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雲」到科洛村買雞——歲月雜憶(五)

知青的經歷是永遠難忘的記憶,雖然歲月的流逝帶走了我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但是有些事情卻難以忘懷,回想起來有時候還經常會啞然失笑。

下鄉後,每天面對難以下嚥的大餷子飯和清澈見底的蘿蔔湯,肚子空空的。為了解饞,我們有時候會三五結隊到附近的科洛鄉去買雞。

科洛鄉位於場部西面,與十分場相鄰,據說最早來到此地的人,是當年吳三桂的部下,他們被皇帝罰到這裡來戍邊,這裡民風彪悍。據老人說,解放前村裡許多人是攔路搶劫的盜匪,但是白天務農,你絲毫看不出他們與平常人有什麼兩樣。儘管這種傳說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但是每次到科洛村總覺得那裡陰森森的,心裡有些害怕。

「夏雲」到科洛村買雞——歲月雜憶(五)

有一次臨近春節,胡阿根約我到科洛鄉去買雞,想想有人結伴,也就放心前去。這年頭科洛鄉的雞價隨著知青的到來,價格直線上升,原先1元錢就能買到一隻雞,現在已經漲到1元5以上,到了春節前更是漲到2元一隻。我和胡阿根商量好,每隻雞1元5,高了不買,低了最好。主意已定,於是我們就來到科洛村採購雞。

你別看科洛村看起來不大,但是進去以後你會發覺那裡的景深很深,走半小時不能走完全村。村裡大部分是土坯房,也有富裕起來的村民蓋起了紅牆黑瓦的瓦房。我們進村後先賊頭賊腦觀察院子裡有沒有散養的雞,雞壯不壯,然後隔著柵欄扯開喉嚨喊:“老鄉,你家有雞嗎?”走了十幾家,喊了十幾家,不是雞不大,就是價格談不攏。但是我們沒有灰心,仍然挨家挨戶地看,挨家挨戶地喊。整個村子幾乎充滿了我們的喊雞聲。現在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兩個歪戴著狗皮帽的上海人到村莊來逐家逐戶地看人家的雞舍,扯開喉嚨叫老鄉,活像“林海雪原”中的小土匪,其樣子一定很可笑。

「夏雲」到科洛村買雞——歲月雜憶(五)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村最西面的一個土坯房前,院子裡柴禾苞米葉子堆得滿地都是,一看就知道主人不善料理家務。柵欄門虛掩著,胡阿根先進去察看有沒有雞舍,發現有雞舍但是沒有雞,心想雞一定跑到外面去了。於是我們倆照例喊起來:“老鄉,你家有雞嗎?”

「夏雲」到科洛村買雞——歲月雜憶(五)

喊了幾聲,沒有迴音,正要走開時,忽然房間裡傳出來一個嬌滴滴的女人聲:“等一等,我來給你們開門,你們進來……”聽那有氣無力顫悠悠的聲音,活像這個人已經一星期沒有吃飯似的。我們倆面面相覷。胡阿根膽子大,說:“那麼,我們進去吧”。但是正當我低頭往前走時,一個身上半披著一件花布棉襖、臉上塗滿白粉胭脂的中年女人打開了房門,我眼神不好,猛一抬頭,看到一個白骨精似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半掩的對襟棉襖露出一個雪白的大奶子,直對著我晃悠,真的把我嚇得半死。胡阿根一看這情景,也不管我了,直喊“見鬼了!”撒腿就跑。我回過神來,也“哇”的一聲扭頭就逃。跑了5分鐘心還怦怦直跳。

「夏雲」到科洛村買雞——歲月雜憶(五)

後來村裡一個熟人聽了我們介紹後,哈哈大笑,說你們撞到窯子裡去了,這個女人是一個妓女。沒有想到到科洛村去買雞,卻碰到“雞”,雞沒有買成,卻差點進了活人的“雞窩”,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見到妓女,這個故事一直延續了很長時間,直到今天,聽過我這故事的一個老朋友,一提起買雞,冷不丁會還冒出這麼一句話來:“老鄉,你家有雞嗎?”弄得我好不尷尬。

(寫於2006年9月2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