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正宏:戴圩興逢「夜貓子集

沙正宏:戴圩兴逢“夜猫子集

戴圩興逢“夜貓子集

沙正宏

沙正宏:戴圩兴逢“夜猫子集

邳州眾多鄉鎮街道大都十天三個集或四個集,逢集時間為一整天,而只有戴圩極少數幾個鄉鎮逢早集,也稱夜貓子集。每天天矇矇亮,集市就上滿了人,該買的買,該賣的賣,太陽昇起一竿子高,趕集上店的慢慢散去,回家不耽誤當天的活計。

戴圩的夜貓子集最早要追溯到明末清初。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人們自然不自然的就要選擇一個固定的場所進行交易,慢慢地就在戴圩村子中間有了集市。以至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代代戴圩人沿襲著不變的習俗。

當年,邳州市有“莊馬竇戴”四大家族,而位於戴圩鎮境內的竇、戴兩大家族的興盛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戴圩集市的繁榮。

大約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戴圩集市從戴圩村中央搬了出來。

有人說:戴圩是個吃喝集,應該不無道理。集市最熱鬧的當數早點鋪,粥、油條、水煎包、熱豆腐、剛出爐的鍋餅,還有熱狗肉。每天大早,人們從四面八方趕過來,油條鍋跟前一蹲。端碗豆汁,要盤豆腐,將出鍋的油條往鍋餅中間一夾,再澆點辣椒醬,吃著、喝著,有的被辣的臉上直冒汗,還直呼過癮。幾個愛喝早酒的主,從懷裡掏出在商店裡買的成瓶酒或打的散酒,往扣碗裡一倒,有條件的要上二、三兩熱狗肉,家境不咋的就盤水豆腐,邊喝邊吃,那神情比中狀元、娶媳婦還享受。喝酒的空,少不了侃大呱,陳芝麻爛穀子都能說的活靈活現,吹吹牛皮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街上的商品琳琅滿目,歸根結底大都與吃有關。青菜蘿蔔、辣椒土豆、番茄四角梅大多自產自銷。除了西瓜、甜瓜外,時令的杏、桃、梨、蘋果多來自不太遠的陳樓果園。豆芽豆腐攤子一字鋪開,少說也有十幾家,誰家生的豆芽根短,哪家做的豆腐嫩且好吃,趕集人都清楚。但不管孬好,最終都剩不下。

集市上,秋後漸冷時炸丸子的生意比較好,剛出鍋的丸子又香又脆,你可以先嚐後買,不買老闆也不煩。賣果子的攤位是趕集人願意光顧的地方,角蜜、套環、芙蓉、樟木果子、饊子每樣都要稱上二斤,家中過慣窮日子的有年人最愛這一口。

殺雞的,販魚的,賣肉的,一到週末或月底生意都出奇得好,很多在外地讀書上學的孩子回家,平時再摳門的大人這個時刻也會大方起來,把雞魚肉買回家,改善一下生活,給孩子增加點營養。

街道超市的老闆挺會做生意,把豬肉的價格壓得低低的,吸引灘上、邳城等周邊的群眾一大早趕過來,超市門口停放的車輛根本沒有下腳的空。老闆清楚得很,來超市買肉的一定還要捎帶其它商品。看似折本的生意,其實達到了超市和顧客的互惠互利。

一年中,中秋、春節兩個節日前後的那幾天,戴圩街從早到晚長天逢集,街上的商品也比往日豐富,趕集購買貨物的群眾人頭攢動,想推輛車子過去都相當費勁。

近幾年,街道的城市管理逐步規範,十亂現象從鄉親們的視線中漸漸遠去。同時,鄉下超市多了起來,鄉親們不出村就能購物,更何況附近的超市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很全活。

起早趕集的人慢慢少了起來,昔日熱鬧喧囂的夜貓子集一下子安靜了,沉穩了,讓戴圩人多少有點不適應。

沙正宏:戴圩兴逢“夜猫子集

萬元大獎徵美圖,值得關注!

江蘇邳州第五屆銀杏美景全國攝影大賽

點擊下面圖片查看

沙正宏:戴圩兴逢“夜猫子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