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四十,生命才真正的开始

男人四十,生命才真正的开始

笔者自年满四十以来,发现各种渠道以四十岁男人为题材的文章特别多。也许这是孕妇效应所致把。就像一个怀了孕的人,发现街上怎么都是大肚子。引申开来,你开某一品牌的车型,就会发现开这一车型的人很多;你拎个LV就发现满大街都是LV。

类似文章尽管已经很多,但笔者认为大多流于形式。大多感叹四十男人的身心变化,要我们顺势而为,学会放下,学会享受孤独等。男人四十这个重要的人生节点,在生命这个大坐标中的意义未能深入阐述。

大多数人认为男人四十是个尴尬的年纪,说什么“谈爱己老,谈死太早。和年轻人一起谈经历太幼稚,和老人一起谈人情世故太嫩。在家呆着闲不住,出去疯狂又怕吵!”

笔者认为有这种心态的四十男人,要么是单身男人,要么贼心不死,失去的青春没能换来内敛和成熟;要么一事无成,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当然,既然大伙如此热衷这个题材,说明四十岁前后的男人,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心态确实会发生很多的变化。

四十岁的男人有洞悉人生真相之后的豁达,明白人生因果之后的得失从缘。内心不会纠结外界的迁流变化,生活始终不改初衷。

按照一般的发展规律,目前四十岁的男同胞群体,从毕业到现在,工作时间大多已经20多年,做什么的都该看得到成绩的时候了。先不谈身体方面的改变。在人生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之间的关系中,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到了要解决人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之间关系的时候了。

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的梁簌溟先生,他把人生的态度分成三种。这三种人生态度,其实也代表了人生的三个阶段。只有通过学习和历练,到了那个阶段也自然就会有相应的人生态度。你叫一个还未解决人与物、人与人关系的人,去思考自己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关系,那不就是让未能走路的孩子去学跑吗!

男人四十,生命才真正的开始

梁先生说的第一种人生态度的关键词是“逐求”。一个人刚进入社会,父辈的期望,自己的远大理想,同学朋友的激励,种种力量到促使他在现实生活中逐求不已,如:工资待遇、升职加薪、名誉、爱情、名誉、房子、车子、新款手机等,一面受欲望引诱,一面受问题刺激,在不断的得到与失去,希望与失望之间,颠倒沉沦。这期间,还要善于处理好与上司、同事,朋友、家人,创业的还要处理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谓之解决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

第二种人生态度的关键词是“厌离”。经过20来年的人生打拼,年纪也差不多40多岁了,所谓“四十不惑”。回看这20年冷静地观察、思考,即感觉得人生太苦,一方面自己为饮食男女及一切欲望所纠缠,有太多的求不得苦;人到中年生老病死看得越来越多,就有了爱别离之苦;而在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充满了无限的自私、偏见、嫉妒、计较,怨憎会之苦人人在所难免。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概括阐述得更为详尽,读者可自行查阅。

“厌离”的人生态度,为人人所同有。只在程度和深浅的差别,只看彻底不彻底,到家不到家而已。所以网络上的很多文章都针对四十男人所共有的这种心态,教大家要看淡得失,减少应酬,学会享受孤独等等。是有其特定的心理基础。

男人四十,生命才真正的开始

第三种人生态度的关键词是“郑重”。梁先生所说郑重,其实用的是他的反义。四十岁以后的男人,明白生命中绝大多数的发生,都不依赖于我们的主观意愿和客观的努力。放下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顺从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是此刻最好的人生态度。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是也。

梁先生说 “郑重”即是将全副精神照顾当下。就像未曾被世俗染污的儿童,哪怕一个细小的玩意,他都会全然关注其中,无前无后,一心一意,绝不知道回头反看,一味听从于生命之自然的发挥,几与向前逐求差不多少,但确有分别。

男人四十,正是从“厌离”到“郑重”人生态度转变的关键时期。笔者个人认为,这个时候才是一个男人生命真正的开始。回归赤子之心,要名利,而又不执着于名利;要成功,而又不执着于成功。活在当下,并不是放弃努力。每一次踏实的努力,比一万次对成功的欲求更重要。

四十岁的男人有洞悉人生真相之后的豁达,明白人生因果之后的得失从缘。内心不会纠结外界的迁流变化,生活始终不改初衷。

来源网络:整理生活new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