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農民生活瀟灑走起

南湖區第三次農業普查公報數據:

2016年末,南湖區平均每百戶擁有小汽車71.6輛,摩托車、電動車190.0輛,淋浴熱水器100.9臺,空調212.6臺,電冰箱110.1臺,彩色電視機211.1臺,電腦84.4臺,手機293.5部。

近日,辦有新豐鎮森榮家庭農場的陸芳豔將汽車送到了汽修店維修,她感慨地表示,現在家裡一輛汽車已經不夠用了,尤其是汽車遇上一些小毛小病的時候。據南湖區第三次農業普查公報顯示,現在七成南湖農戶都擁有了汽車,有些家庭甚至達到了2輛以上。

近年來,南湖區農業經營者的生活水平有了不小的提高,這也明顯地反映在了農戶耐用消費品的購買力上。陸芳豔告訴記者,如今在森榮家庭農場附近的農戶,都擁有了2輛以上的汽車。

“我們隔壁老陳家是搞禽類養殖的,他家就有3輛汽車,除了他兒子、兒媳各一輛,他們老夫妻也有一輛小汽車。”陸芳豔說,看到他們購買了新車,今年自家也想再添置一輛汽車。

在以前,擁有一輛汽車是農民們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但現在,不僅城市居民的出行離不開汽車,農戶們的生產經營也與汽車緊密結合在了一起。陸芳豔感慨,剛開始創辦森榮家庭農場時,由於規模不是很大,經營範圍也僅是一些簡單的農家樂,不需要考慮用車。隨著經營狀況蒸蒸日上,經營規模也得到了擴大,陸芳豔開始著手開發苗木栽培、場地出租、婚宴酒席等服務項目,這樣一來常常需要到異地商議事務。“這時候沒有車就不行了,於是我們就買了一輛小汽車。”陸芳豔說。

農家小汽車的普及,也得益於農村交通條件的改善,目前農村公路四通八達。據統計,現在南湖區鄉鎮地域範圍內,有高速公路出口的佔到了75%,100%的村都已經通路,97.4%的村內主要道路有路燈。陸芳豔說,目前森榮家庭農場附近的道路都很通暢,路面也是平整的水泥路,在一些主幹道上,柏油路已經成為“標配”。陸芳豔說:“現在,住在農村的人買車時,根本沒有汽車是否開得進去、下雨天會不會泥濘等顧慮。”

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居民的消費,同時,這些耐用消費品也在源源不斷地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除了汽車這樣的大件消費品,手機、電腦這類通訊網絡設備也成為他們經營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現在有兩部手機的農戶不在少數。在鳳橋、大橋、新豐等鎮,很多農戶都在網絡上進行農產品的銷售,這些工作都離不開手機、電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