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很多清朝人像里佩刀時都是刀把在後,刀尖在前?

kikilala75


我們在許多古代畫像中可以看到,清以前的人佩刀時大多是將刀柄朝前,而到了清朝,人們卻開始將刀柄朝後佩帶。但這種情況在清代也不是絕對的,其實無論是將刀柄朝前亦或是將刀柄朝後,其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方便。

一、古代的佩刀方式

我們先來看看古代的佩刀方式。刀與劍不同,佩刀方式也沒有配劍方式那麼多樣,一般來說主要有兩種。其一是帶扣佩帶法。帶扣佩帶法與璏式佩劍法很像,即用腰帶穿過刀鞘上面的帶扣將刀固定在腰間。

後來又出現了一種更為便捷的雙附耳懸掛法。這種方法是由古波斯(今伊朗)在5世紀左右傳入我國的。雙附耳是指刀鞘上的兩個穿孔鞘耳,佩帶時,用一根短皮帶連接鞘耳孔和腰帶將刀固定在腰間。這種佩帶方法可以讓刀在相對固定的情況下,還能保持一定靈活性,非常方便,所以在後世的應用十分普遍。

二、刀柄後置

我們可以從各朝代的畫像中看到,我國自從南北朝開始到明代,一直採用的都是刀柄前置的雙附耳懸掛法。清代佩刀雖然採用的也是雙附耳懸掛法,但其刀柄卻開始後置,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和清朝的少數民族習性有關。滿族人從小在馬背上長大,他們擅長騎射,其刀柄後置的佩刀方式就與他們的騎射習慣有關。滿人在佩刀的同時還會佩帶弓箭,其弓囊一般也是佩帶在左側,且習慣弓囊朝前。這樣一來如果刀柄也朝前,那麼無論是步行的時候還是騎馬的時候,其佩刀和弓都十分容易撞擊摩擦,不僅行動不便還容易造成磨損,而且無論是拔刀還是取弓都非常不方便。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擅長騎射的元朝人,他們的刀柄卻是朝前的,那是因為他們的弓囊是朝後放置的。從這一點上來說,刀柄是前置還是後置並沒有太大差別,主要是要讓弓囊與刀柄的方向保持相反。

另外在騎馬的時候,刀柄前置的佩帶方法不便於拔刀,並且這樣拔刀很容易誤傷到馬。而在刀柄後置的情況下,清朝人通常都採用背後拔刀的方式,即左手握住刀鞘,右手反手拔刀,這樣既迅速又能保證安全。而入鞘的時候則可以用左手將刀鞘撥往前方,在身前回鞘。

我們從清朝的紫光閣功臣圖上就可以看到,並非所有清朝人都是將刀柄向後放置的,但刀柄前置的時候大多是在兩種情況下出現的,首先前提是他們都沒有騎馬,其次就是他們要麼沒有佩帶弓囊,要麼將弓囊掛在了腰後。在沒有弓囊阻擋的情況下,自然是想怎麼佩帶都可以的。

總而言之,清朝人將刀柄後置的佩刀方式是為了配合他們騎射的習慣,是更為便捷的方法。但若是個人習慣上就喜歡將刀柄朝前佩帶,那自然也無傷大雅。

參考資料:《中國古代佩劍佩刀與佩帶方法》、《為什麼清代佩刀的刀柄大多都向後》


歷史風雲錄


估計不止我一個人有這樣的疑問,所以翻閱了很多資料,清朝之所以把刀柄向後是有原因的,羽評覺得說的挺有道理,這裡不妨寫給大家看看。


一:先看看佩刀方式的演變

一般漢傳統佩戴是橫掛,也就是清朝以前,他們在背部腰上的掛繩大概能移動左半屁股的距離,刀柄刀刃接口剛好在手垂直位置。這時候刀柄都是朝前,刀鞘朝後的,但是到了清朝就相反了,清朝就有本書叫侍衛瑣言,就對侍衛佩刀有描述,由原來的左側佩刀且刀柄朝前,改為左側佩刀且刀柄朝後。



有人說清朝之所以這樣改,完全是故意而為之,就是為了不方便拔刀,因為傳統評書中解釋道,這樣佩戴叫做太平腰刀,是一種禮儀,反著佩戴刀不好拔刀,說明自己沒有敵意,尤其是見上官用這種方式。我只能說這就是扯犢子,要知道乾隆也把刀柄向後的,難道他也要見上官?所以這種說法明顯不可信。

二:現在來看看清朝為什麼要這樣掛刀?

