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泉:美律所起诉拼多多 搞企业要守规矩

张洪泉:美律所起诉拼多多 搞企业要守规矩

拼多多上市才一周,就经历了少有的跌宕起伏:IPO首日暴涨40%后,在国内媒体对“山寨假货”的质疑声中,随后5个交易日拼多多股价累计下跌约27%。(每日经济新闻8月3日)

说实话,了解拼多多是因为在微信平台上,经常看到他们的“1元拼”某种看起来要贵上千倍的物品,感觉这样的模式背后肯定有某些猫腻,当然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也没有免费的午餐。拼多多上市一波三折,股价下跌,山寨假货也非空穴来风,作为一个企业,就应该守规矩。

细观拼多多,确实有些让人看不惯的行为。今年6月,一家名为“爸爸的选择”(Daddy's Choice)的北京尿布生产商起诉了拼多多。原告指控拼多多在明知是假冒商品的情况下,仍然允许销售印有该公司名字的产品。7月28日,创维数字大股东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公司正与拼多多严正交涉,要求即日起停止所有假冒创维电视产品的展示及销售活动。公司保留追求拼多多及相关侵权方责任的全部法律权利。7月30日,“童话大王”郑渊洁发布微博称,多位读者举报拼多多平台上的专营店销售盗版皮皮鲁图书。

其实,我一不用拼多多的平台,二不喜欢买“山寨假货”,和拼多多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是前几天拼多多向腾讯起诉我的媒体平台“侵权”。原因就是,三尺巷微信平台上,发布了一篇批评拼多多“下水道”模式的文章。那篇文章其实是一个作者,出于对拼多多的关心,认真分析后的一篇建设性文章。但是拼多多却视为仇恨,先是文章下面出现很多跟帖说好的,后来就受到一条投诉信息,这知道是拼多多发出的删帖请求。但是,拼多多的无理诉求被微信管理方拒绝。

作为一个企业,诚信经营守规矩才是王者之道,才能接受公众和社会的检验。一个成立几年的新公司,不仅需要一个好的运营平台,更需要严格精准的内控和外控管理制度,还要有包容接纳的胸怀。批评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监督,作为一个上市企业,更应该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去接受,重复小企业投诉删帖的习惯,是培养不出好的口碑的。

企业大了,需要有规范的管理,这里面包括网络舆情管理。尽管说只要做事,就存在着经营风险,这也要看是简单的违规,还是致命的违法犯罪。公开贩卖假产品无疑既存在道德瑕疵,更是违法行为,需要监管部门依法处置。美国法治健全,又有相应的追讨制度,对商业违法犯罪有一定的处置规矩,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