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听贾祝文先生讲述郭氏的历史传承

2018年年初,《中国百家姓》摄制组到山西太原阳曲县的郭家祖堂进行拍摄,在那里,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中华郭氏宗亲联合会名誉会长贾祝文先生。

贾祝文先生是山西原平人,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对郭姓代表人物郭子仪的研究,前后十几年间,他先后走访了陕西、山西、内蒙、河南、河北等与郭子仪人生重要经历相关的华县、阳曲、汾阳等诸多地方,发表了《郭子仪与山西》、《李白于太原救过郭子仪》、《郭子仪经历中的三个疑议》等研究性文章。

《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听贾祝文先生讲述郭氏的历史传承

中华郭氏宗亲联合会名誉会长贾祝文先生

【记者】首先有一点很好奇,您不姓郭,是什么原因让您开始研究郭氏的呢?

【贾】有两点起因,一个是我在部队是研究郭子仪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战力的,经过了解,认识到郭子仪的长处不仅仅是在军事方面,更重要是他的家国情怀,我是被这点所感染。我感觉到郭子仪,不仅仅是郭氏的一个代表,郭子怡的身上体现的这种家国情怀,也是整个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因为我是太原人,而太原呢跟郭子仪,跟郭氏的渊源都太深了,这就是我一个关注和研究郭子仪的另一方面的原因。

【记者】您从研究郭子仪开始研究郭氏,这些年有了一定有不少的成果,还请您先来介绍一下郭姓的起源。

【贾】郭氏起源,总的来讲首先是黄帝苗裔和周室宗支,其次是以居所命氏,再加上其他少数民族等划归郭氏这么三个来源。

黄帝苗裔,主要是说皇帝的幼子,叫禺阳,他封在任国,也就是现今河北的任丘和山东的济宁这一代。史书上有记载,在任国的范围内,有一个古虢国的存在,后被齐国灭掉了。古虢国后裔延伸到了河北和山东,形成了咱们现在的中山郭氏,也就是中山郡望,这就是古虢国这个源流的一些基本情况。

另外一个郭氏的起源,是周氏宗支,也就是源于周武王灭商以后所建的周朝。西周的时候,周武王把他的叔叔郭仲分封到了西虢,也就是现在的宝鸡一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西虢,担负着护卫镐京的责任重大。封其叔虢叔在东虢,担负护卫周朝陪都的重任。西虢在周平王东迁时, 迁到了河南,改成南虢。一部分留在西虢者,史称小虢。平王东迁后,东虢被郑国兼并。又过了三十年,小虢被秦国所灭。再之后,北虢南虢也被灭掉了,这就是有名的唇亡齿寒的故事。东虢西虢和它延伸出的地方一起俗称五虢,它们退出历史舞台以后,真正就是促成了我们现代郭氏,以虢异郭的这个历史过程。

另外一支郭氏,是由少数民族汉化这样过来的,这里面也分两种情况:

一种呢也是跟郭姓的中原有关系的,比如说黄帝苗裔。黄帝的后代有的被封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地区,然后他就成了北方不少游牧民族的始祖。到了北魏入主中原以后,为了汉化他们说汉语,着汉服,起汉名。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不少以音译改成郭姓。

另外一部分主要发生在南方。在这个宋元的时候比较排外,有一些在南方做生意的阿拉伯还有波斯的这些商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冒认郭子仪是他们的祖上。

参天之木必与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郭氏的起源就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记者】那么,据您了解,郭姓的代表性人物有哪些呢?

【贾】郭氏的知名人士可是不简单,不像硬拔出来的,最知名的莫过于唐汾阳王郭子仪。史学界有句话说,郭氏两个代表性人物,叫做“林中正汉,子仪名堂”。

郭林中也叫郭泰。他是汉朝人,虽不做官但是很有学问。他开办林中书院,所教弟子弟子遍布天下,但就是不屑于做官。

更为著名的是郭子仪,他把自己的一生都许给国家。为官过程中,临危受命也罢,被皇帝猜忌也罢,他都一一化遣,史学界评价他“再造唐史,功盖天下”。 但是真正郭子仪的功绩不仅仅如此,他的道德,也就是咱们现在所讲他的人品和为人处世之道,被司马光评价为“千古一人”。

《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听贾祝文先生讲述郭氏的历史传承

郭子仪

【记者】据您研究考证,郭氏自古以来有着什么样的家风家训呢?

【贾】郭氏的家风家训,可以说在郭子仪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从古至今,郭氏的家风家训以及家教,好多是依照他的为人处世总结出来的。它这个主线和主脉都是由此来的。过去我们讲郭氏忠贞,为护卫周王朝,可以以身殉国。到郭子仪,再到他的后代,又传承了其宽容豁达,为人为官不求权的高尚品质。曾经有史学家评价,郭氏因子仪大也,也就是说郭氏的壮大,跟郭子仪这个人物的出现是分不开的。

《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听贾祝文先生讲述郭氏的历史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