大家都知道滿漢有別,清朝主要以騎兵發家,佩刀最先考慮的應該就是要適合馬戰,他們認為這樣掛刀更能迅速拔出,拔刀時,把刀推到身後,用右手拔刀,這樣方便快捷,還不會因為慌亂傷到戰馬。



而且清刀並不是長刀,背後拔刀速度自然更快。這其實是很先進的騎馬拔刀傳統。日本人就學習了清朝這種掛刀方式。一般右配左拔,左配右拔,半弧是少不了的,尤其是緊急情況,(左配為例)騎馬的時候左手要握韁繩控制,那麼右手拔刀的半弧度就會更大,如果刀柄向前,拔出來時很有可能傷到自己左手和馬的脖子,所以就向後拔,而且向後拔可以增加殺傷力,拔出之後可以直接揮刀砍敵人,力量更大,不過清刀一般都不長。




還有個原因就是刀柄處的銅護手撞擊弓片的清脆聲音,走路況且這樣,如果騎馬顛簸起來,弓片受損就會更嚴重。所以這樣掛刀是為了避免刀和弓方向一致導致弓刀互相碰撞損壞弓片而已。再說這樣放置的話對於弓刀切換非常快,拔刀的時候還能控制馬的方向。

最後就是武器的演變,導致佩刀的使用並不是很多,滿清軍隊尤其是八旗入關後很快就轉變為以火器射擊為主要戰鬥,康熙後期到雍正清軍騎兵已經主要依靠蒙古和索倫野女真騎兵,肉搏全靠綠營,八旗將領只在後面開炮放槍。所有佩刀對他們來說就是裝飾品,裝飾品當然需要但不能礙事。




其實肯定會有人問那麼怎麼收刀?收刀的時候是用不到刀了,也就緊急情況結束或者交戰距離拉長,這個時候放開韁繩那隻手,腳夾馬鞍,把刀鞘口前按,就是正面收刀,反面拔刀。



以上是我對清朝刀柄放後的理解,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見解歡迎評論區留言。

【羽評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評論點贊】


羽評歷史


全是瞎說。雙附耳懸掛法方便靈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雙附耳懸掛法也有缺點,在行進中或跑動中與身體貼合性不好,容易亂動,影響動作,容易疲勞,還容易發出聲響,所以士兵在行進或跑動中一定要用手扶住刀鞘。如果刀柄向前,左手必須下沉或把刀鞘端起來,虎口指向斜上方,這樣做短時間還可以,常人超過十分鐘就疲勞了。而這刀是長年累月掛在身上的,必須找到一個舒服的姿勢,於是所有人都把刀鞘反過來,刀柄向後,這樣的話左手自然下垂,虎口朝向斜下方,而不是斜上方,這樣的話更符合人體工學,不信你自己試試,本人有短暫佩刀經歷,就是這麼做的。


叮叮東334


我覺得什麼理由都是假,主要還是後拔刀方便騎兵,你想想,騎兵前面有韁繩,正常是左手握韁繩,右手拔刀。你自己做一下,左手握韁繩,刀把在前面用右手拔刀,特麼多彆扭,先不說劃傷馬和韁繩,自己左手都危險。不想傷手只好先把馬停下,鬆開左手的韁繩,然後才抽刀?腦子被驢踢了才用這麼二的方式。刀把放後面就安全多了,握韁繩的左手可以不動,馬照跑,右手背後抽刀,又快,又安全,又帥。


134198226


刀把在後的佩刀方式叫太平腰刀。是在平時護衛或儀仗場合使用的。因為這樣佩刀無法單刀拔刀,如果想行刺或動武會很容易被發現。至於反手拔刀,在腰上還有弓囊箭袋的情況下,反正我是做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