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到科洛村买鸡——岁月杂忆(五)

知青的经历是永远难忘的记忆,虽然岁月的流逝带走了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是有些事情却难以忘怀,回想起来有时候还经常会哑然失笑。

下乡后,每天面对难以下咽的大馇子饭和清澈见底的萝卜汤,肚子空空的。为了解馋,我们有时候会三五结队到附近的科洛乡去买鸡。

科洛乡位于场部西面,与十分场相邻,据说最早来到此地的人,是当年吴三桂的部下,他们被皇帝罚到这里来戍边,这里民风彪悍。据老人说,解放前村里许多人是拦路抢劫的盗匪,但是白天务农,你丝毫看不出他们与平常人有什么两样。尽管这种传说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但是每次到科洛村总觉得那里阴森森的,心里有些害怕。

「夏云」到科洛村买鸡——岁月杂忆(五)

有一次临近春节,胡阿根约我到科洛乡去买鸡,想想有人结伴,也就放心前去。这年头科洛乡的鸡价随着知青的到来,价格直线上升,原先1元钱就能买到一只鸡,现在已经涨到1元5以上,到了春节前更是涨到2元一只。我和胡阿根商量好,每只鸡1元5,高了不买,低了最好。主意已定,于是我们就来到科洛村采购鸡。

你别看科洛村看起来不大,但是进去以后你会发觉那里的景深很深,走半小时不能走完全村。村里大部分是土坯房,也有富裕起来的村民盖起了红墙黑瓦的瓦房。我们进村后先贼头贼脑观察院子里有没有散养的鸡,鸡壮不壮,然后隔着栅栏扯开喉咙喊:“老乡,你家有鸡吗?”走了十几家,喊了十几家,不是鸡不大,就是价格谈不拢。但是我们没有灰心,仍然挨家挨户地看,挨家挨户地喊。整个村子几乎充满了我们的喊鸡声。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两个歪戴着狗皮帽的上海人到村庄来逐家逐户地看人家的鸡舍,扯开喉咙叫老乡,活像“林海雪原”中的小土匪,其样子一定很可笑。

「夏云」到科洛村买鸡——岁月杂忆(五)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村最西面的一个土坯房前,院子里柴禾苞米叶子堆得满地都是,一看就知道主人不善料理家务。栅栏门虚掩着,胡阿根先进去察看有没有鸡舍,发现有鸡舍但是没有鸡,心想鸡一定跑到外面去了。于是我们俩照例喊起来:“老乡,你家有鸡吗?”

「夏云」到科洛村买鸡——岁月杂忆(五)

喊了几声,没有回音,正要走开时,忽然房间里传出来一个娇滴滴的女人声:“等一等,我来给你们开门,你们进来……”听那有气无力颤悠悠的声音,活像这个人已经一星期没有吃饭似的。我们俩面面相觑。胡阿根胆子大,说:“那么,我们进去吧”。但是正当我低头往前走时,一个身上半披着一件花布棉袄、脸上涂满白粉胭脂的中年女人打开了房门,我眼神不好,猛一抬头,看到一个白骨精似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半掩的对襟棉袄露出一个雪白的大奶子,直对着我晃悠,真的把我吓得半死。胡阿根一看这情景,也不管我了,直喊“见鬼了!”撒腿就跑。我回过神来,也“哇”的一声扭头就逃。跑了5分钟心还怦怦直跳。

「夏云」到科洛村买鸡——岁月杂忆(五)

后来村里一个熟人听了我们介绍后,哈哈大笑,说你们撞到窑子里去了,这个女人是一个妓女。没有想到到科洛村去买鸡,却碰到“鸡”,鸡没有买成,却差点进了活人的“鸡窝”,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见到妓女,这个故事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直到今天,听过我这故事的一个老朋友,一提起买鸡,冷不丁会还冒出这么一句话来:“老乡,你家有鸡吗?”弄得我好不尴尬。

(写于2006年9月2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