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早先,江浙一带驴友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徒步徽杭古道是驴友的入门线路,能登顶途中浙西海拔最高的清凉峰才可以算是登堂入室的“初级驴友”;而“南武功”(江西武功山)“北太白”(陕西太白山)则是中级驴友的标杆;若再进一步,登顶雪山、徒步戈壁始可谓真正的强驴。

我自10年9月加入常州天行户外以来,初涉徽青古道、再探石城长溪,第三回终于迎来这“徽杭古道清凉峰”之行。

12月14、15日连下两天雪,有消息说山上积雪深可没膝。联想起前些年雪天冲顶清凉峰发生的几起死亡事故,跃跃欲试之际又不免心中惴惴。户外群里好一番争论,最后还是决定成行,至于上不上清凉峰,到时看具体情况再定。

12月17日晚,群友们老地方集合出发,约摸凌晨2点抵达安徽绩溪伏岭镇,扎营冰雪中的镇政府大院。

凌晨6点不到,天色微明之际,老驴们已经纷纷起身搭锅燃灶,为大伙准备起早餐来。待我这样的新驴钻出帐篷,老驴们已经整出一大锅滚烫的三鲜靓汤,每人先分一碗暖肚,再以浓汤下面来作早餐。驴途中,这样的“共产主义”和“同志情怀”真是让初涉驴途的新人感激万分。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伏岭镇政府内的“奢侈”早餐)

8时许,驴友们整装出发,从鱼川村踏上徽杭古道,行不多远便是江南第一桥,过桥即直面雪山。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踏上征程)

古道两侧山势陡峭,积雪却不算多,虽非期待中粉妆玉琢的冰雪琼瑶世界,但亦如置身古人泼墨山水画中。古道石阶半隐冰雪之下,驴友们大多带有雪套冰爪,一路碎冰踏雪,战战兢兢之中又带着几分掩不住的意气风发。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如此冰霜如此路)

贴着石壁小道蜿蜒向上一千多级台阶,在山道的制高点,几根巨大石条横架山岩之上形成一处紧要的石门,这就是传说中明代抗倭名臣胡宗宪名之为“江南第一关”的所在。

“江南第一关”堪称徽杭古道的咽喉,过关即是一片坦途。在山腰蛇行良久,途经一个水库,后面赶上来一群来自苏州的驴友,两队交替领先,阵容越显庞大。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驴友罗布泊作品)

12时,行至下雪堂路餐。几年前的网上攻略说此处仅有一户人家,但如今已是起了不少新房,聚拢了南来北往的驴友,显得颇有些热闹的样子。还有农家刷了一面涂鸦墙,大伙笑嘻嘻地纷纷踩着积雪碎冰上前刷上几笔。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下雪堂)

这时,我们预定在蓝天凹住宿的“徽杭人家”热情地派出向导下山五里来接,有向导在前引路、我们的脚步越显轻快,14时即抵达海拔1033米的蓝天凹营地。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豪情满怀)

一路顺利,天气又是十二分的好,大伙兴致极高。雪地扎营之暇,打雪仗,堆雪人,诸驴在雪地上尽着性子撒了一回野。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打雪仗)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堆雪人)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在雪地上撒点野)

新驴撒欢之际,老驴们已忙着洗羊腿、串肉串、捡拾柴火,准备篝火晚会了。

下午4点不到,山月已上了林梢;天色稍暗,山风就开始呼啸。好端端一场喝喝小酒、唱唱小曲的篝火晚会被这不可琢磨的东南西北螺旋风搅得一团糟。

把篝火从露天营地挪到农家的院子里情况也不见好转,可怜我们辛辛苦苦背上山的羊腿,烤了一个多小时,几乎用尽了燃气、差点薰瞎大伙的双眼、愣是烤来烤去烤不熟!最后还是胡乱切下肉来,一片一片在烤炉上烤熟了事。说起来如此不堪,个中乐趣却唯有参与其间的诸驴共享之。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挂满驴友旗帜的“徽杭人家”)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悲催的“烤羊腿”)

夜间山风更加猛烈,狂风怒号中,犹杂着喝醉的苏州一驴的嚎叫声。

上不上清凉峰?这是个问题。

晋人王徽之说:“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然则我们终究没有徽之先生“何必见戴”的雅量,走徽杭古道而不登顶清凉峰,如入宝山而空手回,岂能无憾哉?最后集体决定往清凉峰上走4个小时,如不能登顶,也必须准时下撤。

次日6点半,天色初明,苏常两队驴友携同两名向导结伴而行。据说从蓝天凹到清凉峰要翻越九座大山,一开始心里默数,走得久了,翻山越岭,百转千回,哪里还数得清楚何处是山何处又只是坡?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苍莽雪山无数路)

山路虽有积雪,总赖天气晴好,一行人走得兴起,到野猪塘营地仅2个小时。向导说按这速度上清凉峰应该没有问题。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在路上)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在路上)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在路上)

野猪塘好大一片开阔地,茫茫雪原煞是漂亮。日上三竿,在此地扎营的两队驴友刚刚起身。他们告诉我们第二坡下积雪没膝、无法上行,昨天下午他们攻顶受挫,今天已不打算再行挑战。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野猪塘营地)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同是天涯驴行人)

此刻,天行诸驴志得意满,哪有就此回头的道理?稍作休息,便继续前行。

从野猪塘到清凉峰有所谓“三起三落”,这里是清凉峰核心保护区,山深林密,穿行其间大有林海雪原之感。在第二起(坡)积雪真的几乎没膝,但只要趟过山脚下那一段,坡上雪就浅了。至此已再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我们登顶了。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队伍拉得很长,很多时间都是象这样一个人独行)

第三起坡陡且长,中间几无可供停脚暂歇的地方,就是著名的“绝望坡”。不过,在我们眼里,这里就是“希望坡”,看到它也就意味着登顶在即!

10点45分,比我们预期的四个小时多了那么一点点,天行驴友16人全部成功登顶清凉峰。踏1787.4米界碑而临天下,一览众山小,胸中豪气顿生。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圆满登顶清凉峰)

上山花了4小时,下山脚步更为轻健,回望清凉峰,简直不敢相信我这新驴居然一口气就走了这么远!

回顾我的驴友生涯之一:徽杭古道清凉峰

(山的伟大与人的渺小)

如果说登上清凉峰才可以算是真正的“初级驴友”,那么就在这上山下山的起起落落间,我完成了从一个“新驴”向“老驴”的蜕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