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動輒幾萬的工資真的是虛高嗎?

最近幾年,IT行業流行一句話,要嫁就嫁程序員,為什麼呢?錢多。小編現截取了某個招聘網站的截圖,以北京為例,3-5年開發經驗,普遍在20k以上,即便應屆畢業生也基本都在10k左右徘徊。相對於其它行業,互聯網的薪水的確會顯得相對高點兒。你找一個ITl界的朋友幫忙寫套系統,寫個網站或app,報價動不動8萬、10萬的要,但程序員的薪水真的是虛高嗎?有沒有虛高的情況?

程序員動輒幾萬的工資真的是虛高嗎?

外行人看程序員

小編在畢業那年和同學們一起找工作的時候,遇到一個一同來面試的,大家就聊起來了,一問,和我們一樣學的java,自己剛剛接了個活,幫別人做一套論壇,因為當時我們還從來沒接過任何的活,想問下市場價格和需要注意的問題,結果對方價格一報的瞬間,我們真的是“驚呆”了,你猜多少錢?100元,什麼項目一百元接啊,飯錢都不夠,再追問下去,原來這夥計在網上隨便找了個源代碼,自己改了改給人家安上了。隨即我們對他的基本功產生懷疑了,隨便問了三個java最基本的問題,一個也沒答上來。

程序員動輒幾萬的工資真的是虛高嗎?

這類的事情,可能就是造成了外行人對開發的誤解。“你幫做個類似淘寶的網站吧,很簡單,有個產品展示,購物車和付款就可以了,200塊錢夠吧,後天能給我嗎?”,“你能不能幫我做個類似微信聊天的app,很簡單,就跟微信一樣,你發條信息,他那邊能接收就可以了,100塊夠嗎?”,“隔壁一家公司找他朋友幫忙做了個論壇,200塊錢,他那個朋友技術可好了,第二天就給他了,現在都用上了。”這樣的事情一旦多起來的話,外行人可不覺得程序員值錢。代碼,網上有的是,你幫我下載個改改就行。

流水線出來的程序員

有一種程序員叫流水線上出來的程序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培訓機構出來的。培訓機構在招生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的誇大現在市場程序員的需求量,以及薪資水平,用以往學員的就業情況來做宣傳材料,打著“培訓三個月,月入過萬”的口號做招生宣傳。流水線出來的程序員,無疑給市場帶來的是一種混亂,程序員的底子,也就是大學學的基本功,數據庫、數據結構、算法、編譯原理、操作系統、軟件工程等等,這些都是編程的基礎,而培訓機構是永遠都不會教的,三個月的培訓期只能是以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一教如何使用工具,以及使用編程語言。因為小編是在培訓機構待過的,既是科班出身,還報了培訓班,所以很清楚裡面的教學方式。恰恰是這些流水線上出來的程序員,要價高,基礎差,能力差,給市場造成一種錯覺,程序員都是虛高要價的。

程序員動輒幾萬的工資真的是虛高嗎?

程序員在高工資下的無奈

技術每年都在變,三年一大變,一年一小變,你可以看到每隔幾年出來一個新語言火遍IT界,前端每隔一段時間出來一個新框架,新語言和新框架自然帶來的是解決某種已存在的問題,或者是新的效率上的提升。程序員不可能不去學的,每幾年就會邊緣化一些開發語言,比如VB,VF,delphi,你在市場上很難再看到這類語言的招聘信息了。記得當時進培訓班時那個授課老師,說他的一個朋友就是delphi,一生只抱著這門語言不放,07年那時候市場上流行java和.net,他的這個朋友就每天在抑鬱中自怨自艾。你要是問,新學一門語言對程序員有沒有一個比較直觀的類比,就好比你是音樂生,每隔幾年你要換一件樂器;好比你是翻譯,每隔幾年你要新學習一門外語。程序員和別的行業有個非常大的區別,程序員越老,反而越不吃香,新出的技術,年紀越大,越學不進去,在這門語言或技術上積累的經驗,可能就在這幾年的時間內有用。換了語言,就要重新學習,可能留下來的是項目經驗,也就是業務,比如教育培訓機構的業務。但是你做另一個行業的項目時,這些就派不上用場了,又要重新去學。

程序員動輒幾萬的工資真的是虛高嗎?

有一種東西叫加班,當加班加到你的身體機能不行的時候,比如你到中年的時候,你面臨的可能就是失業。這時候的你,家裡有妻子,兒女,還有雙方父母,房貸、車貸的支出,但你要的工資應該不會太低,加班又加不過剛畢業的年輕人,你拿什麼和他們競爭?我有經驗,技術經驗和項目經驗,對不起,這樣的人一個公司只要有一個就可以了,一山不容二虎。換句話說,程序員是拿青春來換錢的,他們不得不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可勁的掙錢,哪一天,他們身體不行了,基本就告別開發這個工作了,大部分要麼轉行要麼就轉管理。那我轉管理就好啦?一個公司的管理也不需要太多,一到兩個夠用,需要的是開發,需要的是寫代碼的程序員。這樣你還覺得程序員的工資虛高嗎?

程序員動輒幾萬的工資真的是虛高嗎?

高強度的工作

程序員,要麼在加班,要麼就在加班的路上。之前看過一個有關程序員的分享,在北京一家知名互聯網企業,他的同學來北京找他,抱怨說來了一個星期,總共見了兩次面,第一次是來接他的時候,下了高鐵,接到家,說請假出來的,也沒吃晚飯又返回去加班了。這之後一個星期就再也沒見過面,別人都睡的時候他回來了,別人都沒起的時候他去上班了。第二次見面是走的時候了,來車站送他,說送完他還要回去加班。這種現象在開發行業太常見了,小編曾經有過兩次,通宵加班差點導致心梗,當時整個人感覺心臟出問題了,說不出來的那種,就差最後一步倒地上。小編曾經跨行做過不少工作,所以這之間的工作感受很有體會,讓小編選擇的話,隨便一種也比程序員好,你覺得錢少,當你感受到命更珍貴的時候,就不會這麼想了。一個拿命換錢的行業,你還覺得程序員的工資虛高嗎?

程序員動輒幾萬的工資真的是虛高嗎?

外行的另一個誤解

外行人看程序員,可能會有這麼一種印象,“不就是寫代碼的嗎?”,他們會把編程簡單地理解為是寫代碼的。這裡有一個非常大的誤區,相信沒多少人能夠理得清楚講得明白的。我們用音樂界來打比方,程序員寫一套系統或網站,開發一款app,相當於音樂界編寫一套教材

,注意:不是彈琴,而是寫教材。音樂界的照著譜子彈琴,相當於用戶照著說明書使用系統,寫教材才相當於開發系統。你要寫一套教材,你需要具備音樂的基本知識,比如樂理、和聲、配器、曲式,你還要會視唱這種最基本的,你還要會一門樂器。你要寫一套系統,上面已經提到過,你要具備數據庫、數據結構等等這種基本知識,你還要會用java、ruby、python、php等一門語言,html、js、css這些端頁面是必備要學的,你還要會mysql這類的關係型數據庫,你可能還需要知道一些非關係型數據庫,以及linux服務器的操作,不學這些東西,你是沒法寫好一套完整的系統的。這是外行對程序員的另一個很大的誤解,編程,不是彈琴,而是編寫教材。


小夥伴們,你們覺得程序員的工資是虛高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