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渴——读书之味


少年家贫。那个时代不像今天看书读书借书买书如此方便,小山村本来也没有几本书。

一年级的时候和五个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在一个教室上课,哥哥姐姐们的书读的声声朗朗,我张大嘴巴羡慕的直流口水。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让写作文,识了几百个字的我,打开《毛选》就抄。哈哈,那些哥哥姐姐们立刻瞪大眼珠子惊奇不已,他们也立刻抄起来。

自此嗜书如命。

小上学时开始“文化大革命”,高中毕业时结束“文化大革命”,上学九年考试三次。读了无以计数的各种各样的书,读,没命的狂读。

“书非借不能读”?有此经历——借书读,无此体会——无钱买书也无处买书。

九岁的时候无书可看,通读《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读遍了所有可以借到的各种中小学乃至师范学生课本。十一岁,相邻十七个村庄能翻找到的任何书籍都找来看,无论古装典籍,简体繁体,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只要是书只要是文字。如逢甘霖,如饥似渴,饥不择食,恨不能“识尽天下字读遍人间书”。

过年,亲戚家有《烈火金刚》《平原枪声》小说,上中下三册。好说歹说求下一本《平原枪声》上册,二十里山路把大人甩下六七里。狂奔到家,煤油灯烧了两次眉毛、头发。灯烟熏黑了两个鼻孔,天明读完,没了!大人不许去换书--二十里山路不放心,更没空陪着去。那个心痒焦渴啊。食不知味,夜不成寐,恓惶之极。母亲担惊受怕的为此请了两次医生。一个多月后的一个午饭后,放下碗筷,揣了上册拔腿向二十里外的亲戚家狂奔而去,换回来了中册。来回四十里竟然没有误了上学。这次不敢一口气读完了,每天读一点。可也只三天,又没了!六本书跑了四次。第四次,人家把《烈火金刚》都给我了,以后还把家里藏书悉数给我看。

母亲支持我读书。

看书的时候帮母亲烧火做饭,饭溢出来大半。火燎了头发眉毛,衣服鞋子也烧着了。帮母亲带弟弟,弟弟早已满头满脸都是屎尿泥,我浑然不觉仍然读书读的昏天暗地,津津有味,母亲哭笑不得,魔怔了!

亲戚家老奶奶葬礼。发现一本破的不能再破的书,欣喜若狂,一头栽了进去,没有了身外世界。书读完抬头一看,天黑了,人走完了,午饭和晚饭当然也没有了。

高中毕业时能清楚记起看过的书的名字八百多本吧。如痴如醉,如饥似渴,囫囵吞枣,不求甚解,饥不择食,如贻甘霖。书于我如是。

少有的一次五年级考试,草草的做完试卷偷看一本小人书《金沙江畔》,图画上是一个光着膀子轮着大刀向红军阵地冲锋的彪形大汉,被一个红军小战士一枪打了个倒栽葱,下面的文字当然是“‘叭’的一枪”,我自然而然不由自主的一声大喝“叭——”,老师和同学们吓了一大跳,自然,中午饭是没了,考试成绩零分。

没有目的,不为理想,痴、醉、狂、魔。有空读没空也读,练就了边走山路边看书的本事。当然是鼻青脸肿练出来的。

没命的读书,天地自然,人文地理,小说“大说”,大快朵颐,读的生猛,读得酣畅淋漓。

《林海雪原》、《烈火金刚》、《平原枪声》、《欧阳海之歌》、《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破晓》……那些英雄血肉丰满,可歌可泣,英雄气概,气贯长虹!丁尚武、柳八爷的大刀,方克武的背后神枪。二道河桥头大拼杀的十八岁的高波。“佛谪金翅鸟下凡”的岳飞岳鹏举,神鬼莫测的福尔摩斯……这些书这些人伴着我长大。手抄或者油印的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文作爱不释手。《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东方红》大型舞蹈史诗倒背如流,《红旗飘飘》、《星火燎原》让我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融化在了一起,徜徉在英雄史诗般的战火纷飞时代,和着书中人物哭哭笑笑的长大。

解渴——读书之味

英雄情结可以放大人的格局,丰富人生内涵。激越、澎湃、公义、豪放、坚韧、大我……。读书,无谓“经史子集”,农桑家学,古今中外,无一不可读。

唯读书,可解人生饥和渴。

(转载于“书香上党”,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