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爲什麼不喝可口可樂了

人們為什麼不喝可口可樂了

暢銷世界100多年的可口可樂,遇到了麻煩。

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可口可樂淨收入354.1億美元,同比下滑15%;淨利潤為12.48億美元,同比大幅下滑81%。這是可口可樂連續第五年出現業績下滑。

為了應對危機,可口可樂“罕見”地破了自己不輕易漲價的管理,宣佈上調供貨價,幅度為2-3元/箱。中糧可口可樂飲料(北京)有限公司在說明函中表示,此次價格調整範圍僅限於北京餐飲渠道客戶的3款易拉罐產品,是公司就特定銷售渠道的個別產品制定的營銷策略。

彩妝聯名,上調價格,外加之前進入擁擠不堪的日本氣泡酒市場,可口可樂的應對顯得多少有些慌不擇路。面對業績下滑,可口可樂方面給出的解釋,是受特許經營權重組以及美國稅改影響。但所有人都看得明白,問題還是出在市場上。

為什麼人們不喝可樂了?因為替代品,太多太多了。

人們為什麼不喝可口可樂了

就如方便麵連續業績下滑是由於外賣行業的興起一樣, 可口可樂今日的競爭對手,早已不是“老冤家”百事可樂,也只是形形色色、層出不窮的功能性飲料、果蔬汁飲料、茶類飲料、咖啡飲料等行業中人。外賣餐飲、街邊奶茶店、商場甜品店、甚至是書店開闢的咖啡區,都在悄悄分割、蠶食著可樂的市場份額。

對於已經被“寵壞”的消費者來說,選擇這麼多,幹嘛非得喝可樂?

自誕生之日起,這款99%是水的汽水,藉助持續不斷的廣告營銷,始終低廉的售價,滲透進全世界哪怕最偏遠落後的角落,成為美國文化傳播的骨幹力量。毫不誇張地說,在蘋果橫空出世之前,可口可樂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品牌。就算是當下,也是飲料業的第一。

人們為什麼不喝可口可樂了

吃慣了蜜糖,哪怕只是一小口黃蓮也會感到難以下嚥。身居尖峰多年的可口可樂顯露了頹勢,自然會引發如此大的關注。但從某種程度上說,可口可樂的衰退,更像是迴歸了它本就應該如此的正常水平。一種飲料獨步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今天的消費時代,即便是王老吉這種百億級廣告轟炸,也難阻消費者迅速而來的厭倦。

需要說明的是,注重健康而選擇不喝,確實是可樂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但絕不是許多人認為的那般具有決定性。精細,從來都等同於少數。

人,食色慾也。飲食的決定性因素,始終是口味而不是健康。碳酸飲料所帶來的感官刺激,是全球每天17億人次暢飲可口可樂的理由,也是百年可樂不會消亡的最大底氣。

面對頹勢,可樂業的出路在於圍繞自身特質,加大品類創新。與其等待別人“替代”,不如自己給自己做“替代品”。過去三年,僅在亞太地區,可口可樂公司就發佈了500多個新品。但與茅臺一樣,新產品中,暫時還沒有人能夠撼動主力單品的地位與影響力。這意味著在把握消費者未來需求上,可口可樂還需要下更多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