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大学生行囊之变:开学季呼唤理性消费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刘宝 刘延春 实习记者 刘佳

大一新生手拉肩扛沉甸甸的行囊、怀揣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进校园,这道独特的风景线几乎成了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的集体回忆。大学生行囊的变化成为社会所关注的话题。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整整40年间,大学生行囊的变化可以说是时代发展变化的一个极其微小的缩影。

改变的不仅仅是行囊

1970年代末,高考恢复,一批渴求知识,想要力图改变命运的大学生走进象牙塔,那时候,脸盆、暖水壶以及被褥干粮这些生活必需品是他们的行囊。之后到1980年代、1990年代,开始流行手表、随身听、收音机、电话卡,再到后来的复读机、大哥大、小灵通、台式电脑……这些物品折射了不同时代社会日常产品的变化,物质生活用品越来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进步。

“你不得不感叹,时光过得太快了,经济发展速度也太快了,想当初我上大学那会儿,哪有什么手机啊、电脑啊、平板之类的,能够带够饭票和粮食就已经很满足了,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大学生真的是太幸福和幸运了!”接受记者采访的刘建表示,他当年是从贫苦的乡下考到原西安冶金学院(现改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提起那段岁月,刘先生感慨万千。“那是一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可以说,我们是那个年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那个时候的我们因为贫穷,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那时候大家都一样,开学基本上带的都只是能够满足温饱的物件。”

到了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推进,社会经济逐步发展起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物品变得丰富,那个年代,手表、收音机开始流行。

接受记者采访的李晓凤表示,她就有一台收音机,是当年积攒了好久的零用钱买的,十几块钱的小收音机,每次回到寝室,一寝室的室友围在一起听录音。李晓凤说:“那台收音机陪伴了我整个校园时光。用坏了修,反反复复,我都舍不得扔,现在依旧保存着,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件单纯的物品,它留有我们那个时代的印记,有着我对那个时代大学生活最美好的回忆!”

到1990年代后,随声听、电话卡还有吉他等开始进入到人们的生活。记者采访到曾考入宁夏大学的刘民民,他告诉记者他是1994年上的大学。“那时候大部分同学都只是简单的被褥和衣服,讲究一点的会带随身听,是当时最时髦的。”刘民民说。

进入到21世纪的前10年,拉杆箱、手机、复读机以及MP3成为了大学生所带的常规物品。考到南京大学的陈真告诉记者,当时的他,一双新皮鞋、一块手表是他的全部家当了,而行李都是到学校后再另买的。那时候手机还没有完全普及,更没有什么所谓的智能手机,他的第一部手机都是2003年才买的,如果那时候谁能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那都是奢侈。

从这几段采访中,便能看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跃进,整个社会以更加便利和高效的方式提供更多元化的物质产品,从每个时代大学生所携带的行囊中可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需求从最初的解决温饱问题到逐步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物品的样式增多,生活从单一到多元化,质量也是不断提升,有了更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

当下行囊不应太过奢侈

随着我国家庭经济情况的好转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苹果三件套”、单反相机成了现在大学生开学的必备物品。

从农村考入北京大学的张微告诉记者,她上大学的时候,家里只给买了一部一千多块钱的智能手机。但是当她走进北大后,发现周围很多同学都带着电脑,拿着苹果手机,她们宿舍唯独她拿的是普通智能手机,虽然深知自己家庭条件和其他同学没法比,但是心里的落差还是有的。尤其当别人都在用手机每天上淘宝,买昂贵的护肤品的时候,自己也会萌生虚荣心和自卑心理。

现在,“开学经济”已然成为了商家必争之地。学生的需求、父母的允诺以及关爱,更重要的加之市场的促销及导向作用,引发了每一学年开学前后的消费浪潮。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手机、电脑、护肤品等高档用品,家长都会给孩子配备。

接受记者采访的某校老师张丽告诉记者,现在开学季逐步被热化成了“烧钱季”,有些是正当需要,但大部分学生会因此滋生攀比炫富、奢侈浪费的种子,尤其是现在的孩子自尊心都特别强,同宿舍的、同班级的同学,在平时生活学习的相处中很容易产生比对心理。据她了解,很多学生的自卑心理都来自于家庭经济条件的不足。

有专家表示,在某种意义上,行囊可以说是学生家庭和“身份”的外衣。走入校园意味着走出家庭,但是他们还没有满足自我生活开销的能力,依旧要依靠家庭和学校。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清醒理性看待家庭背景所带来的落差,作为学生,在没有独立的时候,需要的不是攀比和自卑心理,而是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历练自己,全方面提升自己的认知与实践能力。

受访专家直言,各媒体在开学季所曝出的类似于“开学三件套成标配”这样的新闻,是否是真的基于对新入学大学生群体的考察还是炒作不得而知。电子产品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庭重视这无可厚非,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理性看待消费,在消费问题上,家长如何更好地作出示范,正确引导孩子的消费理念是关键。过度追求所谓的“标配”,这种缺乏理性的消费模式只会诱导更多的大学生开始过度消费,其引发的后果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