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告」燃料油產業鏈專題報告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國際燃料油市場:

從全球來看,2016年世界原油加工量為8055萬桶/天,其中亞太地區原油加工量佔總量的34.49%;北美和歐洲地區依然保持在較高水平,原油加工佔比分別為23.25%和24.11%,燃料油供應集中度較高,但燃料油需求下降趨勢仍未改變。

國內燃料油市場:

在煉廠燃料油產出率下降和開工率下降的背景下,國內燃料油供應增速呈現下降;而中國燃料油的消費同比增速也出現回落,供需表現整體平淡。

燃料油貿易:

從燃料油月度進口趨勢看,燃料油進口總體保持在5年均值附近,在燃料油產量和消費增速雙雙回落的情況下,預計燃料油進口將趨於平穩。而在國內燃料油需求表現不佳,出口成為緩解國內供給壓力的有效手段。

市場展望:

成本端:2018年三季度,沙特與俄羅斯的增產恐難以彌補伊朗和委內瑞拉等國的供給缺口;其次,美國原油產量因管線瓶頸而增產暫緩,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對於美國原油產量繼續大幅增加的擔憂;此外,夏季需求高峰來臨,美國石油需求旺盛,煉廠開工高企,原油庫存料將下降。因此,油價在多重利好支撐下,將繼續呈現重心向上的走勢。第四季度,沙特與俄羅斯增產效應逐漸顯現,但伊朗與委內瑞拉原油供應下滑也將更加明顯,預計油價將呈現高位震盪。總體上,我們認為2018年原油將繼續為燃料油提供成本支撐。供給端:煉廠開工率呈現下降趨勢,同時燃料油產出率維持低水平,而進口整體趨於平穩,預計下半年燃料油供應將呈現穩中下降的態勢。需求端:煉廠燃料油加工下降疊加開工率下降,而出口同樣維持平穩,預計燃料油需求端難言樂觀。綜合來看,在供需平淡的背景下,燃料油將跟隨原油價格呈現震盪偏強走勢。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燃料油期貨涅槃重生

2018年6月26日,上海期貨交易所發佈《關於180燃料油期貨合約終止交易以及保稅380燃料油期貨合約掛牌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18年6月27日起,已掛牌的燃料油期貨合約FU1807、FU1808、FU1809、FU1810、FU1811、FU1812、FU1901、FU1903、FU1904、FU1905、FU1906終止交易,保稅380燃料油期貨合約掛牌合約為FU1901、FU1902、FU1903、FU1904、FU1905、FU1906、FU1907。掛牌時間為2018年7月16日,當日8:55-9:00集合競價,9:00開盤。

經過了從2001年我國正式放開燃料油價格,到2004年取消燃料油進口配額、實行進口自動許可證,我國燃料油市場基本實現了與國際接軌。於是,上海期貨交易所的180燃料油期貨在2004年應運而生。上市初期表現平穩,經過了3年多的穩定運行逐漸得到市場認可,並於2008年迎來大爆發,月底成交量最高時超過2000萬手,成交量佔比超過13%,一度成為商品期貨市場最明星的品種。但好景不長,隨著市場交易規則的變化,燃料油期貨成交量開始大幅下降,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消費稅的不斷上調,導致燃料油消費稅的佔比過大,傳統的基本面影響供需的因素被弱化,期貨市場功能被弱化;另一方面,在2011年交易所將合約標的由電廠用燃料油改為內貿船用燃料油後,品質較為混亂,市場參與度也逐漸降低。最終,燃料油期貨走下神壇,從2017年10月份起交易量徹底歸零。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經過對過往經驗的總結和對現有市場的分析,以及借鑑原油期貨的相關經驗,上海期貨交易所對180燃料油合約進行了修訂,全新的380燃料油期貨合約被推出。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與舊合約相比,新合約在交易單位、報價單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調整。例如交易單位由50噸/手變為10噸/手,將降低中小投資者的參與門檻,有利於增加交易的活躍程度。報價單位則採用了與原油期貨一樣的淨價交易方式,報價不含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與舊合約相比發生了重大變化。另外,在交割品級、標準倉單有效期等方面都有了相應的變化。

新合約針對造成180燃料油合約無成交量的最重要的幾個要素進行了修改,在報價方式、報價單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調整,同時,配合原油期貨的上市,380燃料油期貨重生值得期待!

