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厉先锋锐可当?——简评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何奇

2017年,何奇凭借着光大中国制造2025混合的优异业绩声名鹊起。

细细来看,何奇特性突出、特点鲜明,大体可以概括为“天资禀赋晋升快、集中持仓抓热点、心系基民爱写信。”

1天资禀赋晋升快

业内的基金经理,本上都要经历以下七个等级。

研究员助理——助理研究员——行业研究员——高级行业研究员——行业主管或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

一般而言,走完这一套流程需要七、八年左右。

何奇2012年硕士毕业后担任分析师,仅用了3年时间就在2015年当上了基金经理,堪称晋升神速。

2集中持仓抓热点

从基金公告和净值变动来看,何奇是典型的高换手+集中持仓。

凌厉先锋锐可当?——简评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何奇

集中度2

  • 2017年1季度抛弃成长,买入电子;

    2017年2季度买入保险、布局周期;

  • 2017年3季度止盈周期,布局地产。

  • 2017年4季度加码配置房地产。

如此疯狂的换手率当然需要小规模+限购的支持。

当前他的成名作2025规模不到20亿,每天进行10W的限额。

凌厉先锋锐可当?——简评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何奇

3心系基民爱写信

集中持仓必然会带来短期的暴涨暴跌。

2017年11月房地产风头正劲的时候,你会欢欣鼓舞:

凌厉先锋锐可当?——简评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何奇

2018年初黑色一星期的时候,你会面如死灰。

暴涨的时候皆大欢喜,如果暴跌的程度击穿了基民的心理底线,则会导致恐慌性赎回。

凌厉先锋锐可当?——简评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何奇

2017年四季度,何奇仅仅是过早布局地产股,未跟随市场风头买“白马”,不满意的基民便纷纷赎回,导致中国制造2025四季度规模环比下降40%。

在此背景下,何奇写了《致基金持有人的第三封信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文中先是大起大落的人生感慨

“所谓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就是这几只基金过往半年的真实写照。从今年二、三季度凭借着周期股的一骑绝尘,到四季度的黯然失色。从初识时投资者的纷涌而入迫使基金限购,到短期波动时持有人的焦虑、谩骂和质疑。说实话,我心里也不好受,期间我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远超你们的想象。”

然后力排众议,重申坚持布局地产股的逻辑,颇有事后得意的揶揄之意。

“不少持有人对于我重仓地产股行为的质疑声便从未断绝。但事实上,我的每次持仓的调整都是基于对行业的深入研究和前瞻预判。就以九月我果断卖出当时热门的消费和电子股,并买入市场普遍悲观的龙头地产股为例,看似站在了市场的对立面,导致遭遇一轮房地产调控,基金净值不断杀跌,但如果您回顾下刚刚过去的11月,是否又会感到无比庆幸?”

最后便是

掏心掏肺,煽情动容地进行投资者教育。

“从始至终,我都在致力于引导我基金的持有人/投资者回归价值投资的本源,做长期理性布局,当净值波动时多一份坚守,少一分焦躁和追涨杀跌。很多时候基金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是无法兼顾的,很多时候我也只能选择恪守自己的投资理念,始终将基业长青视为最优先的追求,我期望你们能与我一道种下理性淡定的种子,收获深入研究与耐心坚持的果实。”

爱写字的基金经理不多,大多数基金经理都是在季报、年报中用寥寥数语敷衍投资者,草草了事;像何奇这样亲自践行投资者教育的基金经理,确实少见。

总体而言,何奇有禀赋加持,在行业板块轮动方面颇为亮眼;但持仓过于集中,容易暴涨暴跌;最大的却缺陷是过于年轻,没有经历过一轮牛熊的洗礼。

如果拿战场上排兵布阵来来比,就是“足堪先锋,不足堪中军”。看好的此人的基民,可以少量投入,但仓位别放的太重。

凌厉先锋锐可当?——简评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何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