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心理科幻懸疑類電影,如果你喜歡心理學,這部優秀的心理類電影不要錯過。

這部電影叫《K-Pax》,中文翻譯為《K星異客》,豆瓣評分8.5分。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紐約中央車站發生了一個搶劫案,一個戴墨鏡的男人因為舉止有些怪異被警察懷疑。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盤問後,警察發現他可能是個精神病人。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男人在精神病院治療了一個月後,情況仍不見好轉,醫院只有把他轉診給精神科專家鮑威爾醫生。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鮑威爾醫生的病人有各種各樣的妄想症。

比如覺得空氣裡含有危險化學物質,拒絕外出的病人。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每天只待在自己病房中等待約會對象到來的老女人。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一個當了十多年酒店門衛,某天突然發現周圍奇臭無比的男人。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一個把自己家燒掉後就不敢開口講話的女人……

男人告訴鮑威爾醫生,他叫普羅特,來自一個叫K-pax的星球。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鮑威爾醫生用各種問題挑戰普羅特的“妄想”,但普羅特對答如流,包括k-pax星球的狀況,K-pax星人的生活狀況,社會情況,怎麼來到地球等等。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鮑威爾醫生妻子弟弟史蒂夫是一位天文學家,為了反駁普羅特是外星人,鮑威爾醫生讓史蒂夫幫自己寫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只有一流天文學家才能回答。

鮑威爾醫生把普羅特的回答給到了史蒂夫,想證明普羅特只是亂答一通。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誰知史蒂夫卻告訴他,普羅特並不是在胡亂回答,甚至有些問題全世界可能只有幾個人能回答,而且這些答案從沒對外發表過。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這些天文學家都希望能見見普羅特。

普羅特被帶到天文臺,並被要求畫出K-pax的運行軌道。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他很快畫出了K-pax的運行軌道,經過電腦計算,軌道和這些天文學家們計算出來的一致。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而普羅特卻說,對於K-pax星球的人來說,這些都是常識——就像你們地球人都知道地球圍著太陽轉。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雖然所有醫生都覺得普羅特是病人,但醫院裡的病人們卻覺得普羅特就是“外星人”,甚至開始接受普羅特的“治療”。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不願好好當病人的普羅特讓醫生們越來越惱火。

鮑威爾醫生雖然關心他,但也特別想“治好”他,於是提出要給他“催眠”,喚醒他被壓抑的記憶。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第一次催眠,普羅特說來到地球,一個地球男孩和他一起看星星。

普羅特還提到,男孩爸爸小時候給他買了一架望遠鏡,教他認星座,所以男孩認識大部分星座。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普羅特告訴醫生,只要有事發生,這個朋友就會召喚自己。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鮑威爾醫生當即就明白,那個男孩其實就是普羅特,或者說普羅特的另一個人格。

第二次催眠,普羅特說他的好朋友17歲了,因為女朋友意外懷孕,不得不結婚,他覺得這是一種“束縛”。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第三次催眠,普羅特說在4年多前某一天,朋友又召喚他。

因為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朋友準備投河自殺。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根據這3次催眠得到的信息,鮑威爾醫生最終找到了普羅特曾經的住所。

通過警察,他了解到普羅特悲慘的過去。

某天普羅特去屠宰場工作後,一個流浪漢闖進了他的家。

這個流浪漢強姦並殺害了普羅特妻子,還殺死了他的女兒。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普羅特回到家時剛好看到了這一幕,雖然他親手殺掉了流浪漢,卻沒辦法面對失去妻女的傷痛。

他投河自殺了,但屍體一直沒找到。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鮑威爾醫生告訴普羅特自己已經知道他的過去,讓他承認自己是地球人。

但普羅特堅稱自己是外星人,並且會在7月27日這天日出的時刻離開。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7月26日晚,醫院在普羅特房間裝了監視器,想看看27日清晨會在普羅特身上發生什麼。

在27日日出時刻,監視器居然失靈,等鮑威爾醫生衝進房間的時候,普羅特普羅特已經成了“木僵”狀態,彷彿他身體裡的靈魂已經離開,只剩下一具軀殼。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雖然外星人普羅特“走了”,但那些和他相處過的病人,卻有好些都被他治好。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恩尼患有嚴重妄想症,總覺得四處充滿危害他身體健康的物質,空氣中都滿是細菌病毒,他不敢外出。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普羅特告訴一個病人去勒死恩尼,在他快要死的時候叫急救人員。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瀕死又活過來的恩尼突然明白:死亡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何必自己嚇自己?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從此以後,恩尼似乎康復了很多,最後還準備出院當危機顧問。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普羅特身上雖然有很多“奇蹟”在發生,但電影中也有很多暗示,他不是什麼外星人,但很可能是一個患有多重人格障礙的天才。

當一個天才被困於日復一日屠宰工作中,而這種苦悶又無法對周圍的人言說時,他該怎麼辦?

普羅特並非不愛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家人,他深愛他們,家庭是他所愛,卻也是束縛和羈絆。

這種矛盾讓他創造出了一個K-pax星人,替代自己去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沒有婚姻,沒有家庭,每個人都和別人沒什麼牽絆。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但也許K-pax這顆星是普羅特小時候就發現的一顆星星,而和很多小孩子會給自己想象出一個朋友一樣,外星人普羅特還只是小普羅特“想象的朋友”。

隨著他長大,遭遇到父親意外去世的痛苦、平庸與天才矛盾的痛苦,這個“想象朋友”就發展成了一個子人格。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直到妻女慘死,普羅特沒有辦法再苟活。

認為自己是外星人,妻女死亡的記憶和痛苦便是“別人”的事,他就可以再活下去,所以子人格成為了主人格。

其實外星人這個身份本身,是普羅特對自己創傷的療愈。

有時,一個帶著嚴重創傷的人格被喚醒,這個人反而活不下去。

當普羅特的過去被鮑威爾醫生用催眠喚醒後,他只能用一種更極端的方式活下去——緊張型精神分裂症,不再對外界環境沒有任何反應。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這部電影中有兩個死亡事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很多人可能沒注意。

一個是普羅特投河自殺未遂,一個是被普羅特用“瀕死法”治好的恩尼。

很可能普羅特在自殺的時候體驗到了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失控,他放棄了死亡,選擇用另一個人格活著。

因為“死過”一次,他自己有深刻體驗,所以他知道怎麼用“瀕死”讓恩尼獲得對“死亡”的全新認知。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當然這也間接證明普羅特是個經歷過“死亡”的地球人,畢竟K-pax星人普羅特從沒死亡過。

這部片帶有懸疑色彩,大家總會把焦點放在普羅特到底是不是外星人上。

其實普羅特是不是外星人一點不重要,這部電影更想在告訴大家——換一種方式思考世界,包括思考“治療”這件事。

每個生命都有自愈的能力,即便遭遇巨大創傷事件,只要活著,生命就會自我修復。

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後,比醫生還會治療病人

傳統的治療手段究竟是在治療人,還是再阻礙他們自愈?

如果不把病人當成病人,而是把他們當成正在恢復中的人,給他們提供“自愈”的條件,是不是他們反而更容易康復?=

人類對於“自我修復"的認知還太淺薄,甚至將它們命名為疾病,想要治療它們,結果只是越治越糟糕。

如果普羅特不被強制治療,不被關進精神病院,他是否就能一直留在地球,不會離開?

這部電影還有很多發人深思的支線,包括鮑威爾醫生的家庭,精神病院的其他的病人,這些支線故事也很讓人獲得啟發,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趁著週末看看這部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