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致力打通金融活水流向 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刘宝 通讯员 金璐

近期,国务院召开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对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电视电话会议做出重要批示,强调“创新机制模式,重抓政策落实,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讲话中特别指出:不断创新支持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拓展小微企业直接融资,健全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和保险机制,持续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继续清理整顿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改进和加强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监督考核,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效果。国务院领导的殷切期待,也正是深圳中小担18年来的“初心”和前进方向。

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中小担”)成立于1999年,肩负“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使命而诞生:过去,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是深圳中小担的立身之本;今天,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是深圳中小担核心不二的经营主业;未来,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更是深圳中小担不变的发展方向和坚定不移的责任担当!

深圳致力打通金融活水流向 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成立18年来,深圳中小担集团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超过10000家,提供融资服务项目25064个,总额突破2301亿元。自2015年以来,深圳中小担与国内互联网金融巨头蚂蚁金服、微众银行深度合作,探索基于大数据的普惠金融之路,目前惠及广大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业主的普惠金融项目已超过11万笔,总金额突破300亿元。深圳中小担通过融资担保、信用增进等综合金融服务,搭建起中小微企业和银行、券商、创新资金渠道之间的桥梁,为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做出了积极努力。

一、聚焦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中小担”,正如其名,“担”的是“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历史责任”,“保”的是“万千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和上千亿金融资产的安全”。

成立18年来,深圳中小担一直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领域,按照工信部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深圳中小担97%以上的客户为中小微企业,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85%以上,在2017年9月增资前,深圳中小担集团的担保放大倍数接近10倍,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坚持“服务小微、服务实体”的初心不改。对照深圳市行业发布的权威统计数据,2016年,深圳中小担集团担保发生额281亿元,其中银行贷款担保发生额175亿元,占全市银行贷款担保发生额的50.53%。

根据深圳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测算,截至2017年10月底,深圳中小担为中小微企业累计服务的2301亿元,可为中小微企业带来新增销售收入5269.2亿元,新增税收508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超过288万个。一大批中小微企业在深圳中小担的持续支持下发展壮大,229家企业成功上市,其中在国内外主板、中小板挂牌上市的101家。华大基因、欧菲光、顺络电子等一大批今天深圳的明星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均是通过深圳中小担集团才首次获得银行贷款,并得到了深圳中小担持续的融资服务支持。

根据深圳中小担集团在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领域所发挥的良好效果和创造的显著社会效益,国家工信部授予深圳中小担“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称号,是我市唯一获此称号的担保机构。

二、“降槛、增效、纯信用”,直击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痛点

1.“科技通”免抵押、免质押创新产品

针对深圳科技型企业聚集的特点,深圳中小担集团于2016年初设计推出“科技通”信用担保贷款,为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纯信用担保贷款。“科技通”具有以下突出创新亮点:

(1)直击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高技术、轻资产”痛点,创新风险评价模式,不看重实物抵押,着重把握企业技术含量及发展前景,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发展所必须的信用担保贷款。如某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主要研究肿瘤试剂,首次获得纯信用贷款450万,其首席科学家SVEN SKOG博士和ELLEN HE博士与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再如深圳某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是境外移动WIFI,尽管其账面暂未实现盈利,但基于其技术能力和发展前景,仍获得我司600万元纯信用贷款。

(2)设立专项评审委员会,创新评审机制,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

(3)配套科技金融扶持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4)深圳担保集团的38家合作银行均可受理“科技通”业务,资金通道畅通。

“科技通”推出至今,已有超过200家中小企业提交申请,136家企业通过评审,金额达5.4亿元,获得“科技通”扶持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生物医疗、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跨境电商等行业,纯信用比例高达90%以上。

2.知识产权质押

2012年,深圳中小担集团与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合作,发起南山区“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贷款”项目,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出发,设计了“面向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担保、专业评估机构估值、银行发放贷款、政府向企业贴息贴保”的操作方案。在该项目中,政府给予企业担保费、中介费50%的补贴以及贷款金额3%的利息补贴,中小企业融资的实际成本低于银行1年期贷款利息。

在中小担集团大力推动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南山模式”成功在深圳市其他各区复制。此外,知识产权质押模式作为金融创新输出,通过深圳中小担集团的参股子公司汕头融资担保公司在汕头市金平区“移植”。

目前,中小担集团已为超过121家中小企业提供近5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担保。

三、“扩渠、增信、送上马”,大力拓展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

深圳中小担集团是全国首支中小企业集合债“07深中小债”的设计和担保单位,在中小企业债市融资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沿。目前,中小担集团已发行包括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公司债、企业债、中小企业私募债、前海梧桐私募债、债权/收益权凭证等债券类产品金额超过87亿,可增信发行市面上所有中小企业债市产品,发行数量居广东省融资担保机构之首。

2017年初,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中心与中小担集团合作推出“再担保—中小担”中小企业扶持计划,旨在利用深圳市再担保体系,有效化解中小企业在发行债券时遇到的“发行周期长、利率高”等切实问题,帮助创新型中小企业获得债市资金。首期产品——深圳市2017年中小企业集合私募债(“再担保—中小担”中小企业扶持计划)于2017年3月24日成功发行,票面利率仅为5.7%,低于一些同期公司债的发行利率。

深圳中小担集团在“中小企业债市融资产品”方面的创新成果,先后获得“深圳市金融创新奖”、“广东省金融创新奖”肯定。

四、拥抱金融科技Fintech,与国内互联网金融巨头携手布局基于大数据的普惠金融

早在2014年底,中小担集团与蚂蚁金服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实现首次合作,2015年5月,中小担集团被纳入蚂蚁金服全国合作的八家担保机构之一,帮助中小微企业客户通过“招财宝”平台累计募集金额12.38亿元,项目100%安全还款。基于此前的良好合作,2017年5月,蚂蚁金服与中小担集团基于大数据的普惠金融业务再度携手。依托蚂蚁金服的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和中小担集团在风控方面的专业能力和对创新业务的敏锐洞察,双方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合作迅速推进。截至目前,业务发生额已超过200亿元。

2017年,深圳中小担与微众银行开展纵深合作,共同探索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普惠金融创新产品。基于多年在小微金融领域深根细作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真实数据,中小担集团在产品模型设计初期给予专业建议,并用自身数据库中的脱敏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为产品模型的成型提供了实测依据。目前,深圳中小担集团与微众银行合作的普惠金融产品放款金额已达10.4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正是深圳中小担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的“初心”。2017年,在深投控和龙华区政府的共同注资下,深圳中小担集团的注册资本增至54.95亿元,净资产规模突破100亿元,资本市场信用评级已获评AAA级。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深圳中小担集团“服务小微,支持实体,推动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承载着中小微企业殷切的期待,百亿中小担乘风起航,今后,更将以优质、高效、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为广大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