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假货指责拼多多当如何?何不学马云!

上市前夕,拼多多创始人兼CEO黄峥对媒体表达了为何要现在上市:“因为拼多多已经变成一个社会现象,需要承担社会影响、社会责任,也是希望能够把拼多多放在更强的监督之下。”上市后,拼多多确实迎来了更强的监督,而一切监督都围绕着拼多多的假货问题。

遭遇假货指责拼多多当如何?何不学马云!

这让拼多多不得不于7月31日召开紧急发布会,邀请媒体到上海进行面对面解释,黄峥也被迫改变既定日程,参加到沟通会中。拼多多一方面强调其正遭受罕见的波次网络舆情攻击,另一方面则表示要对“恶意攻击善意解读”,对平台确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黄章还发布内部信,宣布将员工期权锁定三年,对外稳定股价、表达打假决心;对内维持军心,统一认知。

在经过一波舆论发酵后,8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要求上海市多部门约谈拼多多平台经营者,要求拼多多对媒体反映的、以及消费者、商标权利人投诉举报的问题进行整改,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拼多多对此发布声明,表示将配合相关部门展开调查,打击平台上的侵权假冒商品。

遭遇假货指责拼多多当如何?何不学马云!

事实上,我们回头来复盘这几天围绕拼多多的假货问题,不难发现,扑朔迷离的表象之下,事实逻辑却不难理清。对此,我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如下几点:

1、拼多‍多的假货问题,本身真假参半。

关于拼多多的假货指责,许多都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假茅台酒、郑渊洁盗版书、山寨创维家电,但有不少“拼多多假货信息”本身就是“假的”,是有人组织还是网友自发恶搞,没有定论。

拼多多发言人井然透露,最著名的“以下品牌恭祝拼多多成功美国上市:小米新品、松下新品、老于妈、粤利粤、雷碧、康帅傅、娃娃哈、大白免、太白兔、七匹狠、绿剪口香糖、可日可乐、必相印纸巾,帮宝造,abidas、adidiaos服饰……(排名不分先后)”段子中,除了小米新品,其他并不存在,微信群和朋友圈流传甚广的“拼多多假货”视频,“拼多多旋转剃须刀”、“拼多多门锁型相机”、“拼多多小块黑面膜”,也都被证明是子虚乌有。

谣言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熟悉互联网传播规律的都知道,辟谣比传谣难多了,拼多多有假货问题,但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严重,更不是有些人说的“十货九假”,或者“为假货而生”。

2、关于什么是假货,各界认知不一。

在我看来,是否假货的判断,应该以法律为准绳,这几天流传甚广的小米新品、茅台酒、郑渊洁盗版书、山寨创维家电等等,确实都是广义上的假货问题。不过,也有一些不是假货问题却被互联网误传,被消费者误解。比如拼多多上的低价临期奶粉,被夸大为假奶粉,很多电商平台都有临期奶低价销售,拼多多未来还将统一标注’临期’字样,并实时提示到期时间,以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再比如有一些商标,与知名商标确实有重叠,但人家也拿到了商标注册书(还不是受理书,而是最终的商标注册书),比如“小米生活”,其母公司中山奔腾在2013年就成功注册了商标。

遭遇假货指责拼多多当如何?何不学马云!

‍3、拼多多对待假货,是有意纵容吗?

动机不可考。

不过我认为,从拼多多上市前遭遇商家围堵这个事可以看到,拼多多对于假货问题没有无动于衷,一直在对违规违法商家进行严厉打击,也是不争事实。

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没有一个电商平台愿意做纵容假货的平台,毕竟电商平台的核心就是信任体系,如果纵容假货,不只是会有舆论危机,还会有监管压力,无异于自掘坟墓。有人说,拼多多上市前需要漂亮的数据,因此才对此纵容。我认为,拼多多如果真这样,即不能持续地获得用户,也无法维持长期增长,有百害而无一利。没有用户会因为假货去支持一个平台,何况拼多多还有3.4亿用户。事实上,拼多多能够高速增长,正如我此前所言,还是因为微信红利的挖掘,和下沉市场强劲的消费升级需求,与假货没有直接和间接关系。

4、为什么拼多多假货问题显得更多?

拼多多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似乎成了假货集散地。一方面,与拼多多处于聚光灯下,进而更被关注有关系,这时候人们是拿着放大镜来看这家公司的;另一方面,与拼多多本身的发展阶段有关系。

正如拼多多所言,它是一个只有三岁的平台,然而如今却要承担整个零售行业的历史遗留问题。此前承担这个问题的是淘宝等平台。其实,大家都是背锅侠。

因为在实体零售体系中假货问题就已存在,并且更加猖獗,假酒假烟、假药、假化妆品、假奢侈品……严重滞后的法律环境让中国成为造假售假的天堂,不少人在过去几十年赚得钵满盆满,进行疯狂的原始积累,过去十年是假货从业者的黄金十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假货黑色产业链“从业者”数十万人以上,“年产值”超千亿,甚至有的地方经济都是靠这样的制造业在支撑,他们给自己做的产品取了个更好听的名字:“A货”。

电商平台给售假者提供了便利,足不出户就可以将假货卖给全国各地。为什么拼多多假货问题显得更多呢?在我看来,主要原因在于:

  1. 拼多多年轻,打假治假鉴假是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技术、运营、法务甚至反腐败,其团队经验不足,技术积累不够,投入资源不够;
  2. 拼多多用户,许多都是下沉市场(三四五六线城市和农村乡镇)刚加入电商的新用户,对于假货认知不足,老用户看到300元的茅台肯定不会信,新用户就不一定了;
  3. 拼多多模式,因为目前强调低价,假货更具竞争力,管理不善就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

怎么破?

  1. 拼多多应该学习电商行业成熟经验,学学淘宝大数据打假、区块链溯源这样的技术手段,挖了很多技术大牛,微信大牛,运营大牛,也可以多挖一些打假大牛;
  2. 拼多多用户暂时是新的,很快会成为老的,对假货会有鉴别能力;
  3. 拼多多模式,应该走出低价,真正实现货找人,成为Costco和Disney的结合体。

5、假货治理的根本还得靠法律法规。

假货不只是伤害了消费者权益,也损坏了诚信经营企业的根本利益,其形成的繁荣只是暂时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假货可能形成消费伤害,甚至造成生命危险(如假酒);对社会经济来说,假货影响了公平竞争,阻碍了中国创造,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正是因为此,打假有百利而无一害。

不过,打假从根源上来说,还是要靠法律法规。

2016年,阿里巴巴大数据排查了4495件假货线索,但公安机关得以依据现行法律规定进行刑事打击的只有469件,只占十分之一;而33例已经判决的案件,比例不足1%,80%还判了缓刑;2016年工商行政处罚的200例制假贩假案件,平均罚款额不到10万元。

在打假上,法律是滞后的,这让造假售假成本极低、风险极小,却可赚取暴利。马云在去年致信两会代表,呼吁“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假货”,雷军、柳传志、马蔚华、郭广昌、李东升、曹国伟等企业家大佬纷纷发声。马云如此呼吁,正是希望可以从立法和执法层面来对假货进行治本。

遭遇假货指责拼多多当如何?何不学马云!

事实上,美国等国家或地区正是用严刑重典,实现对假货的根本性杜绝。“在美国,初犯10年以上的监禁、重犯20年以上公司会罚到破产,连携带使用假货的人也会面临拘留。”,在香港售卖假货同样会面临刑责,所以它才是购物天堂。在迪拜,法律规定贩售假货的商家不仅会被停牌还会被缴纳相当于商家一年甚至更多倍销售利润的钱。

当然,法律法规不完善,不是企业可以不作为的理由,企业一方面应该强化认知、加强管理,对假货零容忍,对售假商家终身禁入;另一方面,则可利用互联网公司擅长的大数据等技术,给打假提供线索。虽然拼多多还只是一个三岁的孩子,不过体量却已有200多亿美元,即将进入中国互联网公司TOP10,虽然年轻,体量却不小。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想必拼多多对此颇有认知,所以黄峥在内部信中对员工说要“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个一个扎扎实实解决实际问题。”拼多多能否知行合一?时间将很快给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