再吞并汉中的张鲁,然后留下孙瑜在那里固守,以便与西凉的马超结援呼应。到时候,我再回来与主公一起占据襄阳进击曹操,这样攻取北方就有希望了。”孙权批准了周瑜的方案。

210年,在准备西征的路上,周瑜病死于巴丘,时年36岁。征蜀计划戛然而止,后继之策当然无从谈起......

次年,刘璋在张松的建议下邀请刘备入川......

有意思的是,继承江东基业的孙权,似乎也继承了其父兄“轻佻果躁”的毛病。孙权喜欢骑马射虎,有过老虎扑到马鞍上的惊险经历。后在张昭的反复劝阻下,孙权别出心裁、造了一辆开有方孔的封闭式“射虎车”,可以躲在车内从方孔中向外射猎。而遇到野兽冲撞他的车子时,孙权常伸出手去以击打野兽为乐。

209年征讨合肥,孙权率领轻骑准备亲自突击敌军,张紘劝谏说:“斩将夺旗、威震敌军是偏将的责任,不是主帅该干的事啊!”可能考虑到了父兄的前车之鉴,最后孙权接受了他的建议而放弃了行动。

拒绝虚构,亲近史实:被创业者的性格弱点所耽误的东吴大业

(孙权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