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一张名片,在微信的“森林”里种下“苹果园”

递一张名片,在微信的“森林”里种下“苹果园”

彭超一直希望在提升销售效率上找到好的突破口。在他脑海里,名片是销售过程中双方唯一交换的东西。在选择进入微信和小程序这片繁茂的“森林”之前,他已经在尝试,用H5页面来做名片产品。

只是H5页面的名片产品,太轻了,用户点进去就没有了然后,“有去无回”,产品逻辑上看不到闭环的可能,彭超知道这样的工具瓶颈显而易见。

在离开平台公司出来创业时,彭超还有一个强烈的认知:

线上的流量已经有垄断的趋势,甚至可以说,流量都在阿里的淘宝跟腾讯的QQ这两大碗里(2014年底、2015年初时微信还远不是今天这般如日中天)。“我们觉得线上再做创新,哪怕是做垂直品类的创新,也难有大的希望。”

彭超当时另一个试验场,是在线下。他的创业小团队被一家上市药企收购。他的试验是,给2000个药店店员脖子上,都挂个二维码的牌牌,让药店可以分销卖非药线的产品。

递一张名片,在微信的“森林”里种下“苹果园”

加推创始人、CEO 彭超

后来这个挂在药店店员脖子上的二维码牌牌,变成了一张张可以传递得更远、覆盖更多人的二维码名片。

2017年1月微信发布小程序时,彭超的直觉告诉他:承接了微信原生能力的小程序,一定是微信的战略行为。

毫不犹豫地,彭超立马决定,闯入小程序生态的“森林”。加推科技的正传由此开始。

那段时间,彭超逢人就劝对方“赶紧做小程序啊”,但他自己却没有热火朝天、捋起袖子马上出产品。他要想清楚,能够用小程序做什么、怎么做、和谁一起做,换句话说,他要找到对的人、找准对的方向。

遇到刘翌是个偶然,力邀他加盟加推科技,却是必然。“腾讯老将”、“微信老兵”,是媒体公开资料里能见到的关于刘翌的介绍,他在腾讯任职核心管理岗位,曾操盘过微信,QQ,QQ手机浏览器,QQ游戏,腾讯微博,QQ音乐的产品国际化落地项目。这是彭超心心念念要找的人,他自己能够得到的最懂微信的人。当然,刘翌的加盟,是彭超搭班子的开始。

当时我建议身边很多人干小程序,但是我建议的这批人都死了,因为做早了。”现在回想起来,彭超和团队做的另一件正确的事是,做什么样的小程序。

2017年上半年那会儿,小程序还没有在微信获得“下拉入口”。彭超他们定下产品开发第一条准则:与其做个没有日活的小程序,不如帮小程序打开“线下的入口”:把线下递名片的场景变成小程序的“入口”。

“我递出去一张名片,并非是为了打个招呼,而是展现身份”彭超将加推科技推出的小程序名片,用一句话来介绍:我不仅递出了一张卡片,更将我的个人信息、商品和公司官网一并递给了对方。

递一张名片,在微信的“森林”里种下“苹果园”

而这张名片也是公司“武装”我的重要手段,这个简单易上手的产品特征背后,是彭超和加推团队坚持的小程序名片产品开发的重要原则:更有通用性的小程序,所有的企业都用得到的小程序,人人都能用得到小程序。

加推科技这样的开发理念,无形中暗合了“微信之父”张小龙对于小程序及其生态开发者的期望:希望大家给小程序带来更多的流量的入口,也希望开发者们在小程序里自己去挖掘、收集更多的分散的流量。

做企业的流量“挖掘机”

产品雏形有了,彭超和加推科技又有新问题待解决:如何让企业客户愿意付费收下他们递上的这张“加推”的小程序名片?

