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擇校難?三步定位法助您攻克難關!

自主招生擇校難?三步定位法助您攻克難關!

2018年03月07日 週四 這 是 高 招 雲 的 第 41 篇 推 送

2018年自主招生簡章即將開始,部分家長和考生或許早已開始準備自主招生報名相關事宜。但在準備過程中,最大的難點是學校定位,很多家長和考生都不知道如何選擇,今天,高招雲就來祝您一臂之力!

學校定位方法

一、自主招生定位的三大難點

1、家長和考生怎樣科學定位自己目前實力及愛好興趣?

2、院校定位的具體參考指標有哪些?

3、家長和考生如何科學合理做院校定位?

二、自主招生院校定位涉及的硬性指標

1、考生目前成績及對應中學排名

2、考生獎項證書等硬件材料

3、考生興趣愛好及專業特長

4、高校招生條件、限報情況及優惠政策

5、高校往年錄取分佈及錄取分數線

三、自主招生院校“三步定位法”步驟

(一)考生自身實力和愛好興趣初步定位

綜合評估分析考生高中階段文化課成績,尤其是高三階段的成績(現階段成績及高考可能提升的空間),做成績排名定位,確定自身實力情況。

考生須充分挖掘自身的興趣愛好和專業特長,必要時可選擇專業的測評軟件做參考,進行學科專業初步定位。

第一階段定位涉及到的參考指標有:考生高中階段平均成績及排名、考生所在中學層級及在本省排名、自主招生高校近三年在本省市的錄取分數線及排名、考生學科特長興趣愛好等。

(二)目標高校第一輪定位

綜合統計自主招生高校近3年招生政策,尤其是報考條件、招生專業等。結合目前考生已有的硬性條件,如成績實力、獎項證書、興趣愛好等,做全面對照分析,初步篩選出儘可能多的意向高校。

自主招生擇校難?三步定位法助您攻克難關!

本階段定位涉及到的參考指標有:高校自主招生簡章和報考條件、考生成績實力、考生獎項證書等硬性條件、考生興趣愛好和學科特長等。

(三)目標高校第二輪定位

在第一輪定位篩選出的院校基礎上,結合地域選擇、城市選擇、專業選擇、後續發展、就業選擇、高校政策優惠等維度,做 360°全方位的權衡分析。

最終篩選出 5-6所目標校作為報考備選,待招生簡章公佈後,結合高校本年度具體要求再做進一步篩選,選擇 3-4所高校進行報名。

四、自主招生院校定位策略

在實際的自主招生備考過程中,通常建議家長和考生採取“衝、穩、保”相結合的策略定位選擇目標院校。

(一)“衝”策略:

指考生選擇院校的錄取分數比自己平時考試成績排名高,而通過自主招生優惠可以達到錄取標準的定位策略。

“衝”策略優點:可以最大程度發揮考生的分數優勢,通過裸分 +自主招生優惠分數選擇更好的院校和專業。

“衝”策略缺點:假如考生高考失誤,導致分數不佔絕對優勢,存在專業調劑的風險。

(二)“穩”策略:

指考生選擇院校的錄取分數比自己平時成績略高或者相當的定位報考策略。

“穩”策略優點:比“衝”策略報考,成功的把握要大得多,當然風險也比較小。“穩”策略最大的好處是考生被高校第一專業錄取的機會更大。

“穩”策略缺點:考生高考後,可能存在實考分 +自主招生優惠的總成績高於該校錄取分數線的情況,在分數上有些“浪費”。

(三)“保”策略:

指考生選擇院校的錄取分數低於自己平時成績的定位策略,假如高考發揮失利,可作為保底院校。

此策略目前使用較少,僅限於考生平時成績大起大落起伏不定的考生。目前主流形式是以“衝、穩”相結合的定位策略。

各層次考生對應院校

一、目標清北+華五

具體院校:北大、清華、復旦、上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

這些高校是所有考生都夢寐以求的院校,處於該層次的考生,一般都會把清北作為自己的第一志願,第二志願再選擇其他的高校。

報考清北+華五的考生往往具有以下特點:

1、提前簽約、提前獲得各種優秀營員的考生。如:在五大學科競賽決賽現場、各種夏令營、金秋營、冬令營等和各大高校都有簽約,在清北夏令營中獲得優秀營員等等。

自主招生擇校難?三步定位法助您攻克難關!

