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汽車銷量破千萬爲何產業還「缺鈣」(中)《中國汽車四十年》

中國汽車四十年,就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重要藍本之一。《中國汽車四十年》通過國內40位資深媒體人對我國汽車業改革開放以來的40件大事的回顧和還原,呈現出中國汽車業發展的一段真實歷史。全書分為四個版塊,分別為"破冰之舉""第一支柱""驅動家國""改變格局"。本書全文由網通社首發連載,也可關注"禾顏閱車"微信公眾號閱讀。

汽車銷量破千萬為何產業還"缺鈣"(中)

導語:2009年,中國汽車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但為何高興不起來?原因在於中國汽車產業是個缺鈣的巨人,主流市場還是由外資主導,合資轎車的銷量佔到了70%以上。這意味著,我們用市場換來的世界第一,其實含金量並不高。產銷量第一的中國汽車市場,其實是國外汽車品牌的盛宴而非我們的主場。

撰文/錢 蕾

【接上期:汽車銷量破千萬為何產業還"缺鈣"(上)】

內生力不足,自主品牌難逃邊緣化命運

汽車界有"黃金十年"的說法,這個很難界定具體年份的十年大致代表了汽車業一段相當好的市場發展期。我們不妨取個整數段來看看,中國汽車銷量由2000年的207萬輛增長到2010年的1826萬輛,十年時間裡產量增長近8倍,年均增長率為24.3%。以大眾消費為支撐的高速增長也讓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27|汽車銷量破千萬為何產業還“缺鈣”(中)《中國汽車四十年》

然而,跑得太快未必有耐力跑得更遠。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並沒有培育出全球最好的本土汽車品牌。從產品到渠道的簡單複製無法在我們的企業中建立起全球一流的管理體系;更致命的還在於,在成為跨國汽車巨頭的大市場的同時,中國汽車工業對外資產生了嚴重的依賴性,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極為薄弱,核心技術仍為跨國汽車集團所掌控,這導致汽車工業發展動力嚴重不足。

事實上,所謂的"黃金十年"更多的是跨國汽車巨頭的盛宴。曾有在外資企業工作的職業經理人發出"不想賣一輩子車,都是別人的品牌"的感嘆,也有自主企業老總抱怨"做自主是苦差事",更多的國有車企滿足於躺在合資的利潤上睡覺,吉利、奇瑞、長城則尚未走出模仿秀的陰霾。

果然,從2011年開始,自主品牌在汽車市場中的弱勢愈發明顯,市場份額逐漸萎縮,轎車品牌銷量前十強中,基本上都是合資企業生產的產品,自主品牌企業面臨被邊緣化。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一旦這種危險成為事實,意味著中國最大的製造業———汽車產業將名存實亡。

27|汽車銷量破千萬為何產業還“缺鈣”(中)《中國汽車四十年》

合資產品價格下調在當時的確給自主品牌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但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在技術和質量上進步緩慢,沒有在核心技術上下功夫,加上對於市場的盲目樂觀,導致其在競爭中變弱。汽車工業在任何國家都被看成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支柱產業,它會帶動諸如鋼鐵、石化、橡膠、輕工紡織、機械等產業的發展,是國家工業水平的集中體現。中國汽車業要想真正得到發展,就必須和這種簡單的野蠻增長模式說再見,最關鍵的是要尋找汽車工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這個動力不再是外部帶來的,而是來自中國汽車企業自身。內生力不足的焦慮提醒我們:不練內功想走捷徑行不通。

內生的技術進步意味著,企業不僅要把自主創新放在核心戰略地位,還必須以創新為核心,在研發、製造、採購、營銷、服務等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形成企業的體系競爭力。內生力最為關鍵的作用還在於,通過內生拉動,本土汽車企業將成為新一輪增長的拉動主體,它們也將是拉動力的原點,這將讓中國汽車工業逐步擺脫對外力的依賴,減少因不可控的外力變化而帶來的制約。這樣的動力輸出才是生生不息的、可持續的。

國有車企不作為,體制焦慮下產業待破局

中國給世界汽車工業創造的奇蹟總是出人意料,幾乎每隔幾年就會上演一次"數字"神話:從1萬輛到10萬輛用了13年;從10萬輛到100萬輛用了21年;從100萬輛到1000萬輛用了17年;從1000萬輛到2000萬輛用了4年;從2000萬輛到逼近3000萬輛僅用了3年。

27|汽車銷量破千萬為何產業還“缺鈣”(中)《中國汽車四十年》

汽車工業100多年的發展史中,未曾出現過單一市場達到2000萬輛的規模,3000萬輛則更是連行業專家也不曾預測到的規模。這個全球未曾出現過的最大汽車市場,將給中國汽車產業帶來什麼?按照正常的發展模式來說,一個國家的年汽車產銷量每增加1000萬輛都會出現一家國際化的汽車企業,但在中國,無論國有企業還是民營自主企業卻始終未見到一家國際化的汽車企業,雖然民營車企吉利近幾年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但它離真正的國際化車企尚有距離。中國汽車市場為什麼沒有出現類似當年通用、豐田、大眾等汽車業的傳奇?

主編點評:

汽車大國為何尷尬

提到中國是汽車大國,對於國人來說,總是不爽。原因不外乎我們還不是有內涵的汽車大國,滿大街跑的都是外國車。故有人糾正,應該說是大國汽車。這就點醒了我們的實際狀況和麵對的現實。

從年產過千萬輛到近四千萬輛,連續蟬聯世界第一,但為何高興不起來?腦子稍微清醒的人都會意識到,汽車的主體基本合資,而主流汽車又基本上是洋品牌。即便是現在的自主品牌開始多起來了,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對比起來,還是顯得有較大的差距,尤其在技術的原創和創新領域,尚難說已經可以與國外汽車大牌平起平坐,在一個水準上對話。

歷經近四十年的合資合作,中國汽車從被稱之為幼稚產業到成長產業,為何還不能說是成熟的產業?原因很難說出口。因為我們現在還離不開汽車合資生產的模式,業已世界第一的中國汽車還丟不掉合資的柺棍,斷不了奶,需要重複引進才能可持續。這在世界汽車史上找不到第二家。故有人形容,中國汽車是缺鈣的巨人。

在最近舉辦的向40位汽車人致敬的盛典上,耿昭傑對"紅旗"的寄語就是質量,代表了對自主品牌的希望。也就是說,質量對於本土汽車依然是個關鍵詞,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尚未擺脫或停留在製造的階段?事實上自主品牌賣的是產品,或者說是性價比,處於產業鏈的低端,還談不上產品和品牌的溢價。細究起來,這種尷尬難道僅是質量?說中國汽車長不大,會有人跟你急,說附加值低相信不會有人反對。這樣的事實又說明了什麼?

【未完待續。本文節選自《中國汽車四十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主編:顏光明、錢蕾、王從軍。撰稿人錢蕾,資深媒體人。長期任職《第一財經日報》從事產業經濟報道,有20年以上媒體從業經歷。本書全文由網通社首發,也可關注"禾顏閱車"微信公眾號閱讀。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