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笑點演繹得更高級,《周六夜現場》如何打出本土化內容牌?

聽說,C羅踢走了你一輛車,梅西踢走了你一套房?世界盃進行到現在,整個朋友圈都開始瀰漫著一股悲傷的氣息 …怎麼樣,是不是讓你覺得天台都不夠用了?

其實除了上天台和原地爆炸外,你還有其他的解壓方式—— 聽陳赫、小嶽嶽齊吐槽、看傑哥一人演繹四角、張雨綺自帶紅毯走秀,這些都打破了喜劇“出人意料”的規律。最近《SNL》的小劇場幾乎被世界盃球員、明星的各種梗承包了,看來這個暑期檔,觀眾不僅需要熱血的足球,還需要解壓的綜藝。

嘉賓跨界與圈層拓展,將笑點演繹得更高級

張傑應該是娛樂明星裡相對內斂的一個了,可是最近他帶領著一群喜劇人,開始光明正大的拿“戲精”這個新標籤當飯吃了。並且我們沒辦法責怪他:“傑哥請你不要拿戲精當有趣”!因為張傑天然的表演力將“笑點”演繹得實在太高級了。從人形音響了解一下,到龍蝦成精集體“圍攻”,這些戲精局面再加上傑哥改編嗨唱《逆戰》真是燃爆了!這次你在《週末夜現場》你看到的不僅是歌手張傑、還是演員張傑。

將笑點演繹得更高級,《週六夜現場》如何打出本土化內容牌?

《週六夜現場》以“高級定製並存綜藝”的定位亮相優酷。其節目內核是戲劇,主要通過“冷開場+嘉賓開場單口+小品+週末播報+音樂嘉賓演唱”的環節模式傳遞特殊的減壓方式。張傑作為活躍在音樂圈的名人,以Sketch演員的身份走上《週六夜現場》,也是嘉賓圈層的擴展。可見,中國版《SNL》已不再放眼於明星名人所深耕的領域,會盡可能挖掘明星名人的特質並展現真實狀態,討論的話題也不再侷限於名人本身的標籤屬性,而是通過更多場景化的劇情演繹引發觀眾對嘉賓的熱議。

將笑點演繹得更高級,《週六夜現場》如何打出本土化內容牌?

從第一期《耳機銷售員》的職場窘境,到為世界盃衍生的宵夜文化《你為什麼不吃小龍蝦》,再到《重返母系社會的男人們》,這些內容包含與年輕人息息相關的日常話題點,並採用反諷的觀念表達。而諷刺性的話題點之所以能夠被大眾所接受,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把握了幽默與冒犯之間的度。當單純的笑點已經無法支撐價值觀的時候,這就需要將節目的核心價值觀以另一種方式呈現。比如“數字短片”這一環節,將笑點與反諷根植於80、90後的日常裡,“喝啤酒記得泡枸杞,熬夜蹦迪記得帶上護膝”所有梗都能讓這個年齡的觀眾從節目中看到自己。在讓他們接受調侃後有所共鳴,這也是節目將“笑點”演繹得更高級的手法之一。

能在巨人的肩膀上站穩腳跟,但也是希望與失望並存了

從內容方面來說,國內的脫口秀面臨著很多束縛,不是任何熱點事件都有被拿來調侃的可能。這就意味著一檔喜劇節目要想做得出彩,本土化改編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照搬韓國、美國的製作模式無疑會觸碰紅線。從已開播幾期的《週六夜現場》來看,略帶中國味兒的節目內容和形式同樣深受觀眾喜愛。即使在社交平臺上有“抄襲說”、被韓版和美版迷diss,但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依然站得很穩。

將笑點演繹得更高級,《週六夜現場》如何打出本土化內容牌?

早在幾年前網絡上對於“中國版SNL”的呼聲就很高,有著43年曆史的《SNL》登陸國內市場後會不會失去原有的味道?“15秒一個笑點”是《週末夜現場》開播時立下的flag,但越來越多不痛不癢的隱私只會使笑點愈發雷同。無論是岳雲鵬借鑑曹雲金吐槽老郭開發票,還是在世界盃期間反諷中國國足,都沒有再砸出話題聲量,老梗複用有些炒冷飯的味道。

將笑點演繹得更高級,《週六夜現場》如何打出本土化內容牌?

雖然《週六夜現場》是在符合國內語境下做出的本土化改變,但想要此類節目走向成熟還需要很長時間。優酷這次或許是希望與失望並存了。作為第一期話題中心的“張傑”平日並無太多槽點,無非是總上湖南衛視的節目、一上節目就必唱歌一些不痛不癢的點。既是話題中心又是主咖,節目組應該挖掘他身上更多話題的點,遺憾的是節目中並沒有涉及過多。節目從某種角度講稍欠火候,但對於最大化明星的鏡頭感和技能點尤為較擅長。很明顯,張傑的天生喜劇感與其他喜劇人相比明顯存在差距的。但驚喜的是,張傑在節目中通過“歌曲表演+情景演繹”掌控了整個檯面。

價值觀才是筋骨,通過認識喜劇來認識自己

看SNL是怎樣的感受呢?有知乎網友評論:“SNL就是一個禮拜吃一次的極品夜宵”。套在《週六夜現場》身上就是每逢週六看小嶽嶽和陳赫用生命搞笑,再順便感受下被網友的彈幕強勢包裹的愉悅。於是在不注重明星流量、頂級咖位的《週六夜現場》在儘可能避免明星私生活,避免爭吵的情況下極力貼近粉絲的任何一個笑點,並根據這些與新粉絲形成相應的交往策略。就像是張雨綺的女版霸道總裁愛上我、陳赫的畢業季宿管阿姨送我的第一桶金,拉動粉絲的關注點從明星本人到劇情本身。因為有了嬉笑的吐槽和解構,在他們調侃社會熱點、歷史的時候也不會被扣上說教、虛無主義的帽子,這對於改編綜藝來說,觀眾對節目的熱忱也未減反增。

將笑點演繹得更高級,《週六夜現場》如何打出本土化內容牌?

在劇情設計上,以喜劇“戲謔”的方式拋出現代社會折射出來的價值討論和思考。無論是情景劇中的diss , 還是開場脫口秀、週六夜班車中的吐槽,背後反映的都是年輕人崇尚自由、真實、不妥協的時代精神。說笑笑後,節目還希望能夠引導觀眾有所思考,這種情感聚焦其實是《週六夜現場》少有被觀察到的重要底色。

將笑點演繹得更高級,《週六夜現場》如何打出本土化內容牌?

並不是說《SNL》在美國、韓國一度火熱我們就照搬過來做一檔差不多的節目也一定能火。這勢必要考驗演員的功力、導演、編劇的功底等多方因素。喜劇有什麼用?《週六夜現場》集齊這麼多喜劇人,在歡樂之餘或許讓人思考:喜劇節目不該是低俗或高雅的極端性節目,而是通過讓人認識喜劇來認識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