2、獲得各種含金量非常高的獎項。如:獲得五大學科競賽省一以上獎項,各種文科類、科創類競賽國家級獎項,具有發明專利等等。

3、綜合成績十分突出。該層次的高校不僅會要求考生具有各種獎項,還會要求考生綜合成績比較突出,一般為重點中學年級排名十分靠前的考生。

二、目標中堅9校

“中堅九校”一般為: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廈門大學、天津大學。

中堅九校實力相當,錄取分數線也相差不大,從高校自主招生角度,該如何選擇呢?建議招生條件≥地域≥專業≥優惠政策≥考試通過率。

1、招生條件

招生條件是屬於硬性要求,考生應按照自身獎項等級,儘量報考符合條件的院校。

(1)五大學科國家級獎項:此類考生報考中堅九校有一定優勢,一般入選後獲得優惠更大。而且在專業選擇上也有一定優勢,例如西安交大、哈工大。

(2)五大學科省一:此類考生,九所院校均可報考。考生可根據地域喜好、專業特長及通過率等因素綜合考慮。

(3)五大學科省二:可以選擇東大、西安交大。

如果考生綜合成績特別優秀,可以嘗試報考哈工大。

(4)五大學科競賽省三:選擇華科,不會錯。

(5)科創類獎項及發明專利:青科賽和明天小小科學家認可度較高,考生可根據招生簡章要求報考。

可根據院校招生條件選擇。其中,西安交大、哈工大不限專業,誘惑很大,考生可重點考慮。

(6)文科類競賽及論文發表:除西安交大、東大外,其他學校可根據具體要求報考。英語競賽獲獎考生可選擇哈工大、武大、北理工。

2、地域因素

院校地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考生就業,所以,很多考生會考慮地域因素。

另外也憑個人喜好而不同,比如大多數一線城市考生大多願意在省內就讀。

在地域上西安交大和哈工大地理位置相對較差,這也一直影響著這兩所院校的生源,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兩所院校實力也是很強的,有時候往往“性價比”更好。

3、專業因素

高校自主招生一般會限制專業報考條件,所以考生應根據愛好和特長確定專業。

另外,院校自主招生並不是開放全部本科專業,所以考生在院校選擇時,要仔細閱讀招生簡章,明確招生專業。

(1)工科:西安交大≥哈工大≥東大≥北理工≥天大

機械工程:西安交大、哈工大、北理工

電氣:西安交大、哈工大

土木:哈工大、東大、西安交大

建築學:哈工大、東大

航空航天:哈工大、北理工

(2)經管類:西安交大、中大

(3)人文類:中大、武大、廈大

三、目標二檔理工類985院校

二檔985理工類院校專指: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

從2017年招生情況來看,二檔理工類985院校有以下特點:

1、華中科大、東大初審相對容易。兩校對五大學科競賽要求省二、省三,其他院校都要求省一。2017年華科和東大初審人數都近3000人,遠超於其他三所院校。

自主招生擇校難?三步定位法助您攻克難關!

2、本層次高校普遍傾向於本地考生。尤其是北航(124/401)、華科(329/644)和東南大學(108/248),在2017年自主招生入選人數中,近乎一般的考生是本地學生。

備註:北航(124/401)表示在最終入選人數中,北京本地考生124人,總入選人數401人。

3、同濟、天大沒有明顯區域傾向,各地考生人數較為分散,俗稱“良心學校”。

四、目標二檔綜合類985院校

二檔985綜合類院校專指: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

針對北師大、武大等高校自主招生,提醒2018/2019屆注意以下問題:

1、五所學校對學科競賽要求相差無幾,但是初審難度差異較大。除了北師大,其他院校都基本要求省一以上,雖然招生條件要求差別不大,但從初審人數來看,南開和廈大顯然初審難度相對較大。

當然,如有雙省二的考生,2018年建議重點關注武漢大學,不僅初審相對容易,且開放的專業大部分相對較好。

2、部分院校本地化率較高

2017年北師大、武大、中大都有大量的本地考生入選,2018屆北京、湖北、廣東考生可重點考慮。對比查看南開和廈門大學,本地考生通過的人數相對較少。

3、山東、湖南、河南、河北、安徽、江蘇等地區考生報考自主招生相對具有優勢。

2017年山東、江蘇、河北等地區考生拿到自主招生入選資格人數最多。

而從2017年二檔985院校自主招生入選分佈開看,山東、江蘇、河南等地區的考生不僅通過人數多,通過名校人數也相對較多。

五、目標5大財經院校

五大財經類院校專指: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財經大學、。

財經類院校特色解讀:

1、關注度非常高。財經類院校不管是在自主招生還是在高考當中,一直備受關注,雖然是211院校,但是上財、央財每年關注度甚至遠超於部分985院校。

2、招生條件不高,競爭激烈。在五大學科競賽中,除了央財和上財要求省一外(兩個不同學科的省二也可以報考),其他高校一般要求省二、省三。在2017年自主招生中,這幾所財經院校關注度都非常高。

據悉,2017年有1.6萬人報考上財,最終4258人通過初審。

3、考試競爭壓力大。2017年財經類院校報考人數多,初審人數也比較多,尤其是上財和中南財大,超過4000多人通過初審。但是最終入選人數卻非常有限,考試通過率普遍低於30%,上財和中南財大低於5%。

4、學校選擇主要看成績。五大財經院校層次非常分明,成績非常好的考生一般選擇上財、央財,成績比較好的選擇對外經貿、西財,成績中等考生更適合中南財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