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口上順勢而爲,浪潮「智取」工業網際網路

導讀,在工業互聯網的新賽道,各家“劍拔弩張”。近日,由浪潮聯合國內知名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共同組建的中國開源工業PaaS協會正式成立,共同推廣中國工業互聯網開源社區的發展。在工業互聯網賽道上,浪潮開闢了一條新路。

在風口上順勢而為,浪潮“智取”工業互聯網

搶跑工業互聯網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工業互聯網被認為是一個巨大的風口,即將爆發巨大的商機。根據調研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可達6964.5億元,2018-2020年均複合增速近14%。

雖然格外擁擠,但沒有任何一家科技企業會忽略這個新賽道。從活躍的身影和落地行動來看,老牌IT企業浪潮積極領先,不斷孕育新模式、新應用,並在開源的指引下,變得愈發“不可收拾”。

浪潮在工業互聯網已積累多年實踐,為38%的國資委企業、26%的中國500強企業、50+世界500強企業提供信息化服務,形成了世界級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案例庫和經驗。2018年浪潮與Odoo合作,研發開源雲ERP產品PS Cloud,並把開源模式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戰略方向,致力於將30餘年的企業信息化經驗微服務化、開源化,平臺化,結合企業客戶、夥伴、社區,打造工業互聯網協作平臺,面向合作伙伴開放共享。

針對於企業實施工業互聯網的具體策略,浪潮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孫丕恕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出“發展工業互聯網運營商,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在企業上雲的前提下,完成設備聯網、產品聯網、用戶聯網和開發者聯網,並以雲ERP為核心完成“企業大腦”的建設是工業互聯網落地方向,目前浪潮能夠面向大中小微企業提供全面的雲ERP產品及解決方案,而在這個過程中,浪潮廣聚第三方應用開發者,形成共同開發、合作創新的研發體系。通過提供開發環境與工具,為平臺使用者創造工業APP提供強有力支撐。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兼CTO Kevin Huang說,工業互聯網需要構建龐大的合作伙伴生態,單一力量很難進行下去。因此,在生態圈建設方面,浪潮積極開放API ,提供SDK,與開發者共享平臺資源,開發更多創新應用,創造更大的服務價值;另一方面,浪潮積極與合作伙伴共同構建解決方案,整合平臺各層資源,培育海量開發者、提升用戶粘性,打造互聯網平臺生態。浪潮希望,通過基礎計算能力的賦能,實現開發能力的賦能,最終實現業務領域的賦能。

擁抱開源,加速工業互聯網落地

對於工業互聯網來說PaaS平臺體系是核心。它就像工業互聯網的“操作系統”一樣,其連接的人、機、物的數量將遠遠大於各種單個操作系統所連接的數量,其帶來的價值也將遠遠超過這些操作系統。

通過工業PaaS平臺開放性的設計,能夠支持多種不同的編程語言、技術框架和服務,從而為應用開發人員提供廣泛的選擇,大大提升開發人員的效率。同時,PaaS也從運維層面為企業提供強大的支持,將以前很難實現的技術場景,如“應用彈性伸縮”轉化為可能。

縱觀PaaS領域,美國PaaS平臺底層技術具有絕對優勢,全球各國工業互聯網平臺PaaS核心架構幾乎均採用美國的Cloud Foundry和Docker等開源技術,將核心經驗知識固化封裝為模塊化的微服務組件和工具開發能力。中國工業PaaS勢必也將走向開源之路。

在風口上順勢而為,浪潮“智取”工業互聯網

軟件開源和硬件開放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掌控開源生態,將成為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焦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浪潮積極培育開源社區,引導自動化企業開放各類標準兼容、協議轉換的技術,實現工業數據在多源設備、異構系統之間的有序流動,確保工業設備“聯得上”,引導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開放開發工具、知識組件、算法組件,構建開放共享、資源富集、創新活躍的工業APP開發生態,確保模型行業機理模型“跟得上”。

Kevin Huang認為,新型API技術和與環境無關的容器封裝技術,加速了PaaS平臺本身的快速部署和應用。有了工業PaaS平臺的支撐,使得面向場景的工業APP應用也將呼之欲出。

他說:“浪潮的工業PaaS平臺包含通用的平臺、組件、中間件和應用部署。在此基礎之上提供一個開發工具集,以方便開發者和使用者能夠輕而易舉的開發各類應用。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提供的PaaS平臺是開源的,而工具集也是開源的,並提供了標準的API。閉門造車不是目的,擁抱開源才是趨勢。浪潮積極擁抱開源,並與各個開源社區緊密合作,致力於打造出一流的工業PaaS平臺。”

這些年來,浪潮一直積極在開源領域開拓,可以說是開源領域的積極推動者和重要貢獻者。在開源硬件方面,2017年浪潮服務器出貨量已經上升至全球第三。開源軟件方面,浪潮與Odoo合作,研發開源雲ERP產品PS Cloud,主導建立開源生態圈,創建夥伴與愛好者的開發平臺,致力於開源的企業資源管理開發,應用商店開發,讓更多的企業享受到開源的成果。

在風口上順勢而為,浪潮“智取”工業互聯網

久經考驗打造最佳實踐

好的產品需要客戶的驗證。在工業互聯網實踐方面,浪潮可謂開路先鋒,推動中儲糧、山東鋼鐵、中國重汽、雲內動力等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尤其浪潮為中儲糧打造的全球最大的“智能糧倉”管理平臺堪稱業界典型案例。據瞭解,通過浪潮打造的雲平臺,可以幫助中儲糧管理31個省市近千家糧庫,接入近10萬個視頻攝像頭,高達100萬個糧情傳感器。它們可實時掌握糧食庫存、質量和糧情狀態,遠程實時監控現場情況。因此,國家掌握糧情週期由15天縮短為3天,相對於傳統儲糧方法,能耗、人力等總成本降低了5%。

此外,利用浪潮工業互聯網平臺大數據整體方案,淄礦集團將人員、機器、物料、環保、生產等環節有機整合,對歷史、綜合和全過程業務數據進行整體分析,對礦井生產的風險進行預警和預判,同時對經營指標的趨勢、規律進行挖掘和推理診斷,並推送至各級領導層,幫助他們能夠通過終端查看可視化看板,進行及時、精準的決策,防範礦井危險。

記者手記:“智取”新賽道

雷軍說過,三流企業做事,二流企業做市,一流企業做勢。如何抓住趨勢並順勢而為,是通向成功的必修課。

工業互聯網涉及的領域眾多,可以說它是製造業新生態競爭的核心。當其工業APP和用戶達到一定規模時,平臺將會爆發式增長,形成贏者通吃的競爭局面。因此,不遺餘力的推進生態建設是各家企業爭奪的目標。同時,生態圈建設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開放,只有開源才能徹底的讓生態圈繁榮起來,各方依託平臺構建應用。

縱觀工業互聯網領域,有些企業從雲基礎設施切入,比如華為和阿里;有些企業從平臺切入,比如用友和航天雲網;有些企業從自身轉型的成果和技術出發,比如海爾、根雲和徐工。而浪潮就是抓準了開源和工業互聯網的勢頭,在風口順勢而為,實謂“智取”。

在新的賽道上,浪潮開了個好頭。如何能繼續開闢這條新的路徑,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