燃料油概述

1、燃料油的定義與分類

燃料油也叫重油、渣油,為黑褐色粘稠狀可燃液體,粘度適中,燃料性能好,發熱量大。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殘渣油和直餾殘渣油製成的,其特點是粘度大,含非烴化合物、膠質、燃料油質多。燃料油的比重一般在0.82~0.95,比熱在10,000~11,000kcal/kg左右。其成分主要是碳氫化合物,另外含有部分的(約0.1~4%)的硫黃及微量的無機化合物。

燃料油作為煉油工藝過程中的最後一種產品,產品質量控制有著較強的特殊性,最終燃料油產品形成受到原油品種、加工工藝、加工深度等許多因素的制約。根據出廠時是否形成商品,燃料油可以分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商品燃料油指在出廠環節形成商品的燃料油;自用燃料油指用於煉廠生產的原料或燃料而未在出廠環節形成商品的燃料油。根據加工工藝流程,燃料油亦叫做重油,可以分為常壓重油、減壓重油、催化重油和混合重油。常壓重油指煉廠催化、裂化裝置分餾出的重油(俗稱油漿);混合重油一般指減壓重油和催化重油的混合,包括渣油、催化油漿和部分燃料油的混合。根據用途,燃料油分為船用內燃機燃料油和爐用燃料油兩大類,兩類都包括餾分油和殘渣油。餾分油一般是由直餾重油和一定比例的柴油混合而成,用於中速或高速船用柴油機和小型鍋爐。後者主要是減壓渣油、或裂化殘油或二者的混合物,或調入適量裂化輕油製成的重質石油燃料油,供低低速柴油機、部分中速柴油機、各種工業爐或鍋爐作為燃料。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2、燃料油的生產工藝與用途

根據加工工藝流程,燃料油可以分為常壓燃料油、減壓燃料油、催化燃料油 和混合燃料油。常壓燃料油指煉廠常壓裝置分餾出的燃料油;減壓燃料油指煉廠減壓裝置分餾出的燃料油;催化燃料油指煉廠催化、裂化裝置分餾出的燃料油(俗 稱油漿);混合燃料油一般指減壓燃料油和催化燃料油的混合物。

燃料油是以原油加工過程中的常壓油,減壓渣油、裂化渣油、裂化柴油和催化柴油等為原料調合而成。電力行業的燃料油消費主要用於燃油發電、供熱機組,燃煤機組的點火,助燃和穩燃用油。鋼鐵行業消費的燃料油主要用於加熱爐、自備電廠發電供熱和耐火材料等方面。建材行業消耗的燃料油主要用於平板玻璃和建築衛生陶瓷的生產,隨著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一部分高檔產品生產將會逐步轉向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為燃料。石油化工行業的燃料油使用主要在自備電廠的發電、油田生活採暖、煉油廠生產工藝用熱、化肥廠生產用原料和燃料以及其他化工生產。交通運輸行業燃料油主要用於船運方向。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3、燃料油的儲存與運輸

防變質:在燃料油儲存過程中,要保證燃料油的質量必須注意溫度的影響,溫度的變化對燃料油質量的影響較大,如影響其抗氧化安定性,在油庫中採用絕熱油罐、保溫油罐,高溫季節還應對油罐淋水;其次是減少空氣和水分的影響,空氣和水分會影響燃料油的氧化速度,在儲存燃料油時採用控制一定壓力的密閉儲存;再是降低陽光對燃料油的影響,陽光輻射會使得油罐中的氣體空間和溫度明顯升高,而且紫外線還會對燃料油的氧化起到催化作用,需要對油罐外部塗銀灰色,以減少熱輻射作用;最後是降低金屬對燃料油的影響,金屬會對燃料油的氧化速度起到催化作用,其中銅的催化作用最強。

降損耗:在燃料油儲存過程中,降低燃料油蒸發損耗不僅能保證燃料油的數量,還能保證燃料油的質量。目前油庫通常的做法是:選用浮頂油罐、內浮頂油罐;油罐呼吸閥下選用呼吸閥擋板;淋水降溫。

燃料油儲存的安全性:由於燃料油火災危險性和爆炸危險性較大,故儲存時應採取措施提高燃料油儲存的安全性,具體要求是:使燃料油的爆炸敏感性降低。這一方面要求平時嚴格加強火種管理,另一方面,要在生產中防止金屬摩擦產生火星,且在收發油過程中減少靜電,防止靜電積聚。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4、燃料油的產品標準與檢驗

