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曾救汉朝于危难之间,但最后被逼绝食而亡结局不尽人意

西汉文帝年间,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绛侯周勃的二儿子周亚夫当时被派往河内担任郡守一职。郡守大抵就是今天的市长级别的官儿。当时西汉有个会看面相的老妇人,名叫许负。此人在当时挺有名气,后来还名垂了史册。那个时候的科学技术远不及今日发达,而且儒学尚未达到独尊的地位,所以人们普遍相信天命说,周亚夫市长也不例外,听说了许负的盛名后便把她请到了自己的府上让其为自己看面相。市长邀请许负当然过去了,过去了之后许负仔细观察了周亚夫的面向后得出结论:周亚夫面相富贵,三年后当封侯,八年后就能做到丞相了,但不幸的是九年后会饿死。

许负当时直言不讳,但当时周亚夫听了却笑了,心想着这许负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负啊,根本不相信许负的结论。但许负却一本正经的说她也只是从面相上得出的结论,具体怎样要看日后了。周亚夫的父亲虽然因功被封侯,但他的哥哥周胜当时已经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而周亚夫当时已经做了市长了,如果将来真的做了宰相又怎么至于饿死呢?所以依据这几点,周亚夫觉得许负的结论荒谬不可信。但最终周亚夫此后的人生遭遇还真就让许负给言中了,不知道是造化的弄人还是许负真的有过人的本领。总之许负从周亚夫面相上所看到的那三点到后来都活生生的上演了。

一代名将曾救汉朝于危难之间,但最后被逼绝食而亡结局不尽人意

事情是这样的,许负给周亚夫相面三年后,周亚夫的哥哥周胜就因为杀人之罪被汉文帝剥夺了侯的爵位。但当时文帝念及当年周勃对汉朝的建立立有大功,所以又不忍心从此剥夺了周家的爵位让其失去恩宠。那怎么办呢,于是文帝就从周家子弟中挑选德行和能力最高的一位来继承爵位,挑来挑去后来就挑中了周亚夫。如此许负的第一个预言算发生了,那么第二个和第三个还有五六年呢。但岁月终究会慢慢的过去,后来周亚夫的遭遇是否如许负说的那样,岁月流逝后答案自然见分晓了。

公元前158年,匈奴兵犯汉朝北境。汉文帝急忙调兵遣将抵御匈奴,但大部队都派去抵御匈奴了,帝都长安一时就戒备薄弱了。为了加强京师戒备于是汉文帝在长安周围安排了三路军,同时为了防止无法预见的内忧外患。其中宗正刘礼被派驻守在灞上,祝兹侯徐厉被派驻守在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守卫细柳。当时汉朝精锐部队都去北部边境抵御匈奴兵了,为了长安的稳定也为了汉朝江山的稳定,当时汉文帝安排的三路军可谓至关重要,是大汉江山汉都长安的命脉所在。北边的匈奴万一抵挡不住,这三路军不仅可以保长安一时太平,而且还能防止长安城内的不法力量的蠢蠢欲动。这一点汉文帝比谁想的都明白。

一代名将曾救汉朝于危难之间,但最后被逼绝食而亡结局不尽人意

由于当时出于关键时期,为了鼓舞士气,汉文帝决定亲自到军中犒慰士兵。汉文帝先去的是灞上和棘门,最后才去了细柳。当时去灞上和棘门时都没有事先下发通知,所以这两处的主将以及士兵都不值得汉文帝要来的消息,等到汉文帝到了军营外,守卫的士兵一看来的是皇帝的车架便非常殷勤的放行了。两处的主将事先也没什么准备,都是慌慌张张的迎接然后又慌慌张张的恭送。但后来去细柳的时候,汉文帝车架在前方开道的却被拦在了军营外边。

守卫军营的士兵告诉来使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军令,不听皇帝诏令。意思很简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虽有皇帝的架势但万一是匈奴派来的间谍就麻烦了,所以要禀报主帅处理。后来通过一级一级的通报,汉文帝才得以进入了周亚夫的军营。汉文帝进去时,周亚夫是一身戎装,手拿着兵器迎接。并且迎接的时候行的是军礼而不是朝堂上的君臣礼,而当时身穿铠甲头戴头盔的士兵可以不拜汉文帝。汉文帝如此不受礼遇,应该很生气才对,但恰恰相反十分感动。当时汉文帝还对着士兵们行了军礼。

