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融合又有新消息!郑新,未来已来!

引言:

“要以郑新深度融合为抓手,将其作为我市发展的主战略,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着力壮大县域经济,优化城乡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中国共产党新乡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

郑新融合又有新消息!郑新,未来已来!

2018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新乡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提出新乡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上,要突出“六个抓手”

一、要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为抓手,坚持优化存量和扩大增量并重,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壮大现代服务业并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要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人才和团队引培力度,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三、要以郑新深度融合为抓手,将其作为我市发展的主战略,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着力壮大县域经济,优化城乡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四、要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为抓手,持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改进开放招商方式,围绕主导产业增强招商的针对性,瞄准重点区域增强招商的实效性,拓宽开放渠道增强招商的多元性,为高质量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要以“一县十乡(镇)百村”示范工程为抓手,迅速启动顶层设计,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六、要以落实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增强政治意识,强化系统思维,做好科学谋划,用更大的决心,尽更大的努力,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补齐我市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

其中,特别强调了要以郑新深度融合为抓手的城市发展主战略,再次将郑新融合这一概念进行重申,要求以近郑的区位优势,借力郑州城市扩容的红利,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着力壮大县域经济,优化城乡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郑新融合并非一个新概念,近两年来出现的频率尤其高。其实,郑新融合,最早的提法,来自民间。

郑州与新乡只有一河之隔,两地有三桥相连,但除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免费通行外,其他路桥均在收费,无论新乡人民到郑州还是郑州人民到新乡,只能眼瞅着一条割裂新乡与郑州的黄河而“望河兴叹”。出入的极为不便捷,与郑新之间的近距离所带来的郑州购房需求外溢,形成了一对强烈的矛盾体,于是,民间对于两地的融合的需求变得极为迫切,郑州到平原示范区的交通改善问题,在各个层面呼声很高,伴随着这种呼声,郑新融合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一指示,与郑新发展趋势不谋而合。而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继续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郑汴、郑许一体化和郑新、郑焦深度融合。

在中央和省政府的支持下,郑州也向新乡伸出了橄榄枝。如:由省相关部门组织编写郑新一体化道路交通先行专项规划,对连接郑新穿黄路桥、郑州地铁2号线北延至平原示范区的线位走向、实施时间、建设标准予以明确,加速推动两地交通路网一体化。虽然这些规划还都没有成型或落地,但仅是郑新融合这一决策的提上日程,和民间的高呼声,就已经极大地促进了融合的进行。

近两年,郑新融合发展有了一些长足进展,直接推动了平原示范区的快速崛起。虽然现实中还存在着交通路网一体化规划滞后,影响两地进一步融合发展的问题,但郑新两地决策层的意已经见统一,对于郑新两地来讲,郑新融合已经不在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单方尬舞。

郑新,将不再咫尺天涯

2017年郑新融合的高呼声,催生了新规划。特别是2017年8月,两地签署《郑州市人民政府与新乡市人民政府加快郑新融合发展框架协议》,共同按下了郑新融合的“快进键”。

郑新融合又有新消息!郑新,未来已来!

高铁的开通,将郑州、新乡之间80公里的直线距离缩短到20分钟内,继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免费之后,2017年起,豫A牌照小客车通行郑新黄河公铁两用桥同样免费,这让“双城生活”成为了现实。

郑新融合又有新消息!郑新,未来已来!

与此同时,两地正在构建铁路、高速、公路全面互通的郑新融合综合交通体系,包括10桥20线(含7条高速、7条公路、4条铁路、1条轻轨和1条管廊)的跨黄河通道。从此,在新乡与郑州之间的黄河上,不再只有三座大桥,而是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康庄大道。新乡与郑州之间条条交通干线相连的交通大格局正在形成。

公路:

刘江黄河公路大桥(建成)

郑新黄河公铁两用桥(建成)

原G107线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建成)

G107东移改线及官渡黄河特大桥(在建)

郑州至新乡高速公路及黄河特大桥(待建)

安阳至罗山高速公路新乡段及黄河特大桥(待建)

郑济高铁公铁两用黄河特大桥(待建)

郑州新乡两地之间的轨道交通由2条增至5条。

轨道交通:

京广普速铁路(建成)

京广高速铁路(建成)

郑济高铁(在建)

郑新市域铁路(待建)

郑州至新乡至鹤壁城际铁路(待建)

郑新融合又有新消息!郑新,未来已来!

交通的跟进,让郑州与新乡,不再是虽咫尺却天涯的尴尬,而是郑州并肩,共同发展的未来。

郑州目前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较强吸引要素集聚的能力。而新乡则以制造业见长,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随着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入和发展,加之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加成,新乡绝不会只充当一个陪跑者的角色!未来,我们期待着郑新融合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公共服务上取得更多新突破。

新乡的未来已来,郑州又何尝不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