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劃分爲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是甘肅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於甘肅省中部,地處黃土高原和騰格裡沙漠過渡地帶。轄白銀、平川兩區和靖遠、景泰、會寧三縣。市政府駐白銀區。

海拔1275~3321米。黃河流經全市258千米,流域面積14710平方千米。南部為中溫帶半乾早氣候區,北部為冷溫帶幹早氣候區。年降水量110~352毫米,年蒸發量2101毫米。

白銀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藏有銅、煤、黏土、石灰石、石膏等。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歷史沿革

夏、商、西周,境內為羌戎所居。

春秋、戰國時期,境內部分地域為月氏族所居。後匈奴族南下,月氏族西遷,部分地域為匈奴所居。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蒙恬將數十萬眾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市境黃河以東入秦版圖。[1]

西漢元鼎三年,置安定郡。設祖厲、鶉陰二縣隸安定郡。是為境內建縣之始。祖歷縣故址在靖遠縣城西紅咀村,鶉陰縣故址在平川區旱坪川西。 元鼎六年,景泰縣境內置媼圍縣,隸武威郡,故址即景泰縣蘆陽鎮東5華里吊溝故城。

新莽時期,改祖厲縣為鄉禮縣。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東西漢廢除鄉禮縣,仍稱祖厲縣。鶉陰、祖厲、媼圍三縣均隸武威郡。

三國時,市境屬魏之武威郡。

魏晉之際,鮮卑族一支乞伏氏自牽屯、苑川遷居麥田。

晉咸和四年,後趙石勒滅前趙,盡有關中隴右之地,置隴東郡。祖厲縣南遷,隸隴東郡。

晉太元元年,前秦滅前涼,於鶉陰縣地置平涼郡,是為境內置郡之始。

鮮卑乞伏司繁自麥田遷於度堅。晉義熙五年,西秦乞伏乾歸復徙都度堅山,即秦王位。其時,景泰縣境隸西秦秦興郡。平涼郡先後為後秦、南涼、大夏據有。

宋元嘉五年,北魏強大,於安定執夏主赫連昌,赫連定收集大夏餘部奔還平涼,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勝光。元嘉七年,北魏攻破夏平涼郡,仍置平涼郡,設鶉陰、陰密二縣隸之,郡治鶉陰。仍置隴東郡,祖厲縣隸之。西魏大統十三年,宇文泰為西魏相西巡,於鶉陰縣地置會州。是為境內有州建置之始。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北周武帝保定二年,移會州州治於鳴沙,改會州為會寧防。次年,周武帝西巡,於祖厲縣故地置烏蘭縣並設烏蘭關。隋開皇元年,改會寧防為會寧鎮。十六年,會寧鎮改置會寧縣。大業二年,改會寧縣為涼川縣,並置會寧郡,郡治涼川,轄涼川、烏蘭二縣。

唐武德二年,改會寧郡為西會州。改涼川縣為會寧縣。貞觀六年,廢鳴沙之會州,改西會州為會州。八年,以會州倉儲殷實,改為粟州。同年複稱會州,屬關內道,仍轄會寧、烏蘭二縣。

唐開元四年,於祖厲縣故地別置涼川縣,遷會州州治於此。九年以黃河洪水威脅州城廢除。

唐天寶元年,改會州為會寧郡。乾元元年,改會寧郡為會州。廣德元年會州陷於吐蕃。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北宋初年,市境仍為吐蕃所據。雍熙二年,党項族李繼遷破會州,焚燬城郭。明道元年,西夏兵南下,吐蕃敗走,市境悉為西夏屬地。元豐四年,宋五路大軍攻夏,境內為宋、西夏爭戰的前沿陣地。

元符二年,宋苗履進築會州城,割安西城以北六寨隸會州。並於西南百里築會州新寨名會川城。

崇寧三年,於會州州治置敷文縣,隸涇原路。

南宋建炎四年,會州為金據有。市境黃河以東屬金,黃河以西隸西夏。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金大定十二年,改會州州治敷川縣為保川縣。二十二年於西寧城置西寧縣,貞佑四年,升西寧縣為西寧州。興定四年西夏等閒佔領會州。元光二年,金將郭蝦蟆攻取會州。正大四年蒙古軍南下滅西夏,破西寧州。蒙古窩闊臺汗八年蒙古軍破會州城。市境悉為蒙古汗國屬地。