粘度是燃料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標,是劃分燃料油等級的主要依據。它是對流動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性、易泵送性和易霧化性能的好壞。對於高粘度的燃料油,一般需經預熱,使粘度降至一定水平,然後進入燃燒器以使在噴嘴處易於噴散霧化。粘度的測定方法,表示方法很多。在英國常用雷氏粘度(Redwood Viscosity),美國慣用賽氏粘度(Saybolt Viscosity),歐洲大陸則往往使用恩氏粘度(Engler Viscosity),但各國正逐步更廣泛地採用運動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因其測定的準確度較上述諸法均高,且樣品用量少,測定迅速。各種粘度間的換算通常可通過已預先制好的轉換表查得近似值。

燃料油中的硫含量過高會引起金屬設備腐蝕的和環境汙染。根據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劃分為高硫、中硫、低硫燃料油。在石油的組分中除碳、氫外,硫是第三個主要組分,雖然在含量上遠低於前兩者,但是其含量仍然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按含硫量的多少,燃料油一般又有低硫(LSFO)與高硫(HSFO)之分,前者含硫在1%以下,後者通常高達3.5%甚至4.5%或以上。另外還有低蠟油(Low Sulfur Waxy Residual縮寫LSWR),含蠟量高有高傾點(如40至50°C)。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的是高硫燃料油(HSFO)。

閃點是油品安全性的指標。油品在特定的標準條件下加熱至某一溫度,令由其表面逸出的蒸氣剛夠與周圍的空氣形成一可燃性混合物,當以一標準測試火源與該混合物接觸時即會引致瞬時的閃火,此時油品的溫度即定義為其閃點。其特點是火焰一閃即滅,達到閃點溫度的油品尚未能提供足夠的可燃蒸氣以維持持續的燃燒,僅當其再行受熱而達到另一更高的溫度時,一旦與火源相遇方構成持續燃燒,此時的溫度稱燃點或著火點(Fire Point或Ignition Point)。雖然如此,但閃點已足以表徵一油品著火燃燒的危險程度,習慣上也正是根據閃點對危險品進行分級。顯然閃點愈低愈危險,愈高愈安全。

此外,燃料油的產品指標還包括水分、灰分、總沉澱物、淨熱值、總酸值等。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燃料油市場分析

1、國際燃料油市場

1.1 全球燃料油供應

供應方面來看,2009年以來全球原油加工量中體呈現上升趨勢,進一步帶動燃料油供應的增加,其中亞太地區原油加工增速最快。2016年世界原油加工量為8055萬桶/天,較上年增加64.5萬桶/天,增幅為0.8%,其中亞太地區原油加工同比增加了101.6萬桶/天,而原油加工量佔總量的34.49%。由於北美和歐洲地區經濟增長總體平緩,對原油加工的增量貢獻較小,但總體依然保持在較高水平,原油加工佔比分別為23.25%和24.11%。綜合來看,燃料油供應集中度較高。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1.2 全球燃料油需求

2006年以來,世界燃料油需求逐年下降,截止2015年,平均每年下降約18萬桶/天,其中亞太、北美和歐洲地區下降較為明顯,相較2006年降幅分別為20.4%、60.28%和46.4%。但2016年世界燃料油消費量出現小幅回升,相較2015年增加12.8萬桶/天,增幅達到1.63%,其中北美需求增加8.6萬桶/天,歐洲地區增加了7.1萬桶/天,亞太地區增加了9萬桶/天。綜合看,雖然2016年需求出現回升,但燃料油需求下降趨勢仍未改變。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綜合來看,世界燃料油市場總體上供大於求。2016年世界燃料油供應過剩220萬桶/日,從地區平衡來看,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處於供應過剩,需要向其它地區大量出口;拉美、非洲和中東地區有較大的燃料油缺口。2016年亞太地區供應過剩達到63萬桶/天;北美供應過剩達到187萬桶/天;而中東地區需求缺口達到117萬桶/天。

預計未來幾年中,亞太地區隨著煉油產能的不斷擴張,供應過剩仍將持續;北美地區由於需求下降而煉廠產能高企,供應過剩局面也將延續;而非洲和中東地區由於原油加工相對較少,需求缺口將成為常態。此外,供需數據顯示,未來幾年亞太地區仍將是世界燃料油貿易最活躍的地區。

