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宿松成立成长俱乐部给企业家“扶贫” 创新扶贫模式扶志又扶智

安徽商报:宿松成立成长俱乐部给企业家“扶贫” 创新扶贫模式扶志又扶智

#

#

说到扶贫对象,人们想到的多半是农村里的贫困户。在国家级贫困县宿松有一个上海证券交易所帮扶的扶贫组织,成员却都是当地的企业家。有钱的企业家也要“扶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干货满满,扶志又扶智”

6月28日下午,宿松县红爱实业股份公司二楼会议室座无虚席,海归企业家、合肥开关厂总经理孙阿欢给大家带来了秋山利辉编著的名著《匠人精神》,并作了长达2个多小时的主题讲座,用大量真实案例生动介绍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之后经济学博士、上交所挂职扶贫干部、宿松副县长王松青与大家交流了《匠人精神》一书读后感,分享了自身阅读经验。

“干货满满,扶志又扶智”,红爱实业股份公司董秘孟晓东在读后感里写道。

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宿松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6年9月8日,证监会出台贫困县IPO绿色通道政策后,宿松县委、县政府希望定点帮扶单位上交所在资本市场上帮助当地有所突破,以助推产业扶贫“造血”功能。

安徽商报:宿松成立成长俱乐部给企业家“扶贫” 创新扶贫模式扶志又扶智

创新帮扶让企业家“精准脱贫”

初来宿松挂职副县长的王松青挑起重担,开始了大量的调研和摸排工作。“和很多国贫县一样,宿松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本土企业家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王松青向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举例说,“不少本土企业家有事习惯找政府,不从自身上寻出路,且业余生活较为苍白,就是打牌、聚餐。”

于是王松青有了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在宿松成立一个帮扶企业家的非盈利性学术组织,利用上交所的资源为企业家传递正能量,扶志又扶智,以改善当地营商环境,提高企业经营意识和管理水平。

2017年1月13日在上交所和宿松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宿松企业家成长俱乐部正式成立,这也是中国证监会十一个对口帮扶地方县,首家以协会形式来帮助企业的组织。

俱乐部采取三种帮扶形式,一是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会,每季度举办一场企业家成长论坛,王松青给企业家送书,并带头看书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读书感受,帮助企业家增知识、提素质、鼓干劲;二是走出去,组织本土企业到发达地区的优秀企业去参观、开眼界、学技术,寻合作机遇;三是请进来,把优秀的企业家、证券专家请到宿松来现场授课解疑惑,扶志加扶智。

安徽商报:宿松成立成长俱乐部给企业家“扶贫” 创新扶贫模式扶志又扶智

副县长带头读书助企业家成长

“俱乐部的扶智活动,让企业受益匪浅。”安徽酷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秘李赞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之前没想过也不知道如何走资本市场,经过学习并在上交所的指导下公司通过反向并购已完成股改,即将上市报备。”

目前,宿松企业家成长俱乐部正式会员已达88人,基本覆盖宿松县各类企业。一年多来俱乐部送书千余本,培训逾千人,组织了10多场资本市场发展、经营管理知识和行业专业技能培训会,先后资助企业到浙江安吉、诸暨、嘉兴,湖北恩施、潜江,湖南桑植、安徽霍邱等地学习考察,提升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强化依法依规从事生产经营行为意识。

现在宿松已有安徽红爱实业股份公司和安徽酷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两家本土企业完成股改,力争早日上市。另有恒达电气、中安智创、臻荣科技等三家实体企业通过做强主业,朝着上市目标迈进。

“资本扶贫核心是扶助企业家成长。没有一个奋进的企业家群体,产业扶贫就是一句空话。”王松青说,“俱乐部的帮扶活动开展一年多,激发了企业家的创业热情,提高了企业家的整体素质,扩大了我县上市后备力量”。(安徽商报记者:乔剑)

安徽商报:宿松成立成长俱乐部给企业家“扶贫” 创新扶贫模式扶志又扶智
安徽商报:宿松成立成长俱乐部给企业家“扶贫” 创新扶贫模式扶志又扶智

关注“今日宿松”微信公众平台,及时了解宿松官方权威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