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选择猪肉不好吃 还是猪肉价高吃不起

你选择猪肉不好吃 还是猪肉价高吃不起

在我们的味觉遗存中,最好吃的猪肉是往昔乡村的“过年猪”。“过年猪”不仅是临近农历春节才宰杀的大肥猪,更主要的是,这猪是农户用传统饲料精心喂养了300多天的家庭宠物。

你选择猪肉不好吃 还是猪肉价高吃不起

我们现在天天过年,每日打“牙祭”,餐桌上是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饲养、屠宰、销售的“速长猪”。规模化养殖、人工智能管理、“科学”配方饲料,小猪仔圈养100来天就出栏、分割、速冻了,这猪肉众口都说“不好吃”。

你选择猪肉不好吃 还是猪肉价高吃不起

如今的生猪饲养、猪肉销售既是一个风险极高的产业,也是一个起伏不定、琢磨不透的循环怪圈。家庭主妇们都能感受到,猪肉价格常常是一天一个价,也具备应对市场这种说涨就涨、说跌就跌的翻书般“变脸。在生猪产业链上,业内也是多年就养成了应对“(两小一大)大小年”的经营习惯,小年赔钱死扛硬顶,大年赚钱捞回亏损。说来,我们的餐桌上能够天天有肉吃,喂猪、杀猪、卖肉的都是很不容易。

你选择猪肉不好吃 还是猪肉价高吃不起

生产和消费站在各自的立场强调价格、市场供需不能持续稳定地平衡、产品品质与被资本利润水火不相容,这一切都缘于大资本对桌子上那盘猪肉的疯狂逐利。往日的乡村猪肉有汁有味,是因为那猪是自然生长,猪食是天然的有机作物,农家养猪一半是为了一年的油荤,一半是为了牲畜排泄的粪肥,而农民一年辛劳的人工投入一般都是不计较的(譬如“幺妹打猪草”)。但在生猪行业产业化后情况就大变了,以上市公司这样的大资本为典型,投入和产出看报表,数量和效益领先挂帅,至于肉食品的品质几乎不在CEO们的考虑范畴。有养猪大户曾告诉:为了不让猪猪消耗进食产生的能量,为了保证猪猪每天的几两生长都达标,有变态的养猪人竟敢把小猪的尾巴都剪了,免得猪猪甩尾耗能量。

你选择猪肉不好吃 还是猪肉价高吃不起

你选择猪肉不好吃 还是猪肉价高吃不起

端到肉吃骂娘,没肉吃肯定更是要骂娘,这是目前猪肉食品行业的生存现状。养猪卖肉原本就不是一个赚大钱的好营生,而是迫于油荤、肥料的需求和尽量不浪废作物产品的自给自足。好品质来源于生猪的猪种、喂养的饲料、环境、方式、周期等等;利润来自于数量、规模、快速的效益饲养,来自于市场供给的需求空间,上市公司出品的猪肉永远不会比农家的土猪肉好吃,这是我们现在能够预料到的前景。

你选择猪肉不好吃 还是猪肉价高吃不起

当然,我们也决不会因为上市公司的猪肉不好吃而戒掉吃猪肉的生理需求,有肉吃的选择也永远高于猪肉品质差很多。我们早已经不奢望上市公司会提供原态的“过年猪”肉,而是担忧上市公司把控的猪肉市场有可能会让大家吃不起猪肉。今年上半年,“猪周期”又迎来价格低谷,有调查说,相关上市公司现在每宰一头猪,要亏损200元。行业猛然亏损并不是一个什么好的兆头,阶段性猪肉价格下降也是市民的蝇头小利。如果养猪企业户不是苦等下一个风口,而是更多地选择宰杀种猪,缩减饲养数量规模,那么市民又可能陷入连“不好吃”的上市公司猪肉都买不起的悲哀,那才是一个周期循环的尴尬事。

你选择猪肉不好吃 还是猪肉价高吃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