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一个漫长岁月感受

国家级段子手“白岩松”曾经说过:没有哪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在很多的媒体采访中他曾经说过:

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一代比一代不能说是难,其实相对来说还是容易的,你能跟40后30后的人比青春的惨吗?你能跟50后比青春的惨吗?

他给我们的答案是都比不了。后来想了想好像也是这样的情况,现在的我们和60后比青春惨都很难,在原文里有这样一段话是:他说到自己曾经非常怀念我们青春的时候最重要的10年,那是80年代,80年代被现在美化得非常阳光灿烂,我也承认80年代有很多非常好的地方。但是我天天觉得饿,你现在还会饿吗?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一个漫长岁月感受

所以他觉得其实时代还是进步的,但是青春的不容易一直是一样的,迷盲当然也是一样的,因为在青春的时代你会经历人生中无数的第一次,你要做出一个决策,看命运如何给一个签,等等。自己的努力跟周围的这种机缘都要产生一些化学反应,当然很难,但是青春最好玩的不正在于此?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活得非常丰富、非常有宽度、非常精彩,能把这种焦虑当成另类的一种体验。

我承认我的青春也不曾历经沧桑,因为现实情况是他就平平淡淡的度过了。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一个漫长岁月感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谈论的内容不再是当下,而更多的是拼凑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传递对风雨欲来的预测与恐惧;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处理这种迷迷茫茫状态的我也开始用宏大的词汇说话,而不只关心文学及与之相关的;俗世的乐趣,不再是常态,而是暂时逃避的去处。

最近在阅读蒋方舟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一书,才发现自己在很多时候被书里的一句、二句话圈粉了,而我开始因为书里的一个点反思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然后在把自己的这些“得与失”来描画身旁被绑架的一代群像,也是别也意味。

在《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书中,蒋方舟轻描淡写的写出了自己关于“选择”问题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的童年早早消逝。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一个漫长岁月感受

好奇的不仅仅是蒋方舟笔下的故事,而是在我的世界里就难以想象一个人可以从七岁开始写作,能够在九岁完成首部散文集,至今已出版十部作品的一个成就。

在书里我阅读到了这些在我们看起来少年成名的名人,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件很有负累的事情,因为要经受别人的审视质疑议论嫉妒,尤其是来自同龄人的嫉妒。

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书里的一个小章节里她在开篇里写过一个细节,自己同学形容她“每次看到你,你都塞了个破耳机听个破mp3在坡路上走。”这或许与她自己说的孤僻有关,但是相信与早早成名也不无关系。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一个漫长岁月感受

因为“年轻”我们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少年的嫉妒心,回想我的心理就是这样的,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我最好的朋友考了第一名也会嫉妒难受,何况像她这样早早成名,被誉为天才的少女作家的名人了。

青春期不曾历经沧桑是正常的事,我们理解不了那些过早觉醒,也无法体会到这种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我们的生活是否可以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