1.3 新加坡燃料油市場

新加坡作為國際石油貿易及石油中轉的一箇中心,有較大量的燃料油轉口。BP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新加坡原油加工量整體呈現一定波動,平均原油加工量為94.3萬桶/日,其中自2014年以來新加坡燃料油加工量企穩回升,截止2016年回升幅度達到10.8%。此外,新加坡船用燃料油銷售總體呈現上升趨勢,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5月燃料油累計銷售2142.7萬噸,同比增長1.62%,其中,船用燃料油380CST銷售佔比68.8%,顯示出380CST在燃料油消費中具有重要地位。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受燃料油市場供需劇烈波動的影響,新加坡燃料油庫存呈現較強的上下起伏。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新加坡輕質餾分燃料油庫存整體處於800-1600萬桶區間變化,而中質餾分燃料油庫存變化區間為600-1600萬桶。截止目前,中質餾分油的庫存為915萬桶,處於相對較低水平附近,在結合當前原油價格高位,整體對燃料油價格支撐較強。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2、國內燃料油市場

2.1 國內燃料油產能

2006年以來,中國煉廠產能經歷了一個增長到平穩的過程,BP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煉廠產能為1417.7萬桶/天,相較2006年年均擴張速度為5.24%,但從2014年後煉廠產能趨於穩定,同比增速也開始回落。另一方面,化工網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地煉煉廠產能佔比分別為27.21%、49.78%和13.46,原油加工的集中度較高,也導致燃料油的供應具有較強的集中性。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原油加工能力平穩增長,但市場份額有所轉變。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煉油總體產能達到7.5億噸,兩桶油加工能力合計為4.62億噸,佔全國總加工能力的59.8%。但隨著近幾年地煉產能的擴張以及中石化部分落後產能的淘汰,使得地煉產能市場佔比有所擴大。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國內煉廠產能將延續擴張。截至2017年底,我國煉油能力為7.72億噸/年,同比增長2.39%。根據目前國內煉油項目的規劃情況,未來幾年的增長情況為:2018年將新增1200萬噸,2019年8000萬噸,2020年3800萬噸,2020年之後的新增規劃有1.36億噸。預計到2020年煉能將超過9億噸/年,“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5%左右。以浙石化、恆力石化為代表的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將為國內煉油能力的帶來巨大的提升。

國內煉廠產能區域分化明顯。從煉廠產能分佈看,我國煉廠產能主要集中在東北、華東和華南地區,西部地區產能較少。中國目前在25個省市擁有煉廠,化工網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山東地區煉油產能佔比高達19.49%;遼寧省、廣東省、江蘇省、上海市分別以佔比10.86%、9.43%、5.89%、5.31%位居成品油生產能力前五位。排名前五位省份成品油生產能力已佔中國成品油總生產能力的50.98%,且前五位省市均分佈於我國經濟最發達東部及南部沿海一帶。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2.2 國內燃料油產量

國內煉廠原油加工不斷增加,但燃料油產量同比卻出現回落。2018年以來國內原油加工量同比上升幅度較大,wind統計數據顯示,5月原油加工量為5066萬噸,同比增長8.66%,但5月我國燃料油產量為191.1萬噸,同比下降6.35%,主要原因在於煉廠燃料油產出率的下降。2017年以來國內燃料油需求總體放緩,使得燃料油產量同比增速呈現下降趨勢,截止2018年5月,國內燃料油產量累計同比下降6.35%,增速較2017年同期下降8.81個百分點。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從產量區域分佈來看,山東、遼寧、江蘇、廣州、河北和陝西是我國主要的燃料油產地,我國超過80%的燃料油都由這六個省的煉廠生產出來。2018年前5個月這6個省的產量分別達到510.3萬噸、65.4萬噸、65.9萬噸、63.7萬噸、71.5萬噸和65.4萬噸,其中山東地區佔比超過50%,其他地區佔比也都超過6%。從燃料油當月產量的變化趨勢看出,2018年燃料油產量較2017年同期有一個明顯的下降,其中2018年5月燃料油產量191.1萬噸,同比下降24.8萬噸,進入下半年燃料油的需求難有大的提升,預計產量或將趨於平穩。從燃料油的整個生產週期看,燃料油產量有一定季節性,冬季是燃料油產量淡季,燃料油產量的旺季出現在6月,而第三季度燃料油供應總體保持平穩。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雖然國內煉廠加工產能總體保持增長,但燃料油產量同比卻出現下降,主要原因在於國內燃料油需求增速放緩,同時相較於汽油和柴油,燃料油的利潤較差,煉廠在經過常壓蒸餾後,通過二次加工將部分重油轉化成汽柴油,導致燃料油的整體出率較低。百川資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5月原油加工同比增長8.44%,而燃料油產量同比回落10.23%。在汽柴油經濟性高於燃料油的情況下,燃料油低產出率將成為常態。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2.3 燃料油的消費

