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式精英主義思維訣別

製造業創造價值的主體很多時候是一線銷售人員、技術人員和操作員工。精英主義思想和做法會極大地傷害奮鬥在一線的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我看來,聯想是國內最靠近“偉大”的公司之一。因此,多年來我一直在關注聯想的發展。關注聯想發展主要是因為聯想的人,因為聯想有一個著名的團隊,而不是因為聯想的產品和技術。

企業和團隊名氣大,而產品和技術名氣小,這恰恰是中國企業特別是製造型企業的致命弱點。

聯想要想真正成為偉大的公司,必須快速變招。否則,日子將越來越不好過。

以上這段文字是筆者在2009年發表的一篇文章的開場白,現在讀來還是那麼的有臨場感。

最近一兩年裡,媒體上關於聯想的剖析文章一篇接著一篇,專家學者們不厭其煩地羅列了關於聯想各種不堪的數據,以證明聯想的失敗,大有牆倒眾人推的味道,聯想的領導們為此一定頗傷腦筋。

出於對聯想的愛護和支持,我想把9年前所提建議進一步完善,希望能夠對聯想有所助益。

聯想必選的兩個轉型方向

IBM選擇退出PC,是無奈的,因為成本太高不能盈利,但又是十分明智的,因為做PC,即便今天盈利,未來也會很難或越來越難。

聯想自創業開始就選擇了PC,並誓做世界行業老大。以今天的技術發展狀況來看,聯想堅守這樣的定位和競爭領域顯然已經不合時宜。

如果聯想高層不盡快尋求突破,對聯想的未來進行重新定位,那麼危險將越來越近。原因有二:

▌一方面,聯想沒有核心技術,即便做到最大,也不能像微軟、英特爾等歐美企業那樣形成某種(技術)競爭壁壘,掣肘對手的進入和發展;

▌另一方面,除去芯片等核心技術之外,由於電腦生產裝配過程太過簡單,不能像豐田等日本企業那樣通過管理獲得品質、成本和交貨等方面的優勢,以維持較高的利潤率水平。

關於構築技術壁壘的問題,想必聯想的高層一定在日思夜想,但是應該能夠得出有關結論,在PC領域,想突破英特爾等芯片廠家的壁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必須另闢蹊徑,尋找其他技術方向。

關於PC生產裝配過程過於簡單的問題,筆者於2008年提出了“管理密集”的概念,希望以此警醒國內企業管理者,諸如“電腦裝配”(個人都能做到)、“IC生產”(有錢買來裝備誰都可以生產)等,看上去很美,但因為不需要精確管理就能夠實現產品生產的緣故,所以產品價格不能維持,企業命運往往不能掌控在自己手上,而處處受制於裝備製造商(有興趣的話,請上網搜索《管理技術成就管理密集型企業》一文)。

因此,筆者早就建議聯想必須儘快進行企業“再定位”,嘗試在技術研發、競爭領域等方面做研究,做抉擇。

聯想轉型方向至少有這樣兩個:

▌一個方向是向華為、三星等企業學習,在現有架構外組建技術團隊,找準技術方向加大研發投入,使聯想從銷售型公司向技術創新型公司轉型;

▌另一個方向是從德、日等國而不是美國尋找標的企業,通過兼併收購,使核心業務逐步跨入諸如醫療器械等稍顯傳統的“管理密集型”產業領域,向管理密集型企業轉型。

對聯想來說,選擇後者的成功率要比選擇前者大得多。遺憾的是,聯想卻選擇了勝算機會較小的前者。

之所以建議聯想進入稍顯傳統的產業領域,是因為聯想團隊缺少創新基因和玩命精神(狼性),想在諸如手機、互聯網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贏得競爭非常困難。

與美式精英主義思維訣別

我們中國人本來就崇尚甚至迷信美式管理,再加上收購IBM-PC“成功”,聯想學美國管理更是近水樓臺。

但是,筆者想告訴聯想的朋友們,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美式管理思想特別是精英主義在製造業管理實踐中早已經破產。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而不是亦步亦趨,更不能奉為經典。

▌首先,精英主義主要表現在一切以精英的思考為準繩,一線員工不需要思考,員工變成了工具,不能從前線的勞動中體會價值和成就感;

▌其次,過分誇大精英的作用,管理者特別是高層管理者更不能約束自己的慾望,拿取天價薪酬,不理會員工的感受,容易造成員工的不負責任;

▌第三,精英們習慣於高高在上,誇誇其談,在辦公室遙控現場實施管理,不能在現場服務員工;

▌第四,精英們花大量時間研究精準的針對員工的監督及考核制度,使得上下級缺乏信任,員工缺乏激情……

製造業創造價值的主體很多時候是一線銷售人員、技術人員和操作員工,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辦公室人員或管理者,精英主義思想和做法會極大地傷害一線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後果很嚴重,美國製造業的日益衰敗就是很好的證明。

為了與美式經營管理思維訣別,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做起:

▌一是聯想本土高管放棄高額年薪,總裁領取比美國人副總裁較低的薪水並不丟人。據說,騰訊老闆馬化騰的薪水是香港總裁薪水的十分之一不到。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僅能夠展現一種放低自己的姿態,獲取員工尊重,還可以在企業內動搖精英主義思維的根基;

▌二是發出“以客戶為中心、以現場為中心”的號令,讓精英們放下優越感,前往一線服務員工、服務客戶;三是為廣大基層員工提供施展的機會和成長的平臺,建設有戰鬥力的基層作戰團隊……

只有將精英(優秀的管理者)與草根(一線員工,即華為口中的奮鬥者)的激情和智慧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做好製造業管理。

期望聯想能夠堅決與精英主義訣別,更多地向豐田、三星和華為等卓越的製造企業學思想、學管理,只有這樣聯想才有可能離“偉大”越來越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