一代名将曾救汉朝于危难之间,但最后被逼绝食而亡结局不尽人意

后来汉文帝劳军完毕,在回去的路上不断的向随从的大臣们夸赞周亚夫,说他才是真正的将军。大臣们对周亚夫的行为起初都非常讶异,听了汉文帝的一番细说都恍然大悟。周亚夫做事谨慎、用心的态度打动了汉文帝,后来匈奴兵退去后,周亚夫被提升为中尉,掌管京城兵权。汉文帝病危时跟他的继承者汉景帝说,周亚夫这个人在关键的时候可以放心的用。

公元154年,汉景帝即位地第三年汉朝碰上了开国以来的最大的一次危机。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发动了一场反对中央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当时眼看西汉王朝危在旦夕汉景帝的皇位不保。但这时汉景帝突然想起了父亲的临终嘱咐,关键的时候可以放心的用周亚夫。于是汉景帝立即升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七国之乱。最后经过三个月的奋战,周亚夫竟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从此周亚夫便深得汉景帝的器重。到了公元前152年的时候,当时的丞相陶青因病辞职,这时汉景帝想起了周亚夫便任命他做了丞相。时间到这里,当年许负的语言算是对了八成。最后剩下的就是饿死了,那么周亚夫能否饿死呢?今天我们看历史已经成了定论,但在当时周亚夫自己恐怕都不会想到,他为西汉王朝的繁荣稳定贡献了那么大的力量,日后竟然还真就没能跳出许负从他面相上看到的他的未来因绝食而亡。

一代名将曾救汉朝于危难之间,但最后被逼绝食而亡结局不尽人意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周亚夫立下了汗马功劳又成了汉景帝身边的红人,自然有不少心胸狭隘的小人眼红,如此对周亚夫来说便是一种危险。周易讲亢龙有悔,老子也说物极必反。一个人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栗太子刘荣的事汉景帝开始疏远起周亚夫来。再加上当时的梁王和周亚夫也有过节,他每回到京城来都会在太后的耳根子边说周亚夫坏话。但最终导致周亚夫人生悲剧的还是另外的两件事儿,一件是王信封侯的事儿,另一间则是匈奴将军封侯的事儿。

王信是汉景帝第二任皇后的长兄,在王信封侯这件事上汉景帝问周亚夫的意见,周亚夫觉得汉高祖刘邦当年定下规矩若没什么重大的功绩除刘姓外是不可以随便封侯的。王信不姓刘,也没什么重大功绩,若封他侯位就违背了祖制,汉景帝听了也很有道理。后来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汉景帝想封他为侯来鼓励其他匈奴人的归顺。但周亚夫却以这些人曾是叛臣贼子反对,这一回汉景帝没听周亚夫的,认为他老了思想也腐朽了。不久周亚夫就托病归隐了,汉景帝也允许了。后来汉景帝又把周亚夫召进宫设宴招待他,但故意不给他筷子,惹恼了周亚夫。周亚夫脾气刚强,所以做出了一些不礼貌的事儿让汉景帝从此对周亚夫失去了信心。

一代名将曾救汉朝于危难之间,但最后被逼绝食而亡结局不尽人意

但这些都还不足以让周亚夫走到人生的悬崖边,说来也巧,没多久周亚夫的儿子卖了五百甲盾想着在周亚夫百年后为其办丧事用。但甲盾在当时的汉朝是明令禁止个人买卖的,再加上周亚夫的儿子倒腾甲盾时给雇佣的工人工钱也不甚合理,那些佣工因此怀恨在心所以就告发了周亚夫的儿子,告他图谋不轨。汉景帝知道后就派人进行了严查,当时周亚夫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干了什么事儿,所以当法官叫来周亚夫询问经过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应答。而法官却以为周亚夫老骨头嘴硬,就在汉景帝面前指责周亚夫。

汉景帝听了周亚夫的态度更加恼怒,周亚夫便完全被汉景帝抛弃了。当年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解了大汉之难汉景帝忘的是一干二净,周亚夫被抓起了,期间肯定受了不少的侮辱。最后气不过,士可杀不可辱于是最终绝世而亡。一代名将,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死去了,他为西汉王朝的贡献是独一无二的,但西汉王朝汉景帝并没有给予其公正的待遇以至于晚年悲惨死去。周亚夫绝食而亡,到这里也中了许负的相言。那么历史上的许负真的那么厉害吗?她被汉高祖封侯的事儿是否真实?请继续关注猫爷历史观,每天一段历史,不忘过去方得始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