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准备“失能战”

★纳入军事战略。早在1994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佩里首次公开签署了一项命令,批示国防部在适当的时候采购和使用“失能武器”在内的非致命武器系统,并于1995年度开始实施这项计划,并为此拨款4100万美元。之后,美军经过仔细周密的研究论证,正式在非致命战争基础上提出“失能战”战略,并在其军事条令、教范中明确规定。

★抢占领先优势。美国有人建议应像里根总统抓“星球大战计划”那样公开宣布政府关于非致命武器发展计划。1996年7月,美国国防部颁布了《非致命武器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美军正式将非致命武器的研制与使用纳入了其军事发展战略,并预示着其要在“失能战”战略领域力拔头筹。当时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公开表示:“美国由于在失能武器方面处于优势,因此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并可增强冷战后在世界上的地位,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许多战略家预言,在未来解决某些危机时或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美国将有可能首先选择“失能战”,并结合其他手段打击对方。

★“失能”替代“摧毁”。美国之所以会大力研制“失能武器”等非致命性武器,并准备用其广泛实施“失能战”。是因为:既可达成战争目的,又可减少伤亡破坏;敌方由于死伤人员少、环境破坏轻,不会采取过激的报复行动;己方人员伤亡少,不会激起国内外强烈的反战情绪;可拓宽应付威胁、控制危机的军事手段,强化威慑的作用,使战争门槛提高;在维持和平、推行和平和非战争行动中,便于使用,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确,使用非致命性武器能显著减少人员伤亡,尤其是减少平民百姓的伤亡,在道义上处于主动地位。它可使部队在各种环境中充分利用可以调配的军事力量来应付各种情况,提供更多的可选择方式和机会。

★加大投入研发。“失能武器”等非致命性武器可起到普通武器无法想象的奇妙作用,少量非致命性弹药可达到数百发炮弹才能实现的效果,从而可显著减少弹药供应要求,降低军费开支,减轻后勤负担,有较高的效费比。“失能武器”的使用方式多种多样,既可用普通榴弹炮、加农炮、火箭炮发射,又可用飞机、导弹、火箭投送;有的像化学战剂那样喷洒,有的则发射电磁波进行干扰。使用“失能武器”时听不到震天动地的爆炸声,看不到遮天蔽日的滚滚浓烟,却在不知不觉中使敌人的武器装备失灵,指挥系统瘫痪,防御工事瓦解,人员丧失作战能力。正是由于“失能武器”的一系列优点,这类武器越来越受到美军的青睐,其研制出来的非致命武器大致有80种。

美军准备“失能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