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強沒幸福?爲了孩子,父母維繫著早就沒感情的婚姻,做對了嗎?

夫妻之間感情轉淡,甚至沒有感情,平時雙方也沒話可說,生活很壓抑、無趣,這時究竟該離婚,還是繼續維持婚姻?

很多家庭都選擇了不離婚,繼續維持這個名存實亡的家,而這麼做的理由往往是為了孩子。

那麼如此苦苦支撐的婚姻,真的能達到目的——為孩子好嗎?

首先,有利於孩子成長的家庭是這樣的

夫妻恩愛,並雙雙愛護孩子,對家庭有責任感、歸屬感,遇到衝突,能成熟、冷靜的處理。

孩子在這樣的氣氛中,能充分了解男性女性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不同,並觀察到由此產生的結果,這個過程是完整的,在孩子長大後,自己面對問題時,便也會用更立體、多元的眼光看待,並解決。

同時,這樣的家庭,在孩子教育上,有妥善的分工,有些話適合母親說,有些話適合父親談,孩子能被父母更妥帖的養育。

勉強沒幸福?為了孩子,父母維繫著早就沒感情的婚姻,做對了嗎?

其次,婚姻存續,但夫妻長期冷戰或暴力爭吵

毫無疑問,這樣的家庭氣氛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

美國馬里蘭大學對數千家庭的跟蹤調查後發現,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不是離不離婚,而是父母的衝突水平。

也就是說,父母之間經常爆發衝突,且以不合適、不成熟、不理智的方式(如:冷戰、家暴等)予以解決,這樣的家庭對孩子才是危害最大的。

在這樣的家庭中,比較隱忍、委曲求全的一方,往往會有積怨,而積怨的發洩對象就是孩子:激進的逼迫孩子優秀,或者無故辱罵責打孩子

於是,孩子會認為自己是不好的,是不該得到關心、愛護,甚至認為父母吵架都是因為自己。在如此高壓之下,時間久了,心態就會扭曲、自卑、抑鬱、逃避。

其實離不離婚,都是大人權衡得失後的決定,或許和麵子有關,或許和經濟有關,總之,不全是為孩子。

人們往往只知道為什麼離婚,而不願去搞清楚為什麼不離婚!

勉強沒幸福?為了孩子,父母維繫著早就沒感情的婚姻,做對了嗎?

最後,確定離婚了,怎麼做對孩子傷害降到最低呢?

離婚對孩子來說,並不全是傷害,如果夫妻之間處理的好,也是向孩子展示了親密關係的多維性

最重要的是和孩子坦率地談一次。因為即使不談,孩子也會察覺,但等到孩子察覺時,傷害便開始了,孩子會認為自己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 於是,部分孩子由此消沉,經常生病,但仍無力迴天;
  • 另一部分孩子則選擇發憤圖強,用優異的成績,試圖彌補自己莫須有的“過錯”,但結果自然也是於事無補。

最終,當父母仍決定離婚時,這兩類孩子,都會陷入絕望、崩潰中。

其實這本來就不關孩子的事,無論孩子做什麼都不能替代夫妻感情的消逝

確定離婚的父母要做好以下三條:

1,和孩子好好解釋父母分開的原因,告訴他離婚這個決定和他無關,同時,向孩子承諾:父母雖然分開,但依然會愛他、照顧他。

2,離婚前,不要徵求孩子意見要跟誰,因為無論孩子做何決定,他都會對另一方家長感到愧疚,而愧疚是人類世界真正的負能量,幾乎沒有任何積極作用。

3,確保離婚後儘可能不改變孩子的生活習慣和社交圈,在外界不變的情況下,讓孩子一門心思適應新的家庭結構。

勉強沒幸福?為了孩子,父母維繫著早就沒感情的婚姻,做對了嗎?

父母為了孩子勉強在一起,其實是個雙輸的局面——父母心煩意亂的時候,很可能也是孩子最不知所措的時候。

意識到夫妻關係出現問題後,雙方都要盡力重建感情,如果做不到,就妥善的分手。

“勉強”從來不能給任何人幸福!

—End—


處處有心,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心理學會會員,對兒童及青少年、家庭、婚姻方面的心理諮詢有長達10年的工作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