元初,棄新會州,遷州治於西寧縣。至元七年並西寧縣入會州,轄市境黃河以東地。河西景泰縣地屬寧夏府路之應理州,後改隸甘肅行省永昌路。至正十二年三月,改會州為會寧州。

明太祖洪武二年,設迭烈遜巡檢司,歸固原州管轄。洪武十年,降會寧州為會寧縣,縣治遷於今址,隸鞏昌府。正統二年,以故會州地置靖虜衛,隸陝西都司。改迭烈遜巡檢司隸靖虜衛。明中葉百餘年,市境黃河以西為蒙古韃靼部所居。萬曆二十六年,撫臣田樂用兵河西,韃靼各部遠徙。景泰縣境之大、小蘆塘,五佛寺,一條山鎖罕堡等地隸靖虜衛。紅水、永泰、寬溝、鎮虜等地屬臨洮府。

清順治元年,改靖虜衛為靖遠衛。會寧縣、靖遠衛隸鞏昌府。景泰縣境之大蘆塘等地仍隸靖遠衛,紅水等地改隸蘭州府皋蘭縣。雍正八年,靖遠衛改稱靖遠縣。乾隆三年,靖遠縣改屬蘭州府。乾隆四年,皋蘭縣於寬溝設縣丞一員,領寬溝、永泰、紅水、正路四堡。乾隆二十二年,寬溝縣丞移駐紅水,稱紅水分縣。道光後復駐寬溝。同治十三年,左宗棠秦設海城分縣於打拉池。

民國元年,裁撤海城分縣,劃打拉池仍隸靖遠。民國2年,紅水分縣升為紅水縣,與靖遠、會寧縣並隸蘭山道。民國16年,三縣直隸甘肅省政府工作報告。民國22年,將靖遠縣北區大、小蘆塘及五佛寺、一條山、鎖罕堡、老龍灣等地劃歸紅水縣,成立景泰縣。

1949年8月、9月,會寧、靖遠、景泰三縣相繼解放,成立縣人民政府。會寧、靖遠隸定西專員公署,景泰縣隸武威專員公署。

1956年1月,景泰縣劃歸定西專員公署。1956年6月,成立白銀市。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甘肅省劃分為2區3縣的5線城市,享有“銅城”之稱

1958年4月,國務院批准白銀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同時撤銷景泰縣併入皋蘭縣。1958年11月,甘肅省人民委員會委託定西專員公署代管白銀市。1958年12月,撤銷皋蘭縣,石洞寺以北地區歸白銀市。

1960年11月,靖遠縣劃歸白銀市。1961年12月,恢復皋蘭縣、景泰縣建制,均隸屬於白銀市。

1962年11月,設立白銀市郊區。至此,白銀市共轄三縣一區。

1963年10月23日,撤銷白銀市,靖遠縣劃歸原定西地區,景泰縣仍隸武威地區,白銀區、皋蘭縣隸屬蘭州市。

1985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85]66號)恢復白銀市(地級)。將蘭州市的白銀區和皋蘭縣的強灣、武川、水川3個鄉劃歸白銀市,設立白銀區;將靖遠縣的寶積鎮和寶積、水泉、共和、種田、復興等5個鄉劃歸白銀市,設立平川區。同時將定西地區的皋蘭縣、靖遠縣和武威地區的景泰縣劃歸白銀市管轄。8月,地級白銀市正式掛牌成立。

1996年,面積2.1萬平方千米,人口163.5萬。市政府駐白銀區,轄白銀、平川2區和靖遠、會寧、景泰3縣。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白銀市常住總人口1719735人,其中,白銀區274554人,平川區186428人,靖遠縣463076人,會寧縣568634人,景泰縣227043人。

2009年末,全市面積2.12萬平方千米,常住總人口175.7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2.4萬人,非農業人口46.38萬人。轄白銀、平川兩區,會寧、靖遠、景泰三縣,共有9個街道、21個鎮、48個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白銀市常住總人口1708752人,其中,白銀區294400人,平川區192399人,靖遠縣454925人,會寧縣541273人,景泰縣225755人。

2014年,省民政廳(甘民復〔2014〕154號)批覆同意:平川區撤銷寶積鄉,設立寶積鎮;靖遠縣撤銷劉川鄉、北灘鄉,設立劉川鎮、北灘鎮;會寧縣撤銷柴家門鄉、侯家川鄉,設立柴家門鎮、侯家川鎮;景泰縣撤銷正路鄉、中泉鄉,設立正路鎮、中泉鎮。2015年,省民政廳(甘民復〔2015〕2號)批覆同意:會寧縣撤銷中川鄉、漢家岔鄉、劉家寨子鄉、白草塬鄉、大溝鄉、四房吳鄉、老君坡鄉、平頭川鄉,設立中川鎮、漢家岔鎮、劉家寨子鎮、白草塬鎮、大溝鎮、四房吳鎮、老君坡鎮、平頭川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