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機電陷重重危機 員工持股股權質押連遭強平

手機馬達市場份額佔國產手機40%和全球20%的金龍機電(300032.SZ),其員工持股計劃被強制平倉了。

金龍機電7月31日晚間公告顯示,受股價下跌影響,金龍機電“成長1號”員工持股計劃已觸及強制平倉線,且其未能通過補繳資金等方式恢復權益比率,長城證券於7月10日至24日期間將其所持728萬股全部進行了強制平倉處置。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成長1號”在2015年2月11日完成建倉時的買入成本共為9791.6萬元,但此番被強平所獲得的收入總計3335.5萬元,虧損額度高達6456.1萬元,虧損幅度為65.94%。

不僅如此,股價跌跌不休並且鉅虧的金龍機電,除了大股東所持股票被司法凍結和強制平倉,其2016年7月定增再融資的發行對象,目前也出現了超過3/4的賬面浮虧。

連接出現慘重損失

根據公告,金龍機電“成長1號”員工持股計劃的投入金額合計9800萬元,其中,員工自籌資金1225萬元,金龍機電控股股東金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龍集團)向員工出借1225萬元,長城證券提供融資資金7350萬元,金龍機電實際控制人金紹平提供擔保。

而員工自籌的部分,金龍機電8名董事、高管合計出資635萬元,佔25.92%,其餘1815萬元由142名員工出資投入。

“正常的話,虧損的錢由金龍集團償還,但大股東暫時沒錢。”金龍機電工作人員8月1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通過計算發現,即使被強平所獲得的3335.5萬元全部歸長城證券,其出借給“成長1號”的資金中尚有4014.5萬元本金沒有收回。

而金龍機電“成長1號”員工持股計劃設三個鎖定期,12個月後、24個月後和36個月後分別解禁40%、30%與30%,並以2014年淨利潤為基數,設定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淨利潤增長分別不低於150%、225%與325%作為收益分配考核。若達成上述規定的當期業績目標,金龍集團按員工自籌出資每期餘額,承諾保證最低投資收益率50%/年。

如果未達成上述規定的當期業績目標,“成長1號”期滿後,員工自籌出資每期餘額所獲得的收益率約定為8%/年,同樣由金龍集團承諾保證。

公開資料顯示,金龍機電2015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80.56%,達到收益分配考核目標,但2016年和2017年的淨利潤卻分別下降58.31%與406.99%,按約定員工持股計劃應當獲得8%/年的收益率。

可是,目前因長城證券出手強平,金龍機電“成長1號”不僅收益懸了,其1225萬元的員工自籌資金也沒有了著落,“員工的本金和虧損怎麼辦,現在沒有定論。”上述金龍機電工作人員稱。

其實,除了“成長1號”,金龍機電的“成長2號”員工持股計劃也是以虧損告終。公告顯示,“成長2號”於2015年9月15日至12月1日購買共計650.52萬股,購買均價為23.05元/股,但2017年3月初出售完畢時,金龍機電股價卻在15元/股以下。這表明,“成長2號”的虧損幅度超過35%。

而“成長2號”員工持股計劃中的員工自籌資金為5000萬元,全部由金龍機電12名董監高認購,並按照2:1 的比例設立優先級份額和次級份額,優先級份額1億元由銀行出資認購,金紹平提供擔保。

“‘成長2號’虧損的部分,當時確定由金紹平處理。”上述金龍機電工作人員表示。

大股東強平危機

員工持股計劃滑鐵盧的金龍機電,其大股東同樣危機重重。

公告顯示,金龍集團所持中的93.04萬股金龍機電股票,於7月30日被深圳南山區法院司法處置,而目前金龍集團所持中有24104.11萬股處於司法凍結狀態,佔其所持股份總數的85.76%,佔金龍機電總股本的30.01%。

此前,金龍集團部分質押的公司股份已經遭遇強平,並且截至6月5日,相關質權人擬通過交易系統處置金龍集團所持股票的數量為6881.73萬股,佔金龍機電總股本的8.57%。而7月25日金龍機電又公告,華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擬對金龍集團持有的2199.94萬股啟動違約處置程序。

另外,截至7月23日,金龍集團發行的可交換公司債券投資人累計完成換股3524.6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4.39%。按照2017年1月公告,金龍集團的可交換公司債券(第一期)已經成功發行,實際發行規模3.6億元,債券期限3年,金龍集團將所持3540萬股過戶至可交換私募債質押專戶進行質押。

“債券投資人完成換股相當於變相減持,但目前大股東還有多少可交換公司債券要換股,公司也沒法獲得信息。”前述金龍機電工作人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歷史公告發現,除了上述2017年1月完成第一期可交換公司債券,金龍集團還分別在同年3月、4月和9月完成第二至第四期可交換債券,發行規模分別為2.2億元、3.9億元與3000萬元,並且進行了相應的股票質押。

“大股東現在的資金比較緊缺,被動減持主要是質押強平和可交換債券換股。”上述金龍機電工作人員指出。

金龍機電公告亦稱,金龍集團因出現債務風險,不具備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

而金龍機電更是禍不單行,繼2017年虧損4.19億元后,又預告2018年上半年虧損4.5億元至4.5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5.61%至297.79%,原因包括之前併購的資產出現虧損並對其商譽計提減值準備。

令金龍機電倍感壓力的還有,其2016年7月完成的定增再融資所發行的1.38億股,發行價為18.1元/股,但其中的逾1.24億股在2017年7月27日解禁上市流通以來,其股價皆低於定增發行價,並且從今年5月15日至今,其股價跌幅高達69.33%,截至8月1日報收4.26元/股,與定增發行價相比下跌76.46%。

即便浮虧嚴重,已有定增認購對象認賠斬倉。金龍機電5月24日曾公告,金鷹基金累計減持公司股份已達到1%,持股比例從5.54%降至3.94%。資料表明,除了金鷹基金認購金龍機電定增4447.5萬股,前海開源基金、新沃基金和長城資管也分別認購2762.43萬股、2762.43萬股與2458.56萬股。

“定增對象已經不屬於持股5%以上股東,是否減持不需披露,所以公司目前不掌握持股情況。”上述金龍機電工作人員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