中國燃料油的消費同比增速出現回落。2017年以來國內燃料油表觀消費同比增速總體重心向下,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3月國內燃料油累計表觀消費量為764.7萬噸,同比下降3.57%;從月度表觀消費量的變化來看,自2013年以來2月月度表觀消費量均值為399.68萬噸,而11月的月度表觀消費均值僅為215.31萬噸,總體下降趨勢表現明顯。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中國燃料油市場需求在較大程度上受宏觀經濟狀況和相關下游行業發展的影響,與整個能源化工市場一樣,屬於典型的需求拉動型市場。從燃料油消費的地區分佈來看,基本上在船運發達的沿海地區和煉化集中的山東地區。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2016年山東地區燃料油消費量為4511.42萬噸,同比增長38.94%,而浙江、遼寧、廣東和上海燃料油消費量也保持在300萬噸以上。近年來,由於山東地區地煉進口原油使用權的放開,使得作為煉化原料的燃料油的需求大幅下降,預計後期燃料油的需求仍將呈現一定程度的回落。從燃料油消費的行業來看,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和石化加工行業,但自2015年後,石油加工燃料油需求呈現一定的回落,而交通運輸行業繼續保持增長,隨著我國煉化產能的不斷擴張和船運行業的蓬勃發展,預計這兩個行業仍是未來燃料油消費需求的重要領域 。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2.4 中國燃料油的進出口

中國是燃料油消費的大國,但整體產量難以滿足正常的需求,進口燃料油成了彌補國內燃料油需求缺口的重要途徑。隨著地煉原油進口權的逐步放開,地煉加工的主要原料由燃料油變為原油,導致2014年至2016年期間燃料油進口呈現下降,但進入2017年以後,國內燃料油產率維持較低水平,燃料油產量增速放緩,使得燃料油進口再度回升。海關總署公佈數據顯示,2018年1-5月燃料油累計進口712萬噸,同比增長17.4%。從燃料油月度進口趨勢看,燃料油進口總體保持在5年均值附近,在燃料油產量和消費增速雙雙回落的情況下,預計燃料油進口將趨於平穩。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國內燃料油進口集中度較高。國內燃料油進口主要分佈在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俄羅斯和委內瑞拉,2017年進口量分別為83.83萬噸,666.06萬噸,148.85萬噸,21.41萬噸,57.8萬噸,分別佔總進口量的6.22%,49.44%,11.05%,1.59%和4.29%。自2013年以來,中國從新加坡進口的燃料油一直保持穩定的增長,年均增速達到16.03%,突顯出新加坡在我國燃料油進口來源的重要性;中國從俄羅斯和韓國的燃料油進口量逐年下降,其中2017年相較2013年進口分別大幅下降522.45萬噸和139.03萬噸。此外,近期委內瑞拉受國內外政治經濟的危機影響,原油產量出現結構性下降,預計後期國內進口委內瑞拉燃料油仍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國內燃料油出口穩中有增。2014年-2017年期間國內燃料油的出口總體趨於平穩,出口量保持在1000萬噸左右的水平。進入2018年後出口增速有一定提升,主要原因是國內燃料油需求表現不佳,而供應端相對充裕,出口成為緩解國內供給壓力的有效手段。從月度出口來看,2018年大部分時間出口在5年均值上方,海關總署公佈數據顯示,2018年5月出口122萬噸,接近進5年以來出口的最高水平,但目前燃料油的出口只有三桶油及少部分國企,地煉及其它煉廠無法出口燃料油,預計在燃料油出口權限放開以前,燃料油出口增長空間有限。

