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調查記者轉型創業,他們說……|創客小酒館

如果你身邊有調查記者的朋友,或者你本人就是,那歡迎來小酒館聊聊,有酒有光有故事。

曾經的調查記者轉型創業,他們說……|創客小酒館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原創

統籌 / 唐亞華

曾經的調查記者轉型創業,他們說……|創客小酒館

近期的多個重大社會事件,再一次引發了社會對調查記者的討論。

調查記者是一個聚光燈很少能打到的職業,他們更多的時間都在四處奔走、調查取證,以期待做出的報道能在黑夜裡激起一點星光。

如今,他們有的仍在奮戰在新聞第一線,為公眾帶回第一手的現場和事件真相;也有一些人選擇投身創業大潮,在另一番天地突破自我。今天,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找到了這些由調查記者轉型的創業者們聊了聊,聽他們講述自己曾身處新聞暴風眼的時刻,與創業後的不同感悟。

陳峰 | 蓋飯內容工場創始人:社會需要調查記者 有機會我還會回去

我最早是在《南方都市報》,進報社時就被定位為揭黑記者,報道多偏向於收容領域。寫過一兩篇相關報道後,再有類似選題,報社就傾向讓我做了。

“孫志剛案”是我在南都接到的第一個線索,這篇報道之後的影響力也和我的生活糾纏在了一起,所以到現在,印象都非常深刻。

曾經的調查記者轉型創業,他們說……|創客小酒館

當年,《南方都市報》調了一批人到北京創辦《新京報》,我被調過來,做了“新聞部”主編。直到創業之前,做了近十年的職業經理人。後來我想,再不試一試創業可能就沒機會了,便創辦了“蓋飯內容工場”。

做一家企業和做調查記者有很大的不同,調查記者也會和別人合作,但單打獨鬥的時候居多。社交媒體出現以後,對整個傳統媒體的衝擊很大。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原因。

調查記者、職業經理人和作為公司管理者的創業者,是完全不同的職業經歷。我現在在做內容創業,調查記者的這段經歷肯定非常有幫助,可以讓我識別什麼是好內容,有助於內容理念的形成。

對於一個社會而言,調查記者有存在的必要性。媒體擁有“第四種權力”對政治進行約束,不一定能解決問題,至少能為社會討論和民眾參與提供事實基礎。直到現在,看到有好多報道寫得語焉不詳,我還是有衝動想要去了解更詳細的事實,既出於理想,也有好奇心。

如果條件允許,我還想回去做調查記者。如果自己創業成功了,我還想嘗試做一個類似“公民調查”的項目。(記者 閆麗嬌)

雷磊 | 真實故事計劃創始人兼CEO:不論做記者還是創業,人都是核心

我在《南方週末》做過的報道有一半都是調查報道,包括河南高考替考、臥底傳銷團伙等等。

2014年4月左右,我從南周離職,算是調查記者中轉型比較早的一批。辭職之後我先去優酷做了一個叫《侶行》的節目,後來又去《GQ》做了一段時間特稿,之後創辦了真實故事計劃。

說起來,這三份工作其實屬於同一領域,關注的核心都是“人”本身。我們現在做真實故事計劃,本質上還是怎麼理解人、用什麼樣的視角看待人、最後如何用文字去表達人,其實調查報道關注的也是被放到輿論中心的人是什麼反應,做了哪些事情,這是一以貫之的。

曾經的調查記者轉型創業,他們說……|創客小酒館

不同點在於,做記者時考慮的是通過報道是否能夠對公共事件發聲,是否可以推動議程,公共價值是超越一切的。而創業首先考慮的是如何生產,怎麼樣才能產生越來越多的好內容;其次是好內容如何去變現,怎麼樣才能掙到錢。

作為一個創業者,這些事情早期會對我形成一定的困擾。純商人不會想那麼多,但媒體人常常會在盈利問題面前覺得尷尬,直到現在,我才慢慢意識到商業思維的重要性。

調查記者常在某一個事件中被公眾奉為英雄,但在另一些事件中,如果他們違背或者忤逆了公眾的意願,公眾還是會毫不留情地罵過去。

作為一名調查記者,我享受過上萬人辱罵的待遇。我做過河南高考替考的報道,當時報道刊出後,得到的回應卻是省內的人都在罵我。大家覺得教育的不公平到處都是,為什麼專門報道我們?但很多時候,只要事情有價值,即使被罵也要去做。(記者 薛星星)

