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扬四海|把全盛的我都一一活过

别怀疑,你配得上名扬四海的喜悦,因为你曾在别人不知晓的时刻,为心中所爱之事承受过锥心刻骨的刁难。

我们都是跋山涉水的追梦人,在淌两条河翻三座山的路上更明白自己是谁,和想成为谁。

别怕,继续走吧。

名扬四海|把全盛的我都一一活过

故事梗概

在纽约,有这样一所学校——纽约表演艺术高中。在这里,年轻人的任何梦想都将可能被实现。无论是舞蹈、歌唱、表演或是拥有其他艺术才华的学生们都将可能在这里得到实现自己艺术梦想的宝贵机会。名扬四海自然也将是触手可及的。前提是,只要你拥有足够的才华,敢于为梦想献身,并能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

然而,在孩子们入学之初便遭遇了及其严格的考核:来自自己内心不坚定的意志的折磨,使得他们原有的激情都面临考验。另外,青春校园中从来就不缺乏的青春躁动、同学友谊、爱情的萌芽、以及种种对于成功失败的处理方式,都让前来参加入学应试并最终在这所学校里走到一起的孩子们在激情飞扬的青春史诗中茁壮成长。这期间,有爱的萌发、有友谊的升华、有才华的抒展、有心碎的遭遇、当然更有激情的迸发……

名扬四海|把全盛的我都一一活过

▊ 获奖情况

第53届奥斯卡金像奖 (1981)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Christopher Gore

最佳剪辑(提名) Gerry Hambling

最佳音响(提名) 亚伦·罗琴 / 迈克尔·J·科胡特 / 克里斯托弗·纽曼 / Jay M. Harding

最佳原创配乐 Michael Gore

最佳原创歌曲 迪安·皮奇福德 / Michael Gore

最佳原创歌曲(提名) Michael Gore / Lesley Gore

辣评

在对影片进行解读之前,风月想带大家明确影片是如何对“梦想”这一核心概念进行定义的。好比说这个世界上有人“想种一棵果树”,也有人“想种一棵果树,然后愿意花费年华与精力一颗种子以净透的水,和煦的风,和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前者是一瞬间的欲望和无尽的虚妄想象,而后者,我们称之为“梦想”。

影片中的少男少女们所怀揣的,不是由瞬间欲望所触发的“空想”,而是在打马而过的光阴中渗出的点滴希望而凝聚成的“理想”。故事发生在纽约的艺术表演高中,一个聚集了对艺术的漫漫求索与青春年华的愚勇脆弱的地方,每个年轻人的梦想都存在实现的可能。因此,为攥紧这种可能,获取内心踏实笃定的安全感,少男少女们双手奉上自己气贯长虹的青春,用于这场关乎于理想命运的豪赌。梦想是不能够被触手可及的,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远方世界的“海市蜃楼”奇景才会让千千万万的人们在追逐的路上甘愿为之疯狂。影片试图给予观影者一种关乎于因果的论断——万事理想为因,实行为果。正是这点令人痴狂的执念成为日后所有辛勤岁月的原因与滥觞,统率着人物的行为,追梦不易,但仍旧有人四年如一日选择坚持。

名扬四海|把全盛的我都一一活过

名扬四海|把全盛的我都一一活过

影片在演绎人物追梦历程中的遭遇时,“纳大千如一芥子”,注重表现细微之处氤氲的情感。诸如珍妮表演迟迟达不到放松的状态,凯文无法成功托举芭蕾舞舞伴,麦克无法与珍妮长相厮守不得不因心生嫌隙而分开,马利克不愿讲述妹妹死亡的经历而离校。创作者表现的不是一瞬间兜头盖脸的暴击,而是时间的流逝一分一秒的凌迟你的热爱与执着。秉持着权威的家长或精于说教的老师,在学生的心中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意见领袖,以爱为名给予了他们诸多斩不断的质疑与阻挠。

影片为观影者提供了一种面对质疑的方法论:旁人无法剥夺你追求梦想的权利,可你同样也无法剥夺别人评价你梦想的权利。在艺术学校里老师对珍妮等学生的质疑,镶嵌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从而使得珍妮愈发明白了牵引自己笃行至今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并且明确自己愿意为了得到它而付出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诱发了自我反思的质疑并没有击垮你,反而通过一种残忍的痛苦的方式使你自己变得更加清晰与完整,你才得以成为你。

名扬四海|把全盛的我都一一活过

影片故事发生的环境游离在艺术高中与金钱社会之间,学生们既可以享受在学校内被多方呵护的安全感,也可以领略学校外的金钱交易等万千声色。两种不同环境中的人有着不同的姿态,并以不同的眼光审视着这些涉世未深的少男少女们。珍妮在艺术高中里有着平静简单的生活,走出校园试戏便险些遭受安迪欺凌与强暴。在学校,朋友们总是用“美化镜”去挖掘你身上的优点,而社会却以“放大镜”审视着你的不足,在两种不同的语境下,创作者讨论着这群涉世未深的少男少女们的独特存在形态,当鼓励的话语来自于校内同好时,它可以是让人执着追梦的力量,可当它来自于社会中素昧平生的人时,便成为了一种口蜜腹剑的廉价礼貌。

名扬四海|把全盛的我都一一活过

影片创作者在进行各个群体形象建构的同时,给予了群体特殊的隐喻意义。在偶然的酒会实践训练中,学生们发现了从未在他们面前展示歌喉的女老师也有着魅力多姿的一面,一种惊讶与欣喜使他们询问老师隐藏梦想的原因。女老师并不仅仅作为一个次要人物出现,在风月看来,这更倾向于年轻的孩子们心中的虚拟思想实验,创作者将女老师作为一条时光隧道,她的存在隐喻着每一个孩子在将来的某刻回头,对此刻追逐梦想的自己的一次审视,是借由女老师之口回答将来的你如何看待放弃了梦想的自己。老师这一群体没有完全站在学生坚持梦想旅程的对立面上,处在对立面上的人,信息传输的效率往往会大打折扣,因为这不可避免的只是两个群体划分立场。老师这一群体存在于学生的相同方向,适时点化这些懵懂单纯的学子,使他们愈发认识到怀揣梦想的弥足珍贵。

名扬四海|把全盛的我都一一活过

名扬四海|把全盛的我都一一活过

影片以从大一到大四的时间线讲述一群人的涅槃与蜕变,“追梦”这一人物群体行为之中,一以贯之的是少年的成长。孤芳自赏的杜普瑞丹尼斯和马利克之间的相互欣赏与陪伴,丹瑞斯勇敢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过程,这些都告诉观影者,成长的本质不是成功,不是向好,成长的本质是发现真正的自己,然后变得复杂。百般雕琢后变了模样的人们,只要勇于走出内心禁区,就会像马利克一样,在曾经伤疤隐隐作痛的地方,萌生出一对金色的翅膀。

名扬四海|把全盛的我都一一活过

名扬四海|把全盛的我都一一活过

行文至此,冒昧乱入齐白石先生一幅画,多年来深受风月喜欢,名《网干酒醉图》,如下:

名扬四海|把全盛的我都一一活过

图有题字,云:“网干酒醉,洗脚上床,哪管门外有斜阳。”

世间之人各有各生命的姿态,有人不问斜阳,活的寂静安然,图个自在逍遥。有人冷风中怀揣理想,把全盛的自己一一活过。名扬四海之所以骇人心魄,是因为你,始终没忘那段岑寂的,不被人知晓的,无人理解的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