從對外依存度上我們看到,燃料油的對外依存度在2012年達到51.08%的歷史最高值,隨著這幾年燃料油需求的下滑,燃料油對外依存度呈現出一定的下降趨勢。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3月,國內燃料油對外依存度為19.62%,基本處於歷史同期的次低位水平附近。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2.5 國內燃料油貿易流向

國內主要的燃料油生產企業分佈在東北、華東和華南,資源缺口主要集中在華中、西南和西北地區,其中華中和西南地區煉廠缺乏。華東和華南地區由於是進口燃料油重要集散地,因而資源充足;東北地區煉廠集中,本地產量較大。國有主營煉廠集中的地區是長三角、東北、華南及山東。全國燃料油資源流向基本呈現自北向南、由東往西依次遞推的態勢。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燃料油價格影響因素與展望

1、影響燃料油價格的因素及分析

1.1 燃料油價格走勢

2017年年底OPEC+達成的延長減產至2018年年底的協議,為全球原油市場供應收緊奠定了良好的基調;同時,以沙特為主的減產國,減產執行情況大超市場預期,多次超額減產,令市場供需平衡恢復取得良好進展,加之美國先後對伊朗和委內瑞拉實施制裁,使得供應中斷擔憂瀰漫市場;此外,全球宏觀經濟整體樂觀提振原油需求,特別是美國經濟實現快速增長貢獻了部分需求增量,多重利好因素共同推動原油價格重心上移。新加坡燃料油價格整體跟隨原油價格呈現震盪上揚的走勢,截止2018年7月5日,新加坡高硫180CST和高硫380CST分別報460.78美元/噸和453.05美元/噸,相較於年初分別上漲22%和20%。2018年下半年,原油市場將圍繞沙特與俄羅斯的增產進度和幅度與委內瑞拉和伊朗原油供應下降的幅度進行博弈,第三季度受增產幅度恐不及預期疊加美國強勁需求以及管輸限制產量等因素影響,預計原油價格整體重心依然向上;但進入四季度沙特和俄羅斯增產效應將逐漸顯現,而委內瑞拉與伊朗的供應下滑也將更加明顯,預計原油價格將維持高位震盪。綜合來看,預計下半年原油價格將繼續對燃料油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1.2 水路週轉量與煉廠需求

煉廠開工率回落,石油加工燃料油需求或呈現下降趨勢。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2016年石油加工行業燃料油需求1536.1萬噸,同比下降18.02%。2016年以後,隨著地煉原油進口使用權的放開,石化加工燃料油需求或將進一步回落;此外,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7月4日,山東地煉開工率為58.88%,相較於2017年高點回落16.23個百分點,山東地煉開工率的下降也將進一步降低爐用燃料油的需求。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水路貨運與客運週轉量同比增速自低位回升。我國燃料油需求中快速增長的部分主要來自水上運輸業,水上運輸在國內貿易運輸和國際貿易運輸中佔有重要地位。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2018年1-5月,全國水路完成貨運量26.49億噸,貨物週轉量38465.71億噸公里,平均運距為1452公里;全國水路客運量1.09億人,旅客週轉量29.56億人公里,平均運距為27.12公里。進入2018年以來,貨物週轉量與客運週轉量同比增速均自低位回升,對燃料油的需求將會有一定的提振。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1.3 原油與瀝青對燃料油價格影響

從影響機制上來看,當原油價格上漲時,生產燃料油的原料成本增加,在下游產品價格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生產企業利潤空間將縮小,相關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將下降,供應減少支撐價格上漲。反之,當原油價格下跌時,生產燃料油的原料成本降低,在下游產品價格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生產企業利潤空間將增大,相關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將提高,供應增加壓制價格。因此,原油價格的變化通過影響生產成本、利潤和計劃等,使燃料油的供求關係發生變化,最終對其價格產生影響。

燃料油與瀝青之間主要是工藝替代與原料的關係,當市場上燃料油價格大幅高於瀝青價格時,生產企業產出燃料油的利潤會大幅高於產出石油瀝青的利潤,企業生產燃料油的積極性上升會導致燃料油的供給增加,而石油瀝青的供給將下降,兩者之間的價差將減小。如果燃料油價格較大幅度低於瀝青價格,以燃料油調和瀝青的需求將增加,而瀝青市場的供應也將增加,導致燃料油價格因需求增加而受到支撐,瀝青價格因供應增加而受到壓制,兩者價差因此縮小。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1.4 宏觀與金融市場因素

