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呼籲清華解聘胡鞍鋼 維護學術清白高校應發聲

8月2日開始,網傳一份清華校友寫給校長邱勇的聲明書,要求解除胡鞍鋼國情研究所所長和教授職務。這份聲明認為,胡鞍鋼“中國綜合國力已超出美國”的研究報告用納稅人的錢做出違背常識的“研究結論”,不僅“貽笑大方”,而且“遠引無數他國戒心”,“堪稱誤國誤民”。

被清華校友猛烈抨擊的這份報告,主要結論由胡鞍鋼在2017年6月份公佈。它論證出:中國已進入全面趕超、主體超越美國的時期,其中在經濟實力(2013年)、科技實力(2015年)、綜合國力(2012年)上已經完成對美國的超越。到2016年,這三大實力分別相當於美國的1.15倍、1.31倍和1.36倍,居世界第一。

校友呼籲清華解聘胡鞍鋼 維護學術清白高校應發聲

胡鞍鋼在“趕英超美”的論證上,除了這份報告,還有其他系列研究。包括與官方數據嚴重不符的那些,比如說:中國先後成為世界最大製造業國家(2010年)、最大貨物進出口國家(2013年)和最大經濟體(2014年)。而工信部部長苗圩2016年認為,中國在全球製造業的四級梯隊中處於第三梯隊,要成為製造業強國再需30年。

不管是權威數據還是直觀感受,胡鞍鋼這些大躍進式的研究結論都站不住腳。而最近他被揭露“全面超越論”的研究缺乏學術規範,如將“軍事資源=軍事人員+軍事支出”,證明中國軍事實力超美國。這樣粗糙的比較模型比比皆是,胡鞍鋼報告的學術基礎被質疑是個笑話。

全面超越論、尤其是把美國遠遠甩在身後,胡鞍鋼的這些“研究”與特定時期、特定輿論攪合在一起,達到了與盲目樂觀和民族情緒循環印證的效果。從前一階段延續至今的中美關係變動看,影響惡劣且深遠。胡鞍鋼及其所謂的報告,也被不少人認為是充分體現了時勢風雲變幻下的學術投機。

坦率地說,儘管很多人認為胡鞍鋼這個人大言不慚,其國情報告笑料百出,但要是讓他為時勢風雲負責,那也是說不過去。他更像是瞅準了時機,講出一些討巧佔便宜的話,包裝為“學術”“報告”而已。但是撇開大背景不談,清華校友要求核查胡鞍鋼的學術不端行為,值得校方學術委員會介入。

校友呼籲清華解聘胡鞍鋼 維護學術清白高校應發聲

(胡鞍鋼在人文清華講壇)

胡鞍鋼作為清華聘任的教授、國情研究所掌門人,享有學術研究的自由,研究也本該無禁區。但在學術自由的前提下,任何人如果走上了學術投機的道路,用學術諂媚時勢,具體的研究模型、研究方法靠想象發揮,把學術規範踩在腳底,高校就必須要對當事人的學術倫理和研究能力作出裁決。

清華大學重新審視胡鞍鋼的學術水平,根據“全面超越論”的最新進展判斷他的研究道德,並不是要打擊胡鞍鋼,也不是要迫害他,更不是要給輿論一個交代。學術研究不必為民意負責,只要做學術判斷即可。與一個學術投機者越早切割,對高校越有利。這在任何學校都是如此。

當然,也有人對清華校方的學術審查抱著悲觀態度。畢竟在胡鞍鋼拋出“趕英超美”時,在受到追捧的情況下,清華校方並無公開表態。在龍永圖等人斥責為“誤導”的時候,也不見清華髮聲。如果過去不發聲,是礙於輿論,那現在討論胡鞍鋼的學術規範問題,清華不該繼續沉默。

高校教授、研究者不是江湖術士,如果暴露出學術水平、研究倫理不勝任的事實,高校學術委員會就必須要拿出行動。尤其是清華這樣的高校,更有必要及時行動,維護“厚德載物”的校訓。就學術談學術,就學術問題進行調查,不是“口誅筆伐”、搞“人身攻擊”,因為你無法抹黑一個自黑的投機者。胡鞍鋼有沒有被抹黑也不是重點,清華要不要維護學術清白,才是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