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島咖啡:消費升級下的困境

上島咖啡:消費升級下的困境

當星巴克、COSTA咖啡讓今天的年輕人趨之若鶩時,你還會想起十多年前遍佈中國地方城市的上島咖啡嗎?

90年代的中國,改革開放成果剛剛顯現,經濟開始步入高速發展階段。那時候,舶來品都是稀罕物兒,肯德基、麥當勞都屬於餐飲界的“奢侈品”。上島咖啡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於1997年進入了大陸這個廣袤的市場。當時的大陸市場上,作為舶來品的咖啡同樣是稀罕物兒,普及率不高,所以咖啡廳也自帶一種新鮮和奢侈感。

上島咖啡創立於1968年的臺灣,1997年與唐城集團合作紮根海南省,正式進入大陸市場。當時,咖啡連鎖店巨頭星巴克、COSTA還沒有進入大陸市場,缺少同行業競爭者的上島咖啡一家獨大,在最好的時機,搶佔了巨大的市場。

可以說,當時進出這類咖啡館是件很有面子的事,而上島咖啡無疑成了面向商務人士的高端品牌。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鎮的商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發展也越來越成熟。上島咖啡開始從北上廣等城市逐漸下沉,擴張到省會城市,地方城市,甚至是地方的小縣城。短短几年的時間,依靠拓展加盟店,掛著上島咖啡招牌的門店在大陸達到3000多家,大大小小的城市都能看見上島咖啡的身影。

上島咖啡:消費升級下的困境

然而,好景不長,在上島咖啡加盟店大肆擴張的同時,外資品牌轟轟烈烈地打入了中國市場。隨著1998年星巴克進入中國,緊接著,COSTA咖啡、太平洋咖啡也紛紛在中國開設咖啡連鎖店,一時間,國內咖啡店市場外資林立,國產品牌上島面臨著巨大的競爭挑戰。

彼時,星巴克、Costa等外資咖啡連鎖店主要集中在北上廣等城市,其發展路線從一線城市逐漸下沉。在外資品牌競爭激烈的一、二線城市,上島咖啡逐漸失去了競爭優勢,2014年左右,上島咖啡迎來了關店潮。大城市幾乎只存在零星的幾家,中小型城市的上島咖啡也舉步維艱。

隨著外資品牌進一步下沉,國內消費在快速升級。當星巴克已經不再稀罕的時候,說明時代已經變了。不僅是一、二線大城市,中小型城市的消費者也有了更清晰的品牌意識,人們越來越追求高端品牌,而上島咖啡顯然已經無法順應這一趨勢。

咖啡館行業高速擴張的年代已經過去,行業的替代者眾多。當同行們紛紛為自己的品牌增值從而更好地順應品牌時代的到來,上島品牌的發展不僅停滯不前,甚至有倒退之勢。


上島的危機,不得不提到它的加盟模式。不可否認,早期,上島的加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其快速佔領了國內市場,這或許也是上島咖啡過於依賴品牌加盟模式的原因。然而,上島的加盟模式過於簡單粗放,加上品牌發展後期已經陷入了“船大掉頭難”的窘境,為上島的品牌帶來了“致命傷”。

簡單來說,上島咖啡的加盟模式就是——“只收錢,不做事”,僅僅收取初次加盟費以及後期續約費。上島咖啡收取加盟費用後就基本撒手不管,採取放養制度。既沒有開店選址的調研和指導,也沒有中期銷售的支持,甚至沒有後期營銷數據分析,除了一塊上島咖啡的金字招牌,加盟商只能各憑本事地摸索前行。

能力參差不齊的加盟商,加上缺乏統一指導和管理,開始“放飛自我”,過度自由發揮。於是,上島咖啡慢慢變了味兒——有的店,咖啡質量上乘,環境舒適;有的店面烏煙瘴氣,喧鬧嘈雜。原本“高端商務會談場所”變成了“地方炒菜”和“抽菸打牌聚會”的地方。

上島咖啡:消費升級下的困境

(某上島咖啡店菜單,完全淪為簡餐廳)

產品質量不一,服務參差不齊,經營不善的加盟店不僅紛紛倒閉,惡劣的口碑也給“上島”這一品牌抹了黑。可以說,“上島”實行這樣缺乏統一品牌管控標準的擴張模式實在是得不償失,加盟商自掃門前雪,損害的實際上是“上島”品牌的整體形象。

實際上,上島咖啡近年來始終在吃品牌的老本,除了加盟商的數量不斷增加,上島咖啡的品牌價值一直在被消耗。在這個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不進則退”,當其他來自海外的正宗咖啡館品牌不斷完善產品、服務及店面管理的時候,上島與其他品牌之間的差距日益拉大。長此以往,品牌力漸弱的上島或許將無立足之地。

從更高的角度而言,上島咖啡的慘淡的背後是時代的快速發展之下,中國人消費能力和見識的提升。當年,上島咖啡抓住時代給予的機會,在洋品牌未進入大陸市場前,以“假洋鬼子”的身份搶佔了市場先機。然而,來自美國的星巴克,源自英國的COSTA到來之後,純正的“血統”讓中國人認識到原來它們才是真正的西方文化。

另外,咖啡說到底是一種舶來品,並非植根於中國人的傳統生活方式。大部分國人對咖啡的消費只是偶爾行為,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咖啡更不是日常生活的必需。上島咖啡館的出現真正價值並不在咖啡本身,而是提供了一個體面的商務會談場所。因此,與其說人們在上島咖啡消費的是咖啡,不如說是在消費空間、消費新鮮感。當星巴克、COSTA等外來咖啡廳逐漸遍佈城市,上島自然也就失去了“新鮮”、”體面“的光環,漸漸失去了它的魅力。

上島咖啡的“過氣”是對每一個國產品牌的警示。在當今的中國,品牌時代已經來臨,消費升級之下,是品牌經濟的崛起。市場競爭的洪流中,只有努力往上爬的品牌才能得以生存。要想打造、維繫一個強有勢的品牌,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摒棄浮躁、功利的商業心態,一步一個腳印地與時俱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