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也會對燃料油價格形成潛在的影響。從影響機制來看,在國家經濟快速增長時,工業生產活動積極。一方面,工業爐用燃料油需求增多;另一方面,交通水路運輸的繁忙也將增加燃料油的需求。因此,在經濟高速增長情況下,燃料油需求的增加將支撐其價格。反之,當國家經濟增長出現不利形勢時,因交通運輸需求下降和投資資金不足等問題,燃料油需求回落,其價格也將受到壓制。在考察宏觀經濟因素對燃料油價格的影響時,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和工業增加值等是重要參照指標。

外匯市場方面,首先,目前國際原油市場普遍以美元作為交易貨幣,因此美元指數的走勢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油價漲跌,從而對燃料油價格形成影響。其次,在燃料油市場上,我國燃料油以人民幣報價,但韓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和我國燃料油市場有緊密聯繫的國家均以美元計價,因此美元與人民幣之間的匯率變化也會影響燃料油需求方的偏好。如果人民幣相對美元走強,那麼進口燃料油的人民幣價格將相對走低。反之,如果美元相對於人民幣走強,那麼進口燃料油的人民幣價格將相對走高。

利率可以反映金融市場上的資金流轉的情況,以及政府經濟政策的性質,投資者可以通過利率的變化來判斷當前的經濟形勢,以及其對未來石油以及下游燃料油的需求的影響。

股票市場方面,目前我國股票市場有多家與燃料油產業相關企業上市。因此,未來燃料油期貨市場可能會與股票市場相互影響。以其中影響力較大的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為例,兩家企業屬下的煉廠佔據國內石油燃料油產能的一半以上。

1.5 投資的心理因素

在低油價時期,投機基金的規模比較小,對國際事件在石油期貨價格形成中的作用放大能力有限。在信息化的今天,人們接觸的信息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雜,信息對人們預判的干擾性加大。隨著投資市場的逐步開發,石油期貨市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投資機構的規模變得越來越龐大,“羊群效應”也越來越明顯,任何敏感數據的出爐和事件的發生,如石油庫存變化、油田爆炸、地緣政治關係、工人罷工以及氣候變化等,在投資機構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從眾效應,加劇油價的波動。

目前金融因素已經成為影響國際石油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國際對沖基金在內的投機資金是活躍在全球各大石油市場上的重要投資力量。投機資金的存在使石油價格能夠在第一時間反映市場變化,而且這一變化會進一步傳遞至其產業鏈下游的燃料油等產品上。燃料油期貨上市以後,燃料油價格本身也會受到期貨市場上投機力量的影響。因此,投機因素也會對燃料油期貨價格形成影響。

2、燃料油市場行情展望

成本端:2018年三季度,沙特與俄羅斯的增產恐難以彌補伊朗和委內瑞拉等國的供給缺口;其次,美國原油產量因管線瓶頸而增產暫緩,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對於美國原油產量繼續大幅增加的擔憂;此外,夏季需求高峰來臨,美國石油需求旺盛,煉廠開工高企,原油庫存料將下降。因此,油價在多重利好支撐下,將繼續呈現重心向上的走勢。第四季度,沙特與俄羅斯增產效應逐漸顯現,但伊朗與委內瑞拉原油供應下滑也將更加明顯,預計油價將呈現高位震盪。總體上,我們認為2018年原油將繼續為燃料油提供成本支撐。供給端:煉廠開工率呈現下降趨勢,同時燃料油產出率維持低水平,而進口整體趨於平穩,預計下半年燃料油供應將呈現穩中下降的態勢。需求端:煉廠原料燃料油加工下降疊加開工率下降,而出口同樣維持平穩,預計燃料油需求端難言樂觀。綜合來看,在供需平淡的背景下,燃料油將跟隨原油價格呈現震盪偏強走勢。

「专题报告」燃料油产业链专题报告

作者姓名:李彥傑

電話:023-81157291

投資諮詢從業證書號:Z0010942

2018年7月11日

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可獲得資料,中信建投期貨力求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據此投資,責任自負。本報告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個別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客戶應考慮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

全國統一客服電話:400-8877-780

網址:www.cfc108.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