劉溪若 | 懶熊體育聯合創始人:調查記者很難,但很有價值

我以前在《新京報》做記者,印象最深刻的一個調查案例是農夫山泉標準門事件。在當年另一家報社和農夫山泉爭論得非常激烈的情況下,我們做了一組深入調查,跳開口水之爭,調查了事件背後存在的瓶裝水標準的缺失和停滯問題。

我當時的搭檔是鄭道森(現娛樂資本論創始人),報道出來以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後來衛生部的負責人接受了我們的採訪。

2014年到2015年,我看到新產業起來帶動的新媒體浪潮,就抓住了這個機會,走上了創業之路。每個工作都有不一樣的地方,調查記者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工種,但難度很大,每一次做調查都是從零開始,而創業對綜合的商業素質要求非常高。

曾經的調查記者轉型創業,他們說……|創客小酒館

現在我創業在做產業媒體,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和管理股東,拿了風險投資,就需要公司化管理和資本化運作。這這對我來說是全方位的鍛鍊,而調查記者的經歷培養了我的突破能力、敏銳度,對事情也有了深刻的理解,能夠以多維度的視角去看問題,這是我後面做很多事的基礎。(記者 唐亞華)

陳寧一 | 北京星辰原野智能科技總裁:以前調查完寫稿,現在調查完實踐

我之前經濟、政經、社會類的報道都做過,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動車事故的系列報道。當時我正好在出事的前面一班動車上,所以我是第一個到達現場的記者。當我第一個到那的時候,可以直接摸到那個垂直插在地面上的車廂,我現在還記得,那個車廂一片漆黑,沒有一絲生命跡象。事發現場一片混亂,我艱難地追問事故造成的原因。

曾經的調查記者轉型創業,他們說……|創客小酒館

後來轉型是因為我自己的一個追求,做的是農村農業相關領域的創業項目,我之前也寫過相關的稿子。而在你瞭解了這個行業所有的坑和問題,自己也趟過一遍之後,肯定要比做記者的時候對整個農業項目創新有更深的瞭解。

其實創業就是在做調查記者的事,以前是調研、寫文章,現在就是調研完了直接執行,理論結合實踐,也讓我對世界瞭解得更加透徹。

做調查記者培養了我用第三者視角看待事物的眼光,這會讓我更客觀更公正地去理解我目前在做的事情,不會盲目的樂觀或悲觀。

而且現在創業,自己的底線還是以前做調查記者時候的底線,堅持客觀公正,給客戶提供真實、有價值的服務。(記者 張姝欣)

某匿名前電視臺調查記者:創業偏執的信念就像調查記者

從2012年到2016年,我在一家省級電視臺做了4年的記者,其中3年時間做公共事件的調查新聞。那段時間的工作狀態是,一個月裡起碼有20天在外出差,很少過一個安安穩穩的節假日,包括過年。但那種日子,是金光閃閃的。

印象最深的一次調查是關於河北某地化工廠爆炸。接到消息的時候,我都沒來得及回家收拾行李,直接在電視臺拿著機器就跟著司機出了門。出門才發現那個地點在地圖上都找不到,最後到了當地,在蘋果地裡摸索到爆炸位置,然後自己找線索,找受害人,最後牽出事件的當事人與當地一局領導有重要關聯。

曾經的調查記者轉型創業,他們說……|創客小酒館

儘管這種日子很苦,但卻讓人有成就感,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報道還了受害者一個公道的時候。

做電視調查新聞,非常考驗一個人的邏輯思維。2016年,在我做調查記者的第三個年頭,創業熱潮來襲,我便離開單位做了自媒體。

曾經的調查記者轉型創業,他們說……|創客小酒館

創業之初,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的是,之前做電視新聞積累了很多技能,調查新聞又讓我有很多社會體驗和故事素材。後來我去做紀錄片,一方面是興趣愛好,另一方面就是通過調查記者的歷練積累了講故事的邏輯性。

在我看來,做調查記者和創業都需要一個共同的特質——近乎偏執的信念。創業讓我感到巨大的焦慮,為了談成一次業務,做好一個片子,我甚至連續一週在企業駐點。

有人問我,離開調查工作兩年,碰到公眾利益受損的公共事件時還會有尋找真相的衝動麼?我的回答是:尋求真相的道路雖然漫長,初心卻始終沒放棄。

如果有機會,我還希望做回調查記者。不過我覺得目前的工作也很有意義,靠我的一份手藝記錄一段故事,一種成長,也是社會需要的。(採訪 劉景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