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賢孝藝人許紅天賣唱張掖
蒐集整理:趙大泰 涼州賢孝博覽館
涼州賢孝,自然以甘肅省武威市為根據地,亦輻射周邊金昌、張掖、酒泉等地。武威籍賢孝藝人許紅天,曾赴張掖賣唱。
許紅天,在張掖賣唱
任積泉先生跟蹤拍攝記錄了許紅天於2018年4月27日的一天生活,並撰文《跟拍賢孝盲藝人許紅天的一天》發表於中國民族報。任積泉先生系張掖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河西學院河西走廊民俗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任積泉先生在河西學院做報告
當時,許紅天租住在距離甘肅省張掖市中心3公里的甘州城北郊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房間裡。房東是一位要飯吃的女人,約四十歲,身體健壯,操武威口音,帶著一個約六七歲、長著明亮大眼睛的女孩。他每天交給房東28元,其中包括伙食費10元、工資14元(幫他做飯、為他領路)、房費4元。房子是婦女向當地人租的,她已經租了八年,每月180元。
許紅天師傅生於1955年,是武威市涼州區懷安鄉驛城村人。三歲時因打青黴素蒙病不治致盲,十二歲時跟隨盲藝人學賢孝,十五歲開始自己演唱,至今已經五十二個年頭了。幾十年來,他的足跡遍廣東、河南、陝西、青海、寧夏、新疆等近十個省,會演唱《唐王遊地域》《包相爺陳州放糧》《罵民國》等二三十部賢孝和數量眾多的涼州民歌小調。
十幾年前,他曾在武威蓮花子山創造過六十三個小時連續演唱不休息,掙了1680元至今無人打破的記錄。2014年他成為了涼州賢孝省級非遺傳承人,在拿了兩年補助(6000元/年)後由於證書和錢被小偷摸走,所以近一年半再沒拿到補助。不過,他說再不去找人活動了,反正再過一二年他就不唱了。他還主動介紹說,他五十七歲的老伴在金昌建築工地打工,吃喝除過每天有八十元的收入。兩個兒子一個在新疆、一個在深圳打工。他們不要兒子的錢,反而常給兒子或孫子一些錢。這次他來張掖前二十天吃喝除過淨落2000元,已交老婆。
在新時代,如何保護、搶救和傳承非遺,延續中華文脈,一直是非遺傳承人和專家學者關心的重大課題。賢孝是一種根植於民間的古老說唱藝術,而武威市僅有國家級賢孝代表性傳承人1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4人。為了扶持賢孝藝人的傳承和發展,除國家給予傳承人一定的經濟補助外,去年武威市舉辦賢孝大賽時,當地黨委和政府獎勵給每位傳承人一把三絃,還給他們發了獎金;今年又給5位傳承人家裡掛了牌子,介紹賢孝和傳承人的情況,並給每家配了20個凳子,以改善傳承條件、方便百姓聽賢孝。2017年12月,張掖市在河西民俗博覽園舉辦了“用寶卷、民歌、賢孝詮釋河西文化的魅力”活動,主題之一就是“賢孝唱遍博覽園”,也專門請來武威市的賢孝傳承人演唱。
許紅天在張掖賣唱
許紅天在街頭吃飯
許紅天在街頭賣唱
許紅天在街頭賣唱
任積泉:從非遺產生、發展和傳播的過程看,當地黨委和政府的支持是必要的。考慮到賢孝文化的特點,其傳播一定要鼓勵藝人到處流動。否則,一旦將其固定在一個狹小的圈子裡,這種文化就會日漸衰落,離消亡也就不遠了。筆者想,如果能在各地建立一些固定場所,免費供非遺傳承人從事演藝和傳承活動,在政府適當補助的前提下使其無憂流動,那麼,非遺傳承也就“活”了。
雪漠:這些河西小調和涼州賢孝初聽起來覺得有股淡淡的悲愁感,但稍一深入,你就會感受到一股洶湧不可阻檔的蒼涼悲壯、慷慨激昂的英雄氣盪漾在你的胸中,盪漾在河西大地天空:感受到一種淳樸淳厚、不加雕飾、不重渲染的自然之美!正如《甘州府志》記載的那樣:“金方亢爽,不作糜糜,致類濮上新音,於此可徵天籟”。儘管賢孝是難登大雅之堂的民間說唱藝術,但也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為能登上高雅藝朮殿堂的那些諸如音樂舞蹈戲曲之類的藝術奠定了厚厚實實穩穩當當的基礎!
閱讀更多 涼州賢孝博覽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