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3 07:1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何蘇鳴 《共產黨員》雜誌記者 逄潤鵬
近日,走進衢州市衢江區城中村搬遷改造(四期)項目指揮部,最引人注目的是進度圖上一面面小紅旗。動員、丈量、簽約、選房……每一面小紅旗代表著一項工作的完成。
“為了確保工作到組、責任到人,指揮部通過掛圖作戰的形式,清楚地掌握各組的工作進度和難點,然後倒排工期,讓每一位黨員幹部肩上有壓力、心中有數據。項目黨建,讓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項目推進的工作優勢,在城中村改造中掀起了一陣‘紅色旋風’。”衢江區城改辦主任柴錫根表示。
衢江區為拓寬城市發展空間,推動市區一體化建設,先後啟動了盧家、樟樹潭、茶埠、沈家4個行政村整體搬遷改造工作,共涉及2620戶、6500餘人,徵收面積約42萬平方米。在前三期應遷盡遷後,最後一期沈家村的整體搬遷改造被稱為“最難一役”。
為了啃下最後的“硬骨頭”,衢江區緊扣衢州市委“三個三”基層黨建工程的部署要求,按照“項目專班和黨組織同步建、項目負責人和黨組織書記同步配、項目工作和黨建工作同部署”的項目黨建“三同步”原則,整合了全區136名幹部組成城改工作專班,建立專班臨時黨委。臨時黨委結合沈家村基層治理網格劃分,下設3個工作組網格黨支部,工作組組長兼任網格黨支部書記,形成了“黨委領導、黨政一體、合署辦公”的工作格局。
同時,按照“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搞、經驗聯享、成果聯創”的方式,衢江將103名工作組黨員和56名沈家村黨員按網格劃分全部混編入網格支部,在區委組織部選派的黨建工作指導員指導下,推行“黨員聯黨員、黨員聯群眾”的“1+N+X”雙聯模式,每名工作組黨員包乾聯繫1至3名農村黨員,結合原有“黨員聯戶”制度,聯繫5至10戶家庭,亮出黨員身份,織密工作網格,層層壓實責任。
“黨員看幹部、群眾看黨員”的示範帶動效應,在城中村改造項目的紅色網格里持續釋放。“有事隨叫隨到,沒事多跑多聊”,工作組的黨員幹部“一戶一策”進行攻關。“在大黨建統領下,40天100%簽約,‘專班+黨建、網格+支部、黨員+群眾’的體系創造了新的‘衢江速度’,為項目推進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衢江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閱讀更多 衢州新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