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高考志愿,他跟母亲的意见相左,结果抑郁了

有一种病,医疗器械检查不出,但它确实是一种病,这就是心理性疾病,各个年龄层次都会患这种病。

填报高考志愿,他跟母亲的意见相左,结果抑郁了


譬如余先生,他今年40岁,却整天精神萎靡不振,翻来覆去一句话“活着真没有意思”。他的妻子死拉硬拽把他带到医院,做全身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器质疾病,他患的是心理性疾病。

原来,平日里妻子常常在他面前讲某某姐妹的老公发了财,某某的老公当了官,余先生心中就充满了挫败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代人最大的威胁是心病,这种心病主要有:失落感、挫败感、悲伤抑郁等。特别是人到中年以后,人生就好像进入了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健康退化,精力和体力大不如前,常感到疲劳,此时若遇到外界的变迁,如下岗失业、经济危急,就会加重失落与挫败感。

填报高考志愿,他跟母亲的意见相左,结果抑郁了


青少年也会患心病。

18岁的高中生王海,去年参加高考。在填报志愿问题上和家长出现分歧。上高中时,王海本来考上的普通高中,母亲非要化高价把他转学到重点高中,结果成绩跟不上,学习成绩从此一蹶不振;分文理班时,王海想学文科,母亲非要让他选择理科;高考后填报志愿时,他想考本地的大学,母亲却让他上外地大学,最后他只录取到内蒙古一个专科学校,而且还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王海非常恨他的母亲,出现焦虑性神经症、神经衰弱等。他抑郁了,成天垂头丧气,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心烦意乱、忐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填报高考志愿,他跟母亲的意见相左,结果抑郁了​专家指出,患了心病须要心药来治。中年人患了心病,一是要去看心理医生,帮助你卸下心理包袱;二是应接受心理的变化,并关注自身健康,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有意识地调整身体,改善饮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要学会处理工作的压力,培养新的兴趣,遇事拿得起,放得下,心态上保持年轻。

青少年应该学会接受不完美的人生,家长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平时多跟孩子交流,有些事情不妨听听孩子的意见,不能把家长的意见强加在孩子身上。如今,一些家长将孩子的求学。择业,甚至什么时候结婚都安排好,让孩子按部就班地去做,致使孩子在成人之后有一种无力的感觉,自己一点主见都没有。教养方式导致了孩子的人格偏离,因此家长应该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又到填报志愿时,家长和孩子要多沟通哦!

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