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35歲危機,除了你知道的「水面」原因,還有三點「深水」

年齡劃分新標準,44歲以下為青年人,45歲到59歲是中年人。35歲是青年中的青年啊。但近幾年,職場爆發了“35歲中年危機”概念。招聘年齡劃線在35歲,在科技和網絡公司,35歲也成為即將淘汰出局的分水嶺。人們總結了許多客觀原因,比如有精力下降、知識老化、薪酬成本升高等原因。這些只是“水面”上的原因,還有三點“深水”原因:

職場35歲危機,除了你知道的“水面”原因,還有三點“深水”

第一,解決年齡蓋層問題。

中國經歷過三次大的年輕化浪潮。第一次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年輕化”,因為大批人才老齡化,人才青黃不接。第二次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年輕化”,啟用了一大批“火箭式”年輕有學歷的年輕人。主要集中在63年(屬兔)出生的大中專畢業生,我們稱之“大兔子”。

那個年輕化的時代,也是為了人才梯隊建設的需要。為了解決人才斷層問題,許多企業和單位提拔年輕人,搞層層年齡遞減,比如,35歲不能提科了,從而引起負面效應,出來了“34歲現象”、“39歲現象”。第三次就到了現在,大批“大兔子”已經55歲了,現在又到了年齡洗牌的歷史規律階段。

在那個“年輕化”時代,63年(左右)的老中專生、老大學生,得到大量重用,基本上佔滿了中高層職位,形成了“年齡蓋層”。雖然提倡“不唯年齡”,但在用人實際操作中,為了迴避矛盾,往往搞年齡一刀切。63年左右的年齡蓋層,壓住了65年到75年這一茬“倒黴孩子”。“大兔子”達到退職務時,75年的“小兔子”也43歲了,錯過了末班車。許多單位下達人才指標,必須使用85後(35歲)年輕人才,以便形成人才梯隊。

職場35歲危機,除了你知道的“水面”原因,還有三點“深水”

第二,培育人才嫡系部隊。

市場經濟的深化,促進了人才充分流動,形成“一池活水”。對宏觀層面是好事,對企業微觀層面未必就是好事。企業一方面去挖35歲左右的成熟人才,一方面又感覺這些“白眼狼”喂不熟,今天能跳你家,明天也能跳別人家。許多正規企業,也開始建立自己的三支人才成長通道體系,培養使用自己的嫡系部隊。

企業留住人才與培養人才同等重要,否則就是為別人做嫁衣。以前企業提倡“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現在的企業也在注重“三留人”,可能把“待遇(薪酬)留人”提高到第一位了而已。

企業培養人才,願意從“一張白紙”培養,便於塗上自己的企業文化色彩。越來越多的企業,注重校招,就是想培養“自己人”。那麼,最好的培養成熟期是22歲到30歲。人才到了30歲就進入了“舒適區”。有人總說要打破“舒適區”,其實,企業就想用好人才的“舒適區”,就像“平流層”,把自己培養的人才穩定住。

職場35歲危機,除了你知道的“水面”原因,還有三點“深水”

第三,吃最甜人才甘蔗。

假設大學畢業(22歲)入職,黃金工作期為25歲-45歲,實際上也就是20年。職業黃金起點是22歲,3年熟悉業務、進入角色,最好用的階段是25-35歲。這十年是員工的上進期,有用、好用、管用,輸出大於輸入,薪酬偏低,性價比最高,俗稱甘蔗最甜的那段。

35歲到45歲,成家立業,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成本不斷抬高,是人才要求回報的索取期。對企業來說,提職加薪、給股份要合夥,這些“輸入”成本大增。如果“慾望”得不到滿足,35歲之後很容易出現“負作用”,要麼跳槽,要麼怠工。企業家不是慈善家,除非必須,誰願意招聘35歲高成本人才,憑什麼要吃人家嚼剩的甘蔗?

綜上,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職場人,是一個能力、品行、業績、貢獻等素質的綜合體,怎麼能用一個“年齡”一刀切呢。這是一個特殊時期的客觀規律,歷史潮流滾滾而來,大浪淘沙,註定有一大批人才,不是因為自己不行,而是被浪潮拍在沙灘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