做企业级服务,离钱近的业务,比如CRM(客户关系管理),是切入点的首选。为此,彭超调研了市面上他所知的所有做CRM的公司,他发现一个共同点、也是这类产品的痛点,专为老板服务。可以理解,为这些CRM产品买单的都是企业老板。

有没有一种可能,让企业的销售不用天天活在汇报中,而老板又能充分地享有知情权?说到这里,彭超小有得意地拿出手机,点开他手机里自己的名片,“我跟你聊天的时候,有94个人来看过我的产品,(这些信息是)自动顶上去的。”彭超一边划动屏幕,一边解释:每个公司都可以有自己的小程序名片,点进去,这就是一个入口。即便你退出这个小程序,没有添加微信好友,我还可以把你找回来,可以和你对话。“对一个企业而言,对销售员而言,非常有效。”

彭超解密,这个“有效”的背后,就是加推小程序名片是基于微信深度开发的,“完全放弃了自己”,用微信开放的接口,在此之上全部自己开发的。

在他看来,加推小程序名片的核心就在push上,与市面上其他移动CRM产品,或者名片全能王这样的名片类APP相比,最大的差别也在于此:基于微信原生通道的消息推送。“push是影响人的,比如我微信有个消息来了,我一定会点开他,别的(APP)消息推送,我可能不会点。”彭超说。

同时,加推小程序名片中的AI雷达可以帮助用户了解到谁点开了我的名片、点开了几次,而通过在小程序页面中的埋点还能了解到别人停留在页面的位置等。彭超将加推AI雷达的这个能力类比做,淘宝和淘宝商户的关系:为什么淘宝的商家能够很快的介入客户?你去淘宝的第一秒,你看了什么,商户都知道,淘宝把这些数据共享给商家,商家知道我的客户正在浏览什么。

彭超介绍,2017年加推成立,用前半年的时间把整个产品梳理清楚,把包括刘翌在内的各方伙伴全找齐;同年8月份开发出了AI雷达,又用了小半年时间把包括AI雷达在内的产品功能调试到稳定的状态;同年12月下旬,加推正式发布了加推整套产品:用小程序+SCRM打通前期获客、中期跟进,后期交易等全流程,一套服务于销售人员的工具。

产品一经推出,加推就开始有了收入。彭超透露,2018年1月份加推就入账一千多万元,现在他们我们持续每月收入都在一千万元级别。

直到现在,彭超依然热情饱满地建议同行,赶紧入场小程序。为什么?线上流量越来越贵、下载的壁垒太高,质量再好的应用也怕“好酒巷子深”;相反如果把应用搬到小程序里去了,你就获取了流量,微信有流量,你可以把小程序放朋友圈、丢群里,把微信的流量挖出来了。“趁着微信通过小程序还在不断释放红利时,必须得赶紧入场。”在他看来,加推对企业客户而言就是“挖矿机器”。他所理解的微信和张小龙:微信是个森林,他不会讲自己种树,他得靠别人种树。

今年5月,加推官方对外宣布,获得由 IDG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光信资本、京东集团、京东金融、前海母基金跟投的A轮融资,融资金额1.68亿元。截至5月底,已经与超过7000家公司建立稳定合作。

递一张名片,在微信的“森林”里种下“苹果园”

彭超介绍,加推产品在2017年底同步上线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商城”新功能,即注册了加推账号的公司可以在商城中上线自己的产品,客户可以通过商城直接下单并完成交易,让销售人员的工作在小程序中实现闭环。

他透露,今年7月份,加推将整体上线一批新功能。

在彭超和团队的构想当中,加推未来要给每个公司做自己微信生态上的“超级官网”:PC互联网时代,大大小小的企业搭建自己的网站,企业官方网站越来越多了,百度是当时这个生态的王者、流量的入口;今天,用户通过微信扫一扫名片,进入企业官网,而且是实时的、有雷达功能的官网,不会被别人的广告排名打扰的官网。“把百度的入口切开分散,还给了企业之后,在微信里聚合。”他总结。

作为一个创业团队,加推是不是过于深度依赖像微信这样的生态做事情?面对记者的疑惑,彭超回答:“在微信生态上创业就是在巨人的肩膀上行动,企业要有未来,一定要学会借力。”

本文选自《IT经理世界》杂志2018年 7 月 5 号刊 新疆界 栏目,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纸质版杂志!现在订阅即可享受八折包邮优惠!邮发代号:1-28,购买地址:

http://ceocio.taobao.com(店铺:IT经理世界杂志商城)或http://buy.ceocio.com.cn(杂志网上商城)

作者 | 贺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