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重庆和四川是一家,为何现在却分家了?

丶倪少聪


古巴国大至范围在今天重庆全境及川东及川东北一带,始于夏商,灭于战国中期。蜀国大致为今天的成都平原及川南地区。后统称为巴蜀。

由于成都能辐射川藏地区,在农业时代,成都平原的粮食产能明显高于重庆的丘陵山地,所以天然的成为政治、经济中心。而重庆仅为重要的物贸码头,承接着长江与成都平原的联系。

但在抗战时期,大量的工业迁至重庆,重庆又成为民国政府的战时首都,重庆的地位一下有了质的变化。完善的工业门类,从重工业到轻工业,重钢鉄到船泊,在长江中上游没有一个城市的工业水平与之媲美。

川渝分治事因三峡的建设。首先的原因即是因三峡工程建设带来的三峡移民工程。而三峡移民工程绝大部份的工作量都在四川省内,作为四川省而言是无法单独完成这样巨量的人口迁移。川渝分治始提出。

重庆没有成立重庆省,而成为重庆市,是因为考虑到设立省制的成本太高,而最终直辖落地。

另者,三峡建成后,长江流域经济带将自然形成,独立的建制单位有利于有限的发展资源配置的效率提升。

再者,从历史上看,中国至古以来就有弱区域的政治倾向,例如湖南湖北至古称楚地。以洞庭湖分治也是为分权制衡。四川有句名言“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这句话与“守江先守淮”“得中原者得天下”一样是历史反复出现的警示。清未,因“保路运动”而将武汉行营派往四川的清朝政府,而使武汉诱发了“辛亥革命”。历史再往前后,“隆中对”的核心思想,即是先得巴蜀,再取中原。

四川有巨大的粮食产能,人口优势,重工业所需的煤、铁矿、四川均蕴含丰富。又有阿坝、凉山为战略纵深,如果再加上重庆的重工业优势,任何上居庙堂之仕都必须将其肢解的。三峡工程的建成,无疑给出川建设了一条“高速公路”。抗日战争中,日军攻宜昌时被胡琏在石牌大败,而改进攻长沙、衡阳,计划由贵州入川。可想地势之利可改国运。重庆建市更大的考量,还是从经济战略上出发,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凤尾即上海与重庆,从经济总量上讲绝对高于广深港澳的大湾区经济带,或者环渤海经济带。

川渝分治自然而成。


渔夫钓客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重庆、四川两省份的真实描写,现在的重庆人,如果你把他说四川人他不会承认,现在的四川人,如果你把他说成是重庆人他会跟你翻脸,为什么呢?重庆、四川在古代本不是一家,四川叫蜀国,重庆叫巴国,为什么现在人总是在巴渝一家亲?(“渝”是重庆的简称),四川、重庆究竟是有着怎样渊源。

古代的四川属于蜀国,古代的重庆属于巴国,毫不相干,四川与重庆的分合主要出现在民国政府成立后的瓜葛。重庄早在先秦时期就以巴国相称,巴国都城先后定都今天的涪陵区、垫江县、江北区,重庆地名也从巴国→巴郡→渝州→恭州→重庆随着年代在改变,“渝州"一词如今重庆仍然在引用。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于是将恭州升为重庆府,“重庆"一词由此得名并沿用今。重庆正式建市始于1929年,国民政府正式编制为乙级乙等省辖市,1935年2月10日国民政府将重庆设立为四川新省政府驻地,重庆、四川关系就此关联。同年6月18日四川省政府由重庆迀往成都,1940年川渝省市两地划界,国民政府将重庆命名为中华民国陪都。1949年11月30日重庆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大区的中央直辖市,随着西南大区各大机构陆续迀往成都,重庆逐渐被边缘,直辖的地位不再,1954年重庆划归四川恢复省辖市。

重庆属于四川正式省辖时间已就是40多年,合并之后四川省人口在不断增大,一个四川省的人口相当于2个或2个以上省份的人口,1983年重庆由于工业发展很快,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1985年整个四川人口达到1.1亿,总面积达到57万平方公里,四川过大,管理不全面,就有将重庆、四川划分为两个省份构想与决策,一个是以成都为市级单位的四川,另一个就是如今的重庆为中央直辖,面对各大机构的设立,没有如时分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进行西部大开发,重庆撤销省直辖设立为中央直辖正式批准,1997年3月14日批准,6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直辖,如今的重庆被中央直辖已有21年,重庆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与成都并称为西南“双子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