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諶——蜀漢的最後一抹亮色

提及蜀漢覆亡,定格在人們腦海中的大多是酷似陰霾般的幾組畫面:黃皓昏憒自大惑亂朝堂、譙周言之鑿鑿主張投降、劉禪徙棺面縛率眾出降以及隨後令人啼笑皆非的“此間樂,不思蜀也。”

劉諶——蜀漢的最後一抹亮色

樂不思蜀

然而,卻有一名皇子寧死不降,力主背城一戰,以其錚錚鐵骨和捨身取義的氣節操守為蜀漢歷史增添了一抹亮色,他就是劉禪的第五子、北地王劉諶。

劉諶——蜀漢的最後一抹亮色

蜀漢後主劉禪

公元263年的冬天,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孫諸葛尚戰死綿竹,曹魏大將鄧艾揮師直逼蜀漢都城成都。

劉諶——蜀漢的最後一抹亮色

諸葛瞻

由於劉禪聽信佞臣黃皓讒言,對姜維調兵遣將以防來敵的奏疏置若罔聞,更沒做守城的準備。面對兵臨城下的嚴峻形勢,劉禪被嚇得驚慌失措、六神無主,遂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劉諶——蜀漢的最後一抹亮色

譙周

光祿大夫譙周力排眾議,極力主張投降。這時,劉禪的第五個兒子、北地王劉諶指著譙周罵道:“你這個膽小迂腐的書生,怎麼敢妄議國事,天底下哪有皇帝投降的道理?”但劉禪不聽,指責劉諶義氣用事。

劉諶——蜀漢的最後一抹亮色

魏滅蜀形勢圖

劉諶卻說:“祖父劉備在世時,譙周算個什麼東西。今天國難當頭,不想著以死報國,反而在這裡妖言惑眾。我們成都尚有幾萬兵馬,姜維還帶著主力戰於劍閣,如能分一部分兵力來救,我們內外夾擊,焉能不勝?怎能輕信書生之言,而將祖父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

劉諶——蜀漢的最後一抹亮色

劉諶

劉禪依然不聽,還罵他黃口小兒胡言亂語。劉諶非常憤怒,請求背城一戰。據《漢晉春秋》記載,北地王諶怒曰:“若理窮力屈,禍敗必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

劉諶——蜀漢的最後一抹亮色

劉備

但劉禪還是不同意,最終聽從譙周的建議,反綁雙手、拉著棺木向鄧艾軍投降。劉諶眼看著國破家亡,卻無回天之力,故傷心異常。他跑到宗廟大放悲聲,直哭得目中流血、肝腸寸斷。回家後先殺妻子,以絕掛念;而後自殺,以死報祖,身邊的人無不為之泣涕橫流。

劉諶——蜀漢的最後一抹亮色

影視中崔夫人

蜀漢後主劉禪共有七個兒子,除長子劉璿在鍾會作亂成都時被亂軍所殺外,其餘五子均隨劉禪投降曹魏,唯有第五子劉諶堅貞不屈、以身死殉國。羅貫中曾作詩盛讚北地王劉諶:“君臣甘屈膝,一子獨悲傷。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蒼。凜凜人如在,誰雲漢已亡。”

劉諶——蜀漢的最後一抹亮色

劉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