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人物-成玄英,唐太宗称“西华法师”,重玄学派的代表人物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每天认识一个历史人物,欢迎各位路过的朋友,留下你们精彩的评论。

缘起词汇:

卮言

[ zhī yán ]

详细释义

亦作“ 巵言 ”。自然随意之言。一说为支离破碎之言。

语出《庄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成玄英 疏:“巵,酒器也。日出,犹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无心之言,即巵言也。是以不言,言而无係倾仰,乃合於自然之分也。又解:巵,支也。支离其言,言无的当,故谓之巵言耳。”后人亦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词,如《艺苑卮言》、《经学卮言》。


成玄英

成玄英,字子实,陕州(今河南陕县)人,杰出的道家学者,道家理论家。通儒学经典,尤重文字训诂学。贞观五年(631),召至京师,帝重之,赐为道士号“西华法师”,后隐居郁州(今江苏连云港市)之云台山。

对老庄之学颇有研究,致力于文理的注疏,继承和发挥了“重玄”思想,使重玄之道成为唐朝初年道教哲学思想的一大主流。使道教哲理及道教修炼思想更加升华。著述有《周易流演》、《度人经注疏》、《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道德真经义疏》、《道德经注》、《庄子疏》等等,大多亡佚于宋末元初。

成玄英继承了先秦两汉老庄学与魏晋玄学,并且通过认真严密的理论分析,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包含本体论、存在论、方法论、修养论、心性论、意义论的完整哲学体系,实现了相当于先秦两汉老庄学与魏晋玄学的老庄学的第三期发展。标志着道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道教在偏离道家之后,又在一个更高的基础上向道家回归。作为隋唐时期重要哲学思潮的重玄学,是继先秦老庄哲学,两汉黄老道家、魏晋玄学和神仙道教之后道家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是成玄英李荣等道教信仰对老庄的传统回归, 使道家负的或否定的方法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

每日人物-成玄英,唐太宗称“西华法师”,重玄学派的代表人物

成玄英

人物生平

成玄英,字子实,杰出的道家学者,道家理论家。陕州(今河南陕县)人。成玄英不仅精通老庄,同时深谙《周易》、儒学、佛学等,更精通梵文。

曾隐居东海。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召其至京师,赐号“西华法师”。曾著《周易流演》、《度人经注疏》、《老子道德经注》等书,永徽中,出现范围较广的旱情,成玄英不幸而言中,而《周易流演》之“推国家之吉凶”,属于纬书类,纬书却为六朝以来殿禁,述之事又为国家大忌,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中,被流放(当时仅次於死的重罪)到郁州(今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后在此著书立作,隐居于此。

成玄英精研《老子》《庄子》之学,著有《老子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和《南华真经疏》。他在注疏中着重阐发“重玄”思想,是重玄学派的代表人物,使“重玄之学”成为唐朝初年道教哲学的一大主流。近代学者蒙文通先生称:道家之学,“唐代前期,首推成、李。”(李即李荣)宋代首推陈(陈景元)


如您喜欢,随手转发、评论,让更多的朋友一起,通过人物去了解更多的中国历史。

分享知识,共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