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营收不足8亿,毛利率达60%的西麦准备上市,凭借什么?

近日,桂林西麦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麦食品”)更新招股说明书。作为国内首家拟登深交所的燕麦食品企业,其经营状况引发业内关注。不过,最热的话题还是其近60%的毛利率以及燕麦食品行业的发展现况。

高毛利率背后产品结构单一

与其他食品上市公司相比,西麦食品的毛利率较为惹眼,2015-2017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7.24%、56.86%和59.9%。

对比可知这个数据有多令人“羡慕”。黑牛食品此前曾生产复合营养麦片,该产品毛利率在27%左右。近三年,香飘飘主营业务毛利率最高不过44.88%,养元饮品主营业务毛利率最高为49.9%。

年营收不足8亿,毛利率达60%的西麦准备上市,凭借什么?

有业内人士认为,西麦食品控制成本的能力比较强,超高毛利得益于其成本端构成。招股说明书显示,西麦食品原料成本主要为燕麦片、植脂末、白砂糖和一些包装材料。

不过也有网友指出,高毛利率背后是其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近三年,西麦食品营收主要由纯燕麦片和混合燕麦片产品贡献,二者合计营收占总营收的98%左右。

对此,西麦食品表现出一定的“忧患意识”。它认为,“燕麦食品生产工艺较为简单。”然后指出,“在市场需求和高额毛利率的刺激下,市场上涌现多个新的品牌。”此外,燕麦片食品二三季度为旺季,其他时间为淡季,企业亟须多方面改变来抓住发展机遇。

实际上,燕麦市场的进入者正慢慢增多。伊利、蒙牛等乳企推出了燕麦豆乳、燕麦酸奶等液态燕麦产品,一些企业则生产燕麦谷物棒等休闲燕麦食品。

年营收不足8亿,毛利率达60%的西麦准备上市,凭借什么?

西麦食品也对上述品类表现出“兴趣“,其计划投入2.66亿元用于燕麦食品产业化,除相关厂房建设外,将投入约7千万元用于休闲燕麦和液态燕麦的设备购买。

燕麦市场的发展与局限

上述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终端燕麦品牌市场占有率排名最高的三家企业分别为桂格、西麦和雀巢,三者的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42%。其中,西麦的市场占有率达15.10%。

年营收不足8亿,毛利率达60%的西麦准备上市,凭借什么?

尽管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二,但三年来西麦食品年营收最高为7.19亿元。显然,国内的燕麦市场并不大。

对此,西麦食品董事长谢庆荃曾表示,“燕麦并不是中国人熟悉的主流食品。中国人是这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才慢慢了解和接受了燕麦食品。”

欧瑞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燕麦市场销售额约6.7亿美元(按当下汇率换算,约合人民币44.8亿元),2017年发展到了10.02亿美元(按当下汇率换算,约合人民币67.1亿元),增长趋势显得较为平缓。至2017年,燕麦市场人均年消费金额仅为0.72美元。(按当下汇率换算,约和人民币4.8元)

除了市场销售额增长趋势平缓,值得注意的还有燕麦的来源。由于原料品质问题,目前国内知名品牌企业所用燕麦主要依赖进口。以西麦食品为例,其近三年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燕麦约占采购总量的90%。如果因天气或其他原因导致燕麦进口量下降,则会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年营收不足8亿,毛利率达60%的西麦准备上市,凭借什么?

尽管如此,西麦食品仍表达了积极的态度,其提出“公司愿景是成为燕麦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经制定了相应地产能提升的发展战略,将公司的燕麦食品生产能力提升到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

此次西麦食品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未来它将加大品牌建设、升级营销渠道,同时扩充燕麦食品品类等。不过,西麦食品能否借此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还要等待其接下来的行动以及消费者的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