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媳婦倒了家裡長毛的東西 反被公公罵沒見識 有苦說不出

菜米油鹽醬醋茶,這一般的家庭都少不了。可是,對茶葉,有的人卻不是太懂。懂得一點茶的基本知識,對家庭和睦也有好處。這不,老王家裡就因為這,新娶進門的媳婦,做事莽撞,搞的一家人都不開心好幾天。

新媳婦倒了家裡長毛的東西 反被公公罵沒見識 有苦說不出

老王性格溫和,好交朋友。唯一的愛好就是嗜茶如命。據說他這個愛好還是從他年輕時在農村下鄉的時候養成的。老王每年春上都要把一年需要喝的茶買齊,然後仔細的保存好。

老王家裡今年有一件大喜事。他的兒子,今年五一節結婚了。兒媳婦是北方人,考在本地的大學,然後留在了本地工作。兒媳婦很勤快,經常幫著家裡做家務。可是,由於對茶葉不太瞭解,闖了禍!甚至被老王罵沒有見識。

新媳婦倒了家裡長毛的東西 反被公公罵沒見識 有苦說不出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那天是星期天。兒媳婦幫著做家務,打掃衛生,看見書櫃面上有些沙子,就拿著抹布去打掃。碰巧了,看見了書櫃裡有一個青花瓷的罈子,但是本來很美觀的一個花壇卻放了一坨沙在瓶口上面,顯得不倫不類的,就好像農村裡泡酸菜用的酸菜壇。兒媳婦不明所以就把罈子抱出來。發現裡面有一包東西。長了很長的絨毛,於是想到現在是梅雨季節,東西已經長毛髮黴變質了。就隨著垃圾倒掉了。

新媳婦倒了家裡長毛的東西 反被公公罵沒見識 有苦說不出

這倒掉的不是別的東西,正是老王準備的上好的茶葉,不僅僅價格貴,而且還很難尋。老王知道後一時氣極,隨口說了句沒見識,兒媳婦認為好心被罵也感到很委屈。

由於老王的兒媳婦年輕,又是北方人(北方人喝花茶比較多),接觸茶葉比較少,就誤把茶葉上面白色的絨毛當做了白黴,年輕人於是想當然認為長黴的食物應該扔掉。

其實,這些絨毛都是來源於茶樹的嫩梢,可稱之為茶毫。茶毫是茶葉幼嫩和原料優質的標誌,是評定茶葉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茶毫多代表茶葉嫩度等級高。像碧螺春,白毫銀針,信陽毛尖,峽州碧峰,三峽毛尖,金駿眉(紅色絨毛),這些都是茶毫比較多的茶類。茶毫多的茶就說明茶氨酸含量高,增進了茶湯的香氣和滋味,有一定的茶毫,茶湯也會比較鮮爽,對人體是非常有益的。

有些茶友會發現自己購買的茶葉裡面有一些白色的絨毛和絨球,就以為是發黴了,其實絨球是茶毫匯聚在一起形成的。是手工搓茶過程中,嫩茶葉上的毫毛脫落粘裹到了一起,泡茶時會慢慢浸入茶湯。絨球可以通過吹風程序將絨球吹掉,一般的規模大一點的茶廠都有這道工序,小的茶廠或者是私人作坊,省掉了這道工序,但留下來也沒有什麼問題。

茶葉上的絨毛是茶樹葉片形態的又一特徵,絨毛的多少與品種季節和生態環境有關,在同一樹上絨毛的分佈以茶芽上最多而且長;其次是幼葉;再就是嫩葉。隨著葉片的成熟,絨毛會逐漸稀淡脫落。一般情況下第四片的葉子就很少有絨毛了。

老王的故事講完了,想知道更多的茶葉的故事和茶葉的